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人造基因
1)  artificial gene
人造基因
2)  Artificial modification of homological cry3Aa gene
基因人工改造
3)  gene modification
基因改造
1.
This review discusses the discovering,classification,structure,mechanism,gene modification,and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plant gene engineering.
本文简要介绍了抗菌肽的发现、分类、结构、作用机理、基因结构和基因改造,以及抗菌肽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4)  form gene
造型基因
1.
The concept of "Brand form gene" was introduced to the field of automobile form design by using the analogy between biological gene engineering and automobile form design.
通过生物基因工程与汽车造型的类比,引入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品牌造型基因”概念,通过收集59款奥迪汽车造型,提取奥迪A6的造型基因遗传图,构建了奥迪造型基因遗传图和奥迪品牌造型基因的组系图谱,分析了造型基因的突变和重组,提出了保证品牌造型基因的生命力的汽车品牌造型基因的遗传和进化机制,初步提出了一个基于造型基因的汽车品牌造型设计理论框架。
5)  genes reengineering
基因再造
1.
This essay defines travel agency s genes and the value of travel agency s genes, then makes an analysis on the necessity of Chinese travel agencies genes reengineering, on the basis of which the author proposes some valuable approaches.
据此提出了旅行社基因及基因价值的含义,分析了我国旅行社基因再造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旅行社基因再造的途径。
6)  Hemopoiesic gene
造血基因
补充资料:"人造地球卫星"1号工程
      苏联在1957年10月 4日成功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工程内容和发射经过  "人造地球卫星" 1号工程主要包括4个方面:①研制运载火箭;②建设发射场;③研制卫星本体和卫星携带的科学探测仪器;④建立地面观测网。
  
  1956年末,苏联负责洲际导弹研制的С.П.科罗廖夫获悉美国在 9月曾进行运载火箭的试验并有可能在未来的几个月内发射卫星,遂于1957年初向苏联政府建议推迟原计划在1957~1958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发射的卫星计划,改为先发射2颗简易卫星,即ПС-1和ПС-2,卫星只携带最简单的仪器。苏联政府批准了这个建议并组成了领导卫星发射的专门委员会。发射卫星用的运载火箭是用P-7(SS-6)洲际导弹改装的。经过改装的P-7定名为"卫星"号运载火箭(图1 )。它由中央芯级和4个助推级捆绑而成,共用20台主发动机和12台游动发动机。火箭全长29.167米,最大宽度10.3米,起飞重量267吨,起飞推力3900千牛(398吨力),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运载火箭。
  
  发射场选在咸海附近的拜科努尔发射场,进行了相应的改建。苏联科学院确定卫星的科学探测项目,并组织研制各种探测仪器。卫星的主要探测项目包括测量200~500公里高度的大气密度、压力、磁场、紫外线和X射线等数据。卫星还携带试验动物,用以考察动物对空间环境的适应能力。
  
  卫星结构和运行轨道  "人造地球卫星" 1号主要由壳体、卫星设备和天线组成。卫星呈球形,外径0.58米,重83.6公斤。壳体由两个铝合金半球壳对接而成,借助橡胶件保持气密,内部充有0.12兆帕(1.3大气压)的干燥氮气。下半壳表面是热控制系统的辐射表面;上半壳外面加有隔热层。壳体内安装电池组、无线电发射机、热控制系统组件、转接元件、温度和压力传感器等。电池组由 3个银锌电池构成。在电池组中央的矩形槽内安置两台交替工作的无线电发射机,工作频率分别为20.005和40.002兆赫。4根鞭状天线重8.4公斤,长2.4~2.9米(图2)。
  
  卫星的初始轨道参数是:近地点215公里,远地点947公里;轨道倾角65°;运行周期96.2分。卫星共运行92天,绕地球飞行约1400圈。"人造地球卫星"1号于1958年1月4日再入大气层烧毁。(见彩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