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清末禁烟运动
1)  the Anti-Opium Movement at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清末禁烟运动
1.
From Lin Zexu, generations of Chinese people carried on one after another anti-opium movement, in which the Anti-Opium Movement at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was the most effective one .
其中,尤以清末禁烟运动成效最为显著。
2)  the anti-opium campaign during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and the start of Republic of China
清末民初禁烟运动
3)  Opium-Banning
清末禁烟
4)  Opium Prohibiting Campaign
禁烟运动
1.
The Opium Prohibiting Campaign at the Last Years of Qing Dynasty and Chinese Society;
清末禁烟运动与中国社会
2.
At mid-1930s,Sichuan area as a big base happened a large-scale of Opium Prohibiting Campaign.
20世纪30年代中期,作为抗战大后方的四川地区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禁烟运动,为的是净化四川地区的人口,提高国民素质,发展生产,为随后的八年抗日战争提供兵源、壮丁和作战物资。
5)  the New Anti-Opium Reform
清末禁烟新政
6)  the anti-opium campaign led by Lin Ze-xu
林则徐禁烟运动
补充资料:清末留学运动
清末留学运动

    从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清政府因办洋务的需要,开始成批派遣学生出国留学;到20世纪初,因推行“新政”而派遣得更多;同时,广大知识分子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纷纷争取到国外学习,从而形成留学热潮。1870年(同治九年),根据容闳的建议,曾国藩、李鸿章联名上奏,请求选派学童去美国留学。经过短期筹备,从1872年到1875年(光绪元年),每年派遣30名学童(年龄规定为12~16岁,个别年仅10岁)。计划学习15年,“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到1881年,清政府决定裁撤留美,下令留美学生全部撤回。只有詹天佑等二人完成学业,获得学士学位。不久,洋务派又向欧洲派遣留学生。1873年,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奏准选派船政学堂学生分赴英法学习造船、驾驶。他们回国后,成为中国造船工业、海军建设等方面的重要骨干,著名人物有严复、刘步蟾、林泰曾、叶祖珪、萨镇冰等。
   甲午战败,日本政府为缓和对立情绪邀请中国派遣学生留日。1896年起,清政府开始派遣留日学生。从1901年起,清政府为推行“新政”,大力提倡青年学生出国留学,在中日两国朝野的鼓动下,一时留日学生势如潮涌,留学人数逐年上升。留日学生既有官费生,又有自费生,程度参差,到日本后绝大多数就读于中等专业学校及大学速成科,学习期限从三个月到七八年不等。学文科的占绝大多数。法政、军事尤为留日学习的热门。1905年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参加者90%以上是留日学生。他们归国后,在辛亥革命的整个历史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涌现出黄兴、宋教仁、邹容、陈天华、秋瑾、陶成章、林觉民、方声洞、胡汉民、居正、焦达峰、陈其美、朱执信、廖仲恺、鲁迅、陈独秀等一大批著名的革命家和政治家。广大留日学生的革命化,使清政府从1906年起对赴日留学采取了许多限制办法。同时,因反对日本取缔中国留学生规则和参加革命 ,留日学生纷纷回国。1907年以后,留日学生人数逐年下降。赴日留学转入低潮后留学欧美再度兴起。特别是美国于1908年将部分庚子赔款用于向美国派遣留学生,使留美热日炽。欧美留学生以学习理工为主。新疆因与俄国接壤,除派遣满蒙学生留俄外,还派遣了少量学童,专学俄罗斯语言文字。
   
   

早期赴日留学生合影

早期赴日留学生合影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