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水生生物测定
1)  aquatic organism determination
水生生物测定
2)  bioassay [英][,baiəuə'sei]  [美][,baɪoə,se]
生物测定
1.
Study on the Bioassay Stability of PSA;
杀菌剂离体生物测定的稳定性探讨
2.
Marine Algae Bioassay with Phosphorus in Estuarine Suspended Matters and Coastal Surface Sediments;
河口悬浮物与海洋近岸表层沉积物中磷的海洋浮游藻类生物测定
3.
Pathogenicity of fungi isolated from American ginseng seeds and bioassay of fungicides against the pathogenic fungi;
西洋参种子分离真菌的致病性测定及杀菌剂对种传病原真菌的生物测定
3)  biological assay
生物测定
4)  bioassays
生物测定
1.
Insceticidal activities of these strains were examined by bioassays.
为寻找新的杀虫毒素资源,开发新的杀虫毒素基因,本研究自九个昆虫病原线虫品系中分离共生菌菌株80株,用生物测定方法对共生菌菌株的杀虫活性进行评价,从中筛选高毒力菌株,研究其杀虫活性物质,初步开展了共生菌杀虫毒素的纯化工作,主要结论如下: 以玉米螟为供试昆虫,对80个菌株进行了胃毒毒力和体重抑制率的测定,从中筛选出A24-6R、A24-1B和A24-19B三个菌株为高毒力菌株,进一步进行杀虫活性物质研究。
5)  Biological test
生物测定
1.
The biological tests transmitted by 3 aphid species on indicator plant-Huabei No.
麦二叉蚜[Schizaphis(Toxoptera)graminum(Rond)](sg)和禾缢管蚜[Rhopalosiphumpadi(Linnaeus)](Rp)传毒进行生物测定和血清学酶标(DAS—ELISA)试验,明确了河北省承德春麦黄矮病流行有2种株系类型;麦二又蚜、麦长管蚜株系(GAV)和禾缢管蚜、麦长管蚜、麦二叉蚜株系)PAGV)混合发生,且GAV株系为主流株系。
2.
Studies on the controls of Diamondback moth plutella xylostella by complex biological pesticide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In this study, biological test was performed based on plutella xylostella .
本研究以小菜蛾为试虫进行生物测定,在苏云金杆菌菌株筛选基础上对菌株混用、复配剂配方筛选及其田间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
6)  food microbiological method
生物素测定
补充资料:水生生物对污染的抗性
      抗性是指生物对外界环境恶化的抵御能力。生物由于物种本身的遗传性所具有的抵御能力称为天然抗性;生物为适应不良环境而形成的抵御能力称为获得性抗性。水生生物对环境污染也具有抗性。不同种生物对污染物具有不同的天然抗性。如鲑科鱼类对毒物的抵抗能力就比鲤科鱼类低得多。同一种生物的不同发育阶段对毒物的抗性也不一样。很多鱼类在卵黄囊刚刚消失的鱼苗阶段,对毒物最敏感,抗性最小;相反,未孵化出膜的鱼卵,对大多数毒物都是很不敏感的。
  
  中国在 50年代就有人指出重复使用DDT和六六六杀灭鱼池中有害生物,会使这些生物对毒物的忍受能力逐步提高。美国在1963年以后先后发现密西西比河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等 6种鱼类对20多种杀虫剂产生抗性。通过对仅具有天然抗性的种群的抗污能力和具有获得性抗性的种群的抗污能力的对比试验,证明后者的抗污能力比前者最少大两倍,最多可达2500倍。鱼类对杀虫剂还出现"交互抗性"现象,即在对接触过的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同时,对未曾接触的、但结构相似的杀虫剂也表现出抗性。抗性种群体内往往有极高的毒物残留量,如美国发现一种小鱼──欧鳊,其抗性种群体内的异狄氏剂含量超过"敏感"种群60倍。
  
  水生生物中出现抗性种群,使人们担心会引起水生生态系统的破坏。大量体内有高残毒的水生生物通过食物链进行生物放大,会使肉食性鱼类体内积累更多的污染物,陆生生物吃了这些鱼类,会引起严重的生态毒理学效应,不能适应这样大毒性的"消费者"将逐渐消失。人类食用这些高残毒的鱼类后,健康会受到危害。
  
  抗性产生的机制还不清楚,科学家们正在从生理、生化、形态、生态等各个角度进行研究。一般认为,最根本的还是遗传基因发生了变化,从而产生了种群的分化。
  
  

参考书目
   张宗炳:《昆虫毒理学》,科学出版社,北京,1958。
   C.A.Edwards, Environment Pollution by Pesticides,Plenum Press,London,1973.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