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厄水
1)  red tide
厄水
2)  sylviduct
西耳维厄水管
3)  sylvian aqueduct
嘻维厄斯水管
4)  Laue ['lauə]
劳厄
5)  adversity [英][əd'vɜ:səti]  [美][əd'vɝsətɪ]
厄运
6)  Hermitian
厄密
1.
The essay provides a “combined method” for the computation of the common eigenstates of the commutative Hermitian matrixes and discusses the correlated items.
给出了互易厄密矩阵共同本征态计算的“组合法”,也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补充资料:厄水
分子式:
CAS号:

性质:又名红潮,厄水。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细小的浮游生物(浮游植物、原生动物和细菌)在短时间内突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海水的变色现象。能引发赤潮的微小浮游生物称为赤潮生物。在世界各海域,赤潮生物种类繁多,已报道的有330种之多,绝大多数属于浮游硅藻类。淡水中所出现类似现象,以往也称赤潮,而现在通常叫水花、水华或湖靛。赤潮一般呈现红色,但不一定都是红色。可因形成赤潮的生物种类的不同呈现出各种不同颜色。例如夜光藻、红海束毛藻、中缢虫等种类形成的赤潮呈红色;短裸甲藻赤潮常呈黄色;绿色鞭毛藻类形成赤潮通常呈绿色;硅藻类形成的赤潮则多为土黄色、黄褐色或灰褐色。赤潮现象自古有之,仅中国就在2000年前就发现了赤潮并有记载。据现代资料分析,赤潮的分布和发展都与海洋污染(特别是有机污染)密切相关。从全球分布来看,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赤潮并不多见,至50~60年代仅多发生在诸如日本、美国等一些工农业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然而至20世纪末,随着世界范围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沿海地区人口的城市化、大量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入海导致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水体类营养化程度加剧、赤潮发生频繁,其危害日趋严重,1998年初在中国香港、珠海地区的近海就发生了大规模的赤潮。赤潮不仅破坏海洋渔业资源和生产,恶化海洋生态环境、损害滨海旅游业,而且可通过误食被有毒赤潮生物污染的海产品造成人体中毒,甚至引起死亡。赤潮已成为世界沿海国家普遍面临的一种严重的海洋环境灾害。人类只有管理好自己生存环境,赤潮才会离人类远去。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