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蚕茧干燥程度鉴定法
1)  dried cocoon certification
蚕茧干燥程度鉴定法
2)  cocoon drying
蚕茧干燥
1.
The equations of heat exchange and diffusion coefficients in cocoon drying are derived, with their features investigated in light of the experiment.
本文导出了蚕茧干燥中有关换热系数和扩散系数的方程式,并据实验结果探讨了其特征,换热系数和扩散系数均随干燥温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在与蚕茧含水率等关系上,两者有很大的差异。
3)  cocoon-drying machine
蚕茧干燥机
4)  vacuum drying of cocoon
蚕茧真空干燥
5)  touch verification of cocoon
茧质鉴定
6)  cocoon testing station
蚕茧检定所
补充资料:蚕茧干燥
      制丝过程中利用热能杀死鲜茧茧腔内的活蚕蛹,并除去适量水分,将鲜茧烘干成为干茧的工艺过程,俗称烘茧。干燥的目的是防止蚕茧贮存期间活蛹化蛾,蚕体遗留的寄生蝇卵出蛆和蛹体腐烂而损坏茧层,同时还使茧层经过热处理后适当改变外层丝胶的易溶性质,增强煮茧抵抗能力,保护茧的解舒,有利于缫丝和贮藏。在蚕茧干燥过程中,应根据蚕茧的特性,采用合理的温度、湿度和风速,避免丝胶的过度变性,达到适干均匀,保全茧质。
  
  干燥规律  蚕茧主要由茧层和蛹体组成。一般鲜茧中茧层重量只占18~24%。鲜茧中含有大量水分,通常100公斤鲜茧烘到适干茧时约要除去水分 60公斤左右。正常情况下鲜茧茧层含水率约在13~15%左右,蛹体含水率约在73~77%左右。所以,蚕茧干燥主要是除去蛹体中的水分,而茧层仅失去少量水分。
  
  蚕茧干燥过程分为预热、等速干燥和减速干燥等三个阶段:①预热阶段,是对鲜茧加热,热能通过茧层透入茧腔内杀死蛹体,使蛹体水分进入蒸发期。②等速干燥阶段,是蛹体水分蒸发量最多、蒸发速度最快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蛹体水分的扩散速度与茧层表面蒸发速度处于平衡状态,茧层温度低于干燥室内的空气温度,蛹体温度又低于茧层温度,一直持续到蛹体水分扩散速度逐渐落后于茧层表面蒸发速度时为止。③减速干燥阶段,是茧中水分逐渐减少,蒸发速度相应变慢的时期。这个时期内,茧的温度逐渐升高到接近热空气的温度。当蛹体内部开始蒸发时,减速干燥即由第一阶段转入第二阶段,直到干燥结束为止。
  
  
  
   
  
  干燥方法  蚕茧干燥方法有直干法与再干法两种。直干法将鲜茧一次烘成适干茧,又称一次干法。这种方法可简化干燥操作,减少茧质损伤机会,缺点是干燥设备的利用率低,鲜茧容易积压。再干法又称两次干法,第一次先将鲜茧烘到烘率约为60%左右的半干茧为止,俗称"头冲";半干茧经堆放3~4昼夜后,第二次再用较低温度烘到适干,俗称"二冲"。这种方法可提高干燥均匀程度和干燥设备的利用率,是中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
  
  蚕茧干燥的主要工艺条件有热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速、铺茧量和干燥时间等五项。其中温度、湿度、风速对蚕茧干燥速度和干茧品质影响较大,必须符合干燥各阶段的水分蒸发规律,如温度应由高到低逐渐降低,湿度由低逐渐调高,风速由大到小逐渐调小。铺茧量按铺茧厚度计,一般以不超过横卧2粒半茧高为宜,采用垂直穿透气流的热风循环式干燥机以不超过 3粒高为宜。干燥时间,"头冲"和"二冲"一般均为3小时左右,直干约5小时半到6小时。
  
  干燥程度  蚕茧干燥程度有过老、偏老、过嫩、偏嫩、适干等多种区别。适干茧有利于缫丝和贮藏;偏嫩或过嫩茧解舒较好,但生丝清洁、洁净程度差,且难以贮藏;偏老或过老茧解舒不良,缫丝困难,增加缫折。干燥程度的检验,有计量法和肉眼验蛹法两种:①计量法以烘率或烘折表示:烘率为干茧(或半干茧)与鲜茧重量之比的百分率;烘折为烘成100斤干茧(或半干茧)需用鲜茧的斤数。计算时,干茧以出灶(机)48小时以后的重量为准。②验蛹法,将茧剖开取出蛹体,用手指验蛹判断其干燥程度。在干茧出灶后 2~20天内进行检验。适干:蛹体留油,稍微用力揿捏即碎成小片或酥粒状,拈之能卷成线香条,且指上染油。偏嫩:蛹体重油,揿捏成薄片或裂成软块,带有腻性。过嫩:蛹体软,未断浆,揿捏成饼状或破皮即见厚浆。偏老:蛹体揿捏成粉状,指上不沾油,拈之不能卷成线香条。过老:蛹体硬,无油,不易揿碎。
  
  干燥设备  分为烘茧灶和干燥机两大类。均由烘茧室(干燥室)、热源(加热)装置、排给气装置和风扇等附属装置组成。
  
  烘茧灶为一方形砖砌体,风扇车子灶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使用最广泛。以燃烧无烟煤直接供热,再用风扇造成对流热烘茧。优点是操作简便,干燥基本均匀,烘茧能力大,燃料省。缺点是"二冲"后阶段温度不易降低到80℃以下。
  
  
  
   
  
  干燥机有推进式、汽热循环式、热风循环式等数种。推进式干燥机为一砖砌隧道式,两端有进出门,两侧有风扇和排给气装置。供热方式有火热式、汽热式、热风式等数种。机内温度分布前(进口)高后(出口)低。蚕茧载在茧车上每隔30分钟左右间歇前进,到出口端完成干燥。
  
  汽热循环式干燥机有6层、8层、10层等型式,每层设茧网一层。干燥室呈长方形,两侧和出口处茧网下装有风扇若干组。相邻层茧网的运动方向相反,移送蚕茧。茧网间有蒸汽管供热,使机内温度分布上高下低。鲜茧由最上层进入机内逐渐行进,然后逐层下落,到最下层出口端完成干燥。
  
  热风循环式干燥机也有6层、8层、10层等型式,大型机长约20~22米,小型机长约10米左右。结构和使用方法与汽热循环式干燥机基本相同,但机内不设风扇和蒸汽管。空气由机外加热后送入。机内分隔为上、下两室或上、中、下三室,分成高温、中温和低温三区。机外两侧设有各区空气加热器和送风、排风以及余热回用等设备,另有温湿度自动控制和自动进茧、出茧、装袋等装置,是比较好的蚕茧干燥机型。
  
  
  
   
  
  柞蚕茧杀蛹和干燥  柞蚕茧茧形大,蛹体重,鲜茧茧层率一般在10%左右。中国东北地区的二化性柞蚕,春茧仅作为秋茧种茧用,而秋茧除一小部分作春茧种茧用外,绝大部分用于缫丝。每年9月下旬秋茧收后,工厂都用鲜茧缫丝,直到次年4月。对于4月上旬以后的缫丝用茧,仅为防止出蛾才进行杀蛹和干燥。中国南方地区,由于气温高,容易出蛾,不宜用鲜茧缫丝,所以和桑蚕茧一样,需干燥后贮藏,供缫丝用。
  
  柞蚕茧杀蛹方法有:①冻杀法,在北方寒冬季节,把鲜茧散铺在室外-18~-23℃地面的席子上,经反复数次冻结、融化,可杀死蛹体。②烘杀法,用95~100℃的温度杀蛹,和桑蚕茧相同,在干燥工程中进行。
  
  柞蚕茧的干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杀蛹后在露天茧笼保管过程中进行晾晒风干,称自然干燥。另一种是用干燥机烘干,干燥方法与桑蚕茧基本相同。由于柞蚕蛹体大,平均粒重在7克以上,且不匀率大,为使干燥均匀,常用两次干法或三次干法。半干茧堆放时间比桑蚕茧长。
  
  干燥设备有12台车的汽热推进式干燥机和大型四层热风循环式干燥机两种,其结构原理与桑蚕茧干燥设备同。但热风循环式干燥机是在机内中部设置双层风道,将机身分隔为上下两室,各室都是两层茧网,分别送风排风。在机前还设有除尘装置,用以清除混在茧中的树叶、杂草和砂土等杂质。又在第一层茧网前端设有蛹体解冻装置。
  
  中国自60年代以来研究的蚕茧杀蛹、干燥新技术有:γ射线照射蚕茧、β射线照射蚕茧、高频电热烘茧和蚕茧微波干燥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