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symmetric distortion,asymmetrical distortion
不对称失真
2)  asymmetric
不对称
1.
Screening of microbe for asymmetric reduction of prochiral aryl ketone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reduction reaction;
不对称还原前手性芳香酮微生物的筛选及反应特性
2.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by novel asymmetric dinuclear titanium metallocene complexes;
新型不对称双核茂金属钛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
3.
Analysis of asymmetric running and its protection circuit for triphase asynchronous motor;
三相异步电动机相间功率不对称现象分析及保护电路设计
3)  asymmetry
不对称
1.
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of Anisotropy and Asymmetry by Using Rock Permeability Parameters;
渗透率参数的各向异性和不对称性的定量描述
2.
Facet Joint Asymmetry as a Radiologic Featur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小关节不对称—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放射学特征
3.
Optimal Design for Cross Section of Expressway Based on Asymmetry Development;
基于不对称开发的快速路横断面优化设计
4)  dissymmetric Gemini
不对称Gemini
1.
Progress in dissymmetric Gemini surfactants;
不对称Gemini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2.
A series of dissymmetric Gemini surfactants with the structure of(C_(12)H_(25)(CH_(3))_(2)N~(+)(CH_(2))_(4)N~(+)(CH_(3))_(2)C_mH_(2m+1)),denoted as C_(12)-4-C_m(m is 14,16,18),have been synthesized with N,N-dimethylalkylamine and 1,4-dibromobutane as the initial reagents.
以N,N-二甲基脂肪胺和1,4-二溴丁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疏水链的不对称Gemini表面活性剂C12H25(CH3)2N+(CH2)4N+(CH3)2CmH2m+1(C12-4-Cm,m=12,14,16,18),并通过1H NMR(核磁共振氢谱)、MS(质谱)和元素分析等方法鉴定其结构。
5)  Unsymmetrical Salen
不对称Salen
6)  dissymmetry
不对称
1.
Due to the structural dislocation between the transmitter and the audience,there exists a semiotic dissymmetry in the advertising text from the surface framework to its deeper logic.
由于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结构性错位,从广告文本的表层结构到深层逻辑都存在着符号不对称性。
2.
In the present circumstances of information dissymmetry, the consumption of the consumers must be based on the knowledge of the quality, function and uses of certain products.
本文在分析信息不对称与消费者消费行为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消费者行为的选择问题。
3.
The paper discusses a reduplication form about structural models,formation condition and its dissymmetry of“lao A ba A de”、“xi A ba A de”and“BA ba A de”in Dongzhi dialect.
本文讨论了安徽东至话中一种形容词重叠形式“老 A 巴 A 的”、“稀 A 巴 A 的”和“BA 巴 A 的”结构形态、成立的条件及其不对称性,并试图从语义的角度解释其不对称的原因和补偿方式。
参考词条
补充资料:对称与不对称
      一个系统或其要素在特定变换关系下所表现的不变性和可变性,它们是世界统一性和多样性的一种表现。
  
  对称性概念是人类在观察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几何形状空间变换(如镜面反射、旋转、中心反演等)时形成的,后来扩展到时间变换(平移、反演),20世纪以来进一步扩展到各种不同于时空变换的内在对称变换(量子代数对称变换)。
  
  在物理学中,对称性主要表现为自然定律的形式相对于某种变换关系的不变性,它由数学中的群论给以确切的定量描述。物理学中的对称性是不可测量性和不可区分性的一个结果。例如,在经典物理学和量子物理学中严格而普遍存在的时间平移不变性和空间平移不变性,分别对应于时间原点不可绝对测量和空间坐标原点不可绝对测量。由时间原点和空间原点不可区分性所决定的自然定律的不变性,意味着自然规律不随时间和地点而变化。如果事件之间的关系随时都在变化,并且在空间各点都不相同,实验就不能重复,因而发现自然规律就成为不可能。从认识论上说,自然规律的时间和空间位移不变性,是发现自然规律的先决条件。因此,对称性是"自然现象具有规律性"这一命题的一种科学表述方式。
  
  物理学中的对称性破缺概念体现了不对称性。它是在基本粒子理论中引进的。对称性破缺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不依赖于系统状态的明显破缺,另一种是依赖于系统状态的自发破缺。例如,只考虑强相互作用,质子和中子就不可区分,核力具有对称性;当考虑电磁相互作用时,这种对称性就发生明显破缺,质子和中子可以被区分。几乎所有的二级相变都和对称性的自发破缺有关。
  
  对称是事物共性的表现,不对称是事物个性的表现。自然界中的一切对称性都是相对的,它是差异中的同一;自然界中的一切不对称性都是绝对的,它是同一中的差异。对称破缺是事物不断分化、进化的根源,而对称性则是事物整化、稳定的标志,事物就是从高度对称性发展而来的。同时,处于对称性自发破缺状态的系统,又经常可以通过相变过渡到对称的状态。
  
  物理学对规律的统一性的追求往往表现为:寻求一种对称性,揭示其破缺,再建立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的新对称性。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