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国经济发展悖论
1)  contradiction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中国经济发展悖论
2)  Development contradiction of economy
经济发展悖论
3)  developing strategy of China economy
中国经济发展理论
4)  Contradiction of Chinese Financial System Development
中国金融发展悖论
5)  emerging economy
发展中国家经济
6)  development economics of China
中国发展经济学
补充资料:中国经济的发展战略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根据本国国情与国际环境的变化所确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采取的主要步骤、重大政策和措施。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从一开始就注意了从战略全局和发展远景来考虑经济问题。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后,马上就进入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开始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见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但是,当时由于研究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和方法还缺乏全面性、系统性,特别是在后来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在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以及在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道路上,都曾经有过重大的失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同时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这个转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指导思想的转变  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束缚,端正了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在研究和制订经济发展战略中,指导思想上实现了两个根本的转变。
  
  ①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任何国家,要取得经济建设的成功,都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采取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认真考虑中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社会主义大国的国情特点,充分动员内部资源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然也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不能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②坚持量力而行、长期稳定发展的经济方针。长期以来,在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集中表现为求成过急,不从实际出发,不量力而行。
  
  建国初期,特别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贯彻执行过渡时期总路线。工业迅速发展,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基本完成了。这个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是稳定的,效果是好的。1958年提出社会主?褰ㄉ枳苈废摺⒋笤窘⑷嗣窆?"三面红旗"以后,改变了原来的稳定发展的战略,急于求成,采取了冒进的战略,造成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结果想快反而慢,吃了很多苦头。实践证明,只有坚持量力而行、长期稳定发展的方针循序前进,才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也是在长期经济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基本的经验。
  
  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实现战略目标的道路方法的转变  在正确的思想路线的指导下,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和实现目标的道路方法,也相应地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①战略目标由比较单一向比较全面转变。过去在考虑发展战略的时候,比较多的是从经济指标本身考虑问题,制定的发展计划,也主要是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这种单一化的目标选择,容易脱离社会生活的实际,忽视社会生活多方面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经济的发展同科学技术以至整个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应当把发展看作是把经济、技术、社会、政治、文化、道德、精神等融为一体的综合现象,不能仅以经济作为标准来衡量社会的发展的程度,而应该给其他有关方面以相应的地位。把经济与社会联系起来从总体上进行发展战略的研究,经济是社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当然需要侧重研究经济发展战略,但是同时也要从整个社会发展战略出发去通盘研究。中国从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见中国第六个五年计划)。同时一再强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一起抓,使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这样,就使战略目标从单一转向比较全面。
  
  ②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向提高经济效益,使人民得到实惠的方向转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以不断满足人民的需要为根本目的。没有经济的增长,人民的需要当然不可能得到满足。但是,如果离开了人民的实际需要,不讲实效,单纯追求产值增长速度,就不能使人民真正得到实惠,不但人民需要不能满足,而且还会造成巨大浪费。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在20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目标,就是强调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的,而且它的物质内容是要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就体现了效益和速度的统一、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的统一。这个转变有利于走出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新路子。
  
  ③由孤立地突出重点,向抓重点促平衡,使国民经济向协调发展的轨道上转变。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一定时期突出某些关键的、薄弱的环节,把它作为重点来抓是必要的,但抓重点要带动全局,促进整个经济平衡发展。过去,在很长一个时期里,片面地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片面强调"以钢为纲",结果挤了农业和轻工业,也挤了其他重工业产品,造成了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严重失调。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整个国民经济做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把农业、能源、交通、教育和科学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同时要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使社会经济各个部门、各个方面能够协调发展。
  
  ④扩大再生产由外延发展方式向内涵发展方式转变。长期以来,中国发展生产主要依靠新建企业,忽视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结果,基本建设摊子越铺越大,工期越拖越长,新建项目不能及时形成生产能力;已建成的企业也由于忽视技术改造,多数已变得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生产消耗高、产品质量低,经济效益很差。现在中国已经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固定资产投资战略方向转移的条件已经成熟。中共中央决定,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重点将以技术改造和改建扩建现有企业为主(见中国第七个五年计划)。
  
  ⑤由盲目发展人口向控制人口、提高素质、加强智力开发转变。人口问题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然而对于象中国这样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说,人口过多又是一种压力,而且人口素质水平低同现代化建设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要尽快使人口逐步由压力转化为动力,就必须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在控制人口增长数量的同时,提高人口的质量。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把教育和科学作为战略重点,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中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都反映了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
  
  ⑥由闭关自守向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转变。中国是十亿人口的大国,现代化事业应当而且只能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但是,过去把自力更生片面地理解为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结果限制了自己的发展。在当代,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开拓,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已经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所代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在不同程度上成为世界性的了。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作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措施,已经和正在通过对外交往吸取各国之长,补自己之短,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更快地实现。
  
  1979年以来,由农村到城市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由与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转变,也是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的转变。
  
  20世纪末和21世纪中叶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路线的指引下,正在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中国科学技术界的专家们正在开展"2000年的中国"的战略研究。总结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通过对国内外、主客观条件的综合分析,对2000年中国的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人民生活以及精神文明描绘出一个比较清晰、具体的图象,并探索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和必须采取的政策措施,为国家制订发展战略和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编制发展规划提供有科学根据的资料。
  
  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中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各部门比例协调发展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并制订了加速农业发展的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促进了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全面发展。在20世纪内,中国农业还不可能完成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但农业发展的速度会比1980年以前的30年快,预测20世纪最后20年有可能以每年递增6%的速度发展,使农业落后的面貌改观,更好地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内部轻、重工业增长速度的比例过去30年为0.67∶1,今后要尽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新成就,同时又面临着手工劳动机械化和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任务,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趋势还会起作用。因此重工业增长速度还会快于轻工业,但差距不能过大,预计可以提高到0.80∶1以上,到20世纪末,轻、重工业的比例将变为45∶55。
  
  中国产业的发展,在20世纪内要采取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举、以传统产业的新技术改造为主的方针。现在传统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体地位,新兴产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的比重不足2%,但新兴产业代表着中国产业发展及其结构变化的方向,其发展速度将是很快的。到 20 世纪末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的比重,有可能达到15%左右。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生产从劳动密集经过资金密集过渡到技术知识密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但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金和技术又不足,到20世纪末大体可以形成5∶3∶2的结构。
  
  在20世纪内,在中国经济发展和结构改造的战略中,将把电子工业作为带头产业。电子工业要围绕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任务超前发展。集成电路、计算机、通信和软件四个重大技术领域,将达到国际上比较先进的水平。要把电子工业的发展转移到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通信装备为主体的轨道上来。
  
  带头产业要起先锋带头作用,引导和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在发展中调整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使各部门协调发展。
  
  国民生产总值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将居于世界前列  经折算,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1980年大体上为2833亿美元,居世界第八位。到20世纪末,估计国民生产总值能达到 11400亿美元,有可能居世界第五位。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上的位次将从现在的第151位左右上升到第75位左右,这个位次虽然仍比较落后,但是从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来看,却大大增强了。
  
  就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来看,1980年中国谷物产量居世界第二位,棉花产量、原煤产量居世界第三位,钢产量居世界第五位,发电量、原油产量居世界第六位,棉布、自行车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到20世纪末,估计谷物可居世界第一位,棉花、肉类有可能争取到第一位,原煤、钢、发电量、原油等的名次也可以提前。
  
  普遍采用先进技术  为了实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进而向更高的水平迈进,到20世纪末中国国民经济各部门要普遍采用经济发达国家在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已经普及了的适用于中国的先进技术,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体系。这是一个总的要求,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五类情况:①对于化工、机械、电力、煤炭、建材、冶金等大多数部门来说,经过努力,应该达到经济发达国家70年代或80年代初的先进水平。②有一些领域,可能达到或接近经济发达国家90年代甚至20世纪末的先进水平。如对于电子产品、仪器仪表、纺织产品、石油产品、新型合成塑料、农药等。在这些方面,从技术基础和投资能力来看,也是可能做到的。③经济发达国家有些技术虽然先进,但不适合中国国情,就不需要学。④经济发达国家有些五六十年代甚至更早就普及了的技术,但对中国仍然很需要的,也应该发展和普及,比如铁路和电话。⑤有一些方面,必须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出发,努力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技术。
  
  到20世纪末,中国的技术结构仍将是先进技术、中间技术和传统手工技术等多种技术并存的多元型结构。
  
  为了改变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面貌,必须集中力量搞好重点建设,尤其要重视能源、交通的建设。同时,也要大力推行技术改造,把现有40万个企业,特别是重点行业、重点城市的骨干企业,按照技术进步的要求,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为中心,加速进行改造,有计划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
  
  到2000年,中国将有一些尖端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目前,中国在有些领域,如农业方面的杂交水稻技术、生物固氮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沙漠治理技术;卫生方面的血吸虫病防治技术、针灸和针麻技术;能源方面的小水电技术、沼气制备技术;遗传工程方面的人工合成胰岛素、脱氧核糖核酸技术;国防方面的核弹、火箭、导弹、卫星技术等,已经居于或接近于世界先进水平。对那些需要大规模投资的登月和星际航行等宇航技术,一时还赶不上发达国家,但是,对那些关系国民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的技术,如电子计算机技术、光纤通信技术、遗传工程技术等等,则应该在具备条件时力争尽快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人口的增长逐步得到控制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到20世纪末希望能够控制在12亿左右。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必须相应地提高人口的质量,优生问题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为了提高人口素质,还要大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文化素质。
  
  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和加工深度显著提高,出口产品结构有较大变化  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主要表现之一是资源、能源利用率低,加工深度低。到20世纪末,资源利用率将有明显提高,能源的有效率将从现在的30%左右提高到40%左右,同时加工深度也将显著提高。
  
  现在,国际上把机电产品的出口额占本国机电工业产值的比重和本国出口额的比重,作为每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一个指标。1981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额占机电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只有1.5%左右,占国家出口总额的比重也不足 5%。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到20世纪末,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额占机电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和占国家出口总额的比重,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将显著提高  实现现代化,必须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这既是实现现代化的基本措施,也是体现现代化水平的一个标志。1979年以来,经过拨乱反正,克服了过去一个时期轻视教育的倾向,开始重视智力开发,把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放在重要的地位。目前,中国正努力普及初等教育,抓紧进行扫盲工作;努力进行中等教育结构的改革,有计划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加速发展高等教育。除加强正规大专院校外,还举办大量的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大学、刊授大学、夜大学、管理干部学院和教师进修学院。同时,从政策上、组织上采取措施,创造条件,鼓励自学成才,有计划地轮训中青年干部,壮大各方面的专家队伍。到2000年时,估计劳动年龄范围内人口文化状况会有很大改变;文盲、半文盲将全部扫除;农村将普及初等教育,劳动者普遍达到高小水平;城市将普及中等教育,职工普遍达到初中水平;全国高中和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显著增加,那时中国将有1500万~2000万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
  
  人民生活将达到小康水平  社会主义生产和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使全体劳动者过着越来越美好、幸福的生活。但是,人民生活的改善必须建立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生活改善的速度不能高于生产发展的速度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因此,要坚决贯彻"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方针,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20世纪后20年的战略目标实现以后,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1980年中国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为227元,按最低方案初步预测,到2000年将达到617元,为1980年的2.71倍,每年平均递增5.1%。由于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者的工作有保障,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比较便宜,集体福利事业较好,那时将基本消灭一些地方存在着的贫困现象。
  
  生态环境将有很大的改善  环境问题是当前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国也存在着这个问题。首先是自然生态问题,中国森林覆盖率只有12%左右,在世界上排列在120位以后。其次是城市环境问题,突出的表现是:冬季污烟型大气污染、城市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噪声危害和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再次是农村环境问题,农业污染和农业生态破坏是农业生产发展中需要认真解决的长远问题。
  
  现在已经开始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正在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环境。在1990年以前,要重点控制环境污染的发展。到2000年时,要使中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得到相当程度的解决,使城乡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达到比较清洁、优美的程度,各种自然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到良好的状态,以基本适应人民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要求。
  
  人民的觉悟不断提高  中国不仅重视物质文明的建设,而且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随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劳动者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觉悟将日益提高,他们将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劳动者,把劳动看作是光荣的、豪迈的事业,自觉地建设新社会。
  
  以上是对于2000年中国现代化水平的一些轮廓描绘。实现了这个目标,就有了一个新的起点,可以争取达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也就是在主要方面接近和赶上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中等国家水平,人民生活也将更加富裕。
  
  实现战略目标的步骤  为了实现20世纪末的奋斗目标,1980年以后的20年间,在战略部署上要分两步走:前10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10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前10年会低些,后10年会高些。这是因为,前10年经济的增长要受许多制约因素的限制。例如:
  
  ①生产结构的调整还没有结束。经过几年调整,现在农、轻、重的比例已趋于合理,但是工业和农业内部小行业的结构、产品的结构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工业品的生产结构同群众的消费结构还不相适应,群众消费需要的许多工业品供不应求,同时又有许多工业品滞销;轻工业需要的许多设备,重工业还无力提供。这些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解决。
  
  ②经济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经济体制已经进入全面改革的阶段并且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效,但是改革任务的完成还需经历较长的时间,特别是价格体系的改革还仅仅是开始。可以预计,后10年可以基本上实现经济体制的合理化,使经济计划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走上正轨。
  
  ③能源、交通和原材料紧张状况还不可能根本扭转。现在把这些薄弱环节作为战略重点来抓,必将改变其落后面貌,但这也需要时间。随重点建设的加强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后10年能源、原材料产量会大幅度增加,能耗、物耗会不断降低。
  
  ④重大科学技术项目的攻关、人才的成长和企业的技术改造都需要较长的时间。现在所做的努力,有许多要到后10年才能见效。
  
  进行前后两个10年经济增长速度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有助于人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从实际出发,安排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中国从1986年开始进入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这一计划时期总的任务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为今后10年的经济振兴打好基础,并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具体地说,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要实现以下目标:①基本上奠立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经济体?频幕。徊绞敌卸酝饪拧"谑迪止づ┮底懿怠⒐袷杖搿⒐裆苤当惹?10年翻一番,努力使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合理化。③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努力推进技术进步,使一部分关键的机电产品的技术性能达到和接近国际上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的水平。④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保证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实现,并为后10年缓和能源、交通紧张状况创造条件。⑤加强智力开发,加快各种专门人才的培养。⑥继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居住条件,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别。
  
  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计划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总体部署是,适应社会主义的在公有制基础上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以增强企业活力,完善市场体系和健全宏观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