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苏州昆剧传习所
1)  the Kunqu Opera School
苏州昆剧传习所
2)  China(Suzhou) Kunqu Opera
中国(苏州)昆剧艺术
3)  Suzhou theatrical circles
苏州剧坛
1.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urse of great changes in Chuanqi in Suzhou theatrical circles in Late Ming Dynasty,for example,the scope subject matters was extended,the heroine became more and more common and the theme moved closer to life.
晚明苏州剧坛的传奇创作,在题材选择、人物塑造、主题取向等方面,呈现出了明显的创作重心下移的趋向。
4)  Kunqu Opera in Changzhou
常州昆剧考
5)  A view of the history of Kunqu Opera Troupes in Suzhou
苏州昆班考
6)  the Kunqu Opera Class of Suzhou University
苏州大学昆曲班
补充资料:昆剧传习所
昆剧传习所

    中国昆曲科班。1921年创办于江苏苏州,由贝晋眉、徐镜清、张紫东负责。不久,穆藕初加入,出巨资,并有吴梅、江鼎丞等人赞助,拟定办所方案,孙咏雩任所长。学员多数为城市贫民子弟或全福班艺人的亲属,年龄9~15岁,规定学习3年,帮演2年,5年满师,先后入学者60余人。老师对拍板、唱曲(先不上笛子)、台步3项要求极严。所有学生都兼习乐器,学习一年后开始起艺名,名字中间均有“传”字,通称“传”字辈演员,并用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区分行当,如小生以“玉”旁,旦以“草”头,老生、外、末、净以“金”旁,丑以“水”旁。培养出周传瑛、施传镇、王传淞等一批昆剧演员,他们所学折子戏400余出。昆剧传习所仅办了一期,但这批“传”字辈演员对继承和发展昆曲艺术作出了重要贡献。1956年周传瑛、王传淞演出了经过整理改编的昆曲《十五贯》,轰动一时。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