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来源子句
1)  from clause
来源子句
2)  the origin of the sentence-type
句式来源
1.
The sentence-types are different in the syntax feature,the origin of the sentence-type and the status of language.
介词"把_1"、"乞_1"、"把乞_1"的语法功能主要是构成给予句式,这些句式的句法特征、句式来源和语言地位各不相同;三者在句式中的不同表现预示着它们语言地位和发展趋势的不同:"把_1"和"乞_1"的竞争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句式优势决定了"把_1"的竞争优势;"把乞_1"词形受"把_1"和"乞_1"的类化,暂时没有被排斥的危险。
3)  source of "K-VP" question
"K-VP"问句来源
4)  seed source
种子来源
1.
Effects of sowing depth and seed source on seedling emergence of Leymus chinensis;
播种深度和种子来源对羊草种苗出土的影响
5)  Plantlet derived from microspore
小孢子来源植株
6)  sentence with the word "Since"
"从来"句
1.
From deep-seated semantic and pragmatic perspective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sentence with the word "Since".
 从深层语义及语用角度重新审视时间副词"从来"所在句子即"从来"句,可以发现在表层句法结构和意义背后隐藏着人们使用"从来"句的主观心理认知基础,即对某一主观事态的强调申明,或对某一客观事态的强调评断。
补充资料:《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列宁为纪念马克思逝世30周年而写的文章。刊载于布尔什维克的合法理论月刊《启蒙》杂志1913年第3期(纪念马克思逝世30周年专号),中译文收入《列宁全集》第2版第23卷。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直接继承了19世纪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优秀成果。
   列宁在说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时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他指出,马克思捍卫了哲学唯物主义 ,用德国古典哲学的成果、特别是辩证法丰富了哲学,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指明了被压迫阶级摆脱精神奴役的出路,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工人阶级。他指出,马克思论证并发展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真正地位,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列宁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时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批评资本主义社会,幻想有比较好的制度出现 ,但它不能指出摆脱剥削制度的真正出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作了科学的分析,说明无产阶级才是创立新制度的社会力量,得出了阶级斗争是划分为对抗阶级的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这一结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