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电子-声子磁撞
1)  electron-phonon collision
电子-声子磁撞
2)  phonon-phonon collision
声子-声子的磁撞
3)  phonon-polartion
电磁声子
4)  polariton [pəu'læritən]
电磁声子;偏振子
5)  electron impact
电子碰撞
1.
L-shell ionization cross sections of Ag by electron impact in the energy range from 5 to 22 keV have been determined with a Si(Li) X-ray detector.
作者用Si(Li)探测器测量了能量为 5~ 2 2keV的电子碰撞Ag的L壳总平均电离截面 ;用MonteCarlo方法计算的电子反射能谱 ,修正了来自衬底的反射电子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作者对实验结果与Cryzinski的理论计算结果进了比较 。
2.
Especially in high-temperature plasmas-whether in laboratory (nuclear fusion) or in astrophysics (atmosphere of stars)-atoms become ionized into multiply-charged ions by electron impact.
主要揭示了不同电离机制对高电荷态离子单电离和多重电离的贡献 ,包括直接电离 (一步过程 )、激发 自电离 (两步过程 )以及内壳Auger过程 ,研究了高电荷态镨离子的电子碰撞电离 。
6)  electron-impact
电子碰撞
1.
The electron-impact ionization cross section for metastable state ion;
亚稳态离子的电子碰撞电离截面
补充资料:μ子和电子回磁比
      μ 子和电子的固有磁矩与它们各自的自旋的比值。这两个比值已经在实验上精确测定到七位有效数字;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完全符合,这是对于有关理论,特别是量子电动力学的有力支持。质量为m,电荷为e的粒子,由轨道运动产生的磁矩与角动量的比值是e/2mс(с是光速),而按照P.A.M.狄喇克的理论,自旋1/2的粒子的固有磁矩与自旋之比是上述数值的两倍,因此通常将μ子、电子回磁比写成g(e/2mс), 其中的g因子与2相差大约千分之一。这一差异称为反常磁矩,它标志着μ子、电子的性质对简单的狄喇克理论的偏离,按定义g=2(1+α)。测量这一偏离的实验被称为g-2实验。量子电动力学将产生这一偏离的原因解释为在 μ子、电子与外电磁场产生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或多个虚光子。在更精确的计算中,还要考虑这些虚光子转化为虚的带电粒子对,以及 μ子、电子通过弱相互作用产生其他虚粒子的可能性。将这些全部考虑在内的最新计算结果,对于μ子和电子分别是 αμ=(1165921±8.3)×10-9,αe=(1159652.460±0.148)×10-9。实验上测量 α 的方法是让极化的 μ 子、 电子在磁场中作圆周运动,如果g=2则相对于动量方向的极化不会改变,因此通过极化方向的进动,能够测得反常磁矩的值。最新的实验结果是αμ=(1165924±8.5)×10-9,αe=(1159652.209±0.031)×10-9。这是在物理学中理论与实验高精度地相符的少有范例之一。这一符合表明 μ子和电子在很小空间距离处仍表现为点状粒子。关于 μ子、电子结构的任何理论都必须足够精确地复现这一结果,这是对于这类理论的一个很强的限制。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