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爆发变星
1)  eruptive variable
爆发变星
2)  nova eruption
新星爆发
3)  cometary outburst
彗星爆发
1.
Whether a cometary outburst with a jet can cause observable short-term nongravitational effect is investigated.
探讨伴有喷流的彗星爆发是否造成可观测的非引力效应。
4)  eruptive star
爆发星
5)  eruptive binary
爆发双星
6)  supernova explosion
超新星爆发
补充资料:爆发变星
      一种亮度突然激烈增强的变星,光变起因于星体本身的爆发。星体在爆发之前是处于相对稳定或缓慢变化状态的。虽然一部分爆发变星有人称为灾变变星,其实,这种激烈变化对星体本身来说并不一定是"灾难性"的,有时只不过是处在由渐变到激变的转折阶段而已。
  
  狭义的爆发变星通常包括:①新星;②再发新星;③矮新星;④类新星。有人称这几种变星为激变变星。新星爆发非常猛烈,亮度会激增9个星等以上,1975年天鹅座新星(V1500 Cyg)的光变幅竟超过19个星等。新星爆发时亮度增加非常快,通常以日计,但减光过程却慢得多,要以月计或年计。一般新星在其历史中只能被观测到一次爆发。观测到一次以上爆发的新星通常称为再发新星,其爆发规模比新星小,光变幅也比新星小,而且两次爆发的时间间隔越短,光变幅就越小。矮新星是一
  
  爆发变星在宁静期的亮度有复杂的变化,变幅有的达几个星等。有一部分星有周期性光变──食象和时间尺度为分级或秒级的闪变。它们宁静期的分光特征大多是蓝连续谱上迭加着发射线,通常有氢线、氦线、钙线等。现在已能在很宽的波段(从射电到 X射线)上对爆发变星进行观测。例如1975年从麒麟座新星(V616Mon)和矮新星天鹅座SS、双子座U等观测到X射线;从新星巨蛇座FH、海豚座HR、天鹅座V1500等观测到射电辐射。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现1934年武仙座新星有食象,又发现再发新星北冕座 T、矮新星天鹅座SS、类新星宝瓶座AE的规则性视向速度发生变化,由此证明它们是双星。到目前为止,已发现30个左右这样的爆发变星。目前流行的观点是用密近双星的原理来解释爆发变星的现象,认为两子星间的质量交流是复杂的光度变化、光谱变化的起因。但是这种理论还存在很多的矛盾和困难。有人评论说,即使是最成功的理论,也不能粗略地模拟新星的光变曲线的外形,更不能用统一的模型去解释它们之间的差别。双星模型和非双星模型之争已持续多年。
  
  爆发变星除了上述四种以外,还有超新星和耀星。爆发规模超过新星的叫超新星。它爆发时亮度增强17个星等以上(即光强增加千万倍至上亿倍),以后慢慢地下降。最著名的超新星是中国历史上记录的宋朝至和元年(1054年)的超新星。耀星(其中的一大类也叫鲸鱼座UV型变星)的亮度在几十秒或几十分钟内突然上升,亮度下降则稍慢一些,变幅从1个星等到10个星等。耀星大部分时间处于宁静期,是光谱为K型或M型的矮星。也有人把耀星及有关天体(如金牛座T型变星、赫比格-阿罗天体等)叫星云变星,因为它们常与星云成协。
  
  广义的爆发变星还可以包括任何非几何原因的光度突然增强的变星,例如某些金牛座T型变星,某些共生星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