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黑尾脉毛蚊
1)  Culiseta melanura
黑尾脉毛蚊
2)  Culiseta
脉尾蚊属
3)  mallard curly black tail
黑勾尾毛
4)  single drawn black yak tail hair
单齐黑牦牛尾毛
5)  female terminalia
雌蚊尾器
1.
Results The female terminalia of fifteen species mosquitoes can be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目的对我国广东省野外采集的15种蚊虫雌蚊尾器进行形态和分类学观察并探讨其分类学意义。
6)  Culex fuscanus Wiedemann
褐尾库蚊
1.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predatory behavior of the larvae of Culex fuscanus Wiedemann;
褐尾库蚊幼虫捕食行为的初步研究
补充资料:黑森瘿蚊
      昆虫纲双翅目(Diptera)瘿蚊科(Cecidomyiidae)。小麦主要害虫,别名小麦瘿蚊。国际检疫对象之一。成虫似蚊,体长3~4毫米,黑褐色。触角15~18节,淡褐色,密被毛。腹部略红褐,自第 2节起每节背板两侧各具一大方形黑斑点。卵长0.4~0.5毫米,长圆柱形,初产时透明有红色斑点,其后变为红褐色。幼虫体长约4毫米,纺锤形,白色,无足。沿背方中央有一半透明的绿色条纹。胸部腹面有胸骨。蛹为围蛹,约长 4毫米。棕褐色,前端小,钝圆,后端大,具有凹缘。世界各产麦国均有发生,在美国和加拿大为害麦类作物最重。中国新疆也有为害。寄主植物主要是小麦,此外尚有大麦、黑麦及其他杂草。不同地区一年发生1~6代,一般3代。秋季世代为害冬小麦,春季世代为害冬麦和春麦。以老熟幼虫在麦茬、自生麦或早播冬麦的植株叶片或茎秆与叶鞘间的围蛹内越冬,翌春小麦返青后越冬幼虫化蛹、羽化。在幼嫩小麦叶表产卵数粒至10余粒,纵列成链状。初孵幼虫潜藏叶鞘内侧,吸食茎部或叶鞘组织汁液,并注入唾液,扰乱新陈代谢和生长,致使心叶不能抽出和拔节。被害叶较正常叶短、宽厚、色深绿,匍匐地面。受害幼苗易受冻害、感病,抽穗后倒伏。老熟幼虫在旧表皮形成的胡麻子状围蛹内越夏。秋季天气潮湿温暖时化蛹、羽化并产卵、孵化后继续为害,随之越冬。传播方法除以成虫作近距离迁飞外,还可以围蛹随同麦秆外运而蔓延。低湿、低温、大风及大雨可使初孵幼虫大量死亡。天敌主要是寄生蜂,此外还有少数种类的食虫蜘蛛等。
  
  严格检疫,采用抗虫品种,冬麦适当延迟播种,春麦尽早播种和及时深耕灭茬等措施有明显防治效果;必要时可施3911或乙拌磷于播种沟,或用呋喃丹等杀虫药剂处理种子;同时应注意保护天敌。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