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有袋类(动物)
1)  marsupial [英][mɑ:'su:piəl]  [美][mɑr'supɪəl]
有袋类(动物)
2)  cuscus [英]['kʌskəs]  [美]['kʌskəs]
袋类动物
3)  marsupial [英][mɑ:'su:piəl]  [美][mɑr'supɪəl]
有袋动物
4)  marsupials
有袋类
5)  ungulate [英]['ʌngjuleit]  [美]['ʌngjə,let]
有蹄类动物
1.
The Yanchiwan Natural Reserve situated in the southern of Subei County is a natural reserve for conserving wild animal,especially for alpine ungulate.
甘肃盐池湾自然保护区是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高山有蹄类动物。
2.
Scatolo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bundance researches of wild animals, especially in ungulate researches.
本文对传统粪便学在有蹄类动物数量研究中的应用加以总结,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分子粪便学在这一领域内的可靠性、局限性及应用前景做了概述。
6)  A kangaroo is an interesting animal.
袋鼠是有趣的动物
补充资料:有袋类动物
现生的有袋类动物均分布于大洋洲及南美洲的草原地带,不过在白垩纪晚期及第三纪早期的时候,可能遍布于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它们是哺乳类中一个古老的类群,随着高等哺乳动物—真兽类的兴起,在生存竞争上处于劣势,特别是成为食肉类动物的捕食对象,使其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等大陆相继绝迹。而在此之前,大洋洲就已经与其他大陆分离开来,形成一个“世外桃源”,孤立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不仅食肉类等高等哺乳动物未能侵入,而且气候环境等也没有太大的变化。这使得有袋类动物能够幸运地生存至今,并且由于适应各种不同的生存方式,发展了类似于高等哺乳动物的各种生态类群,如生活方式类似于狼、鼬等食肉类动物的袋狼、袋鼬;生活方式类似于鹿、羊和羚羊等食草类动物的袋鼠;生活方式类似于旱獭、松鼠、野兔等啮齿类或兔类的袋熊、袋貂和袋兔等等。

    大洋洲也因此成为研究动物的适应辐射和进化趋同的重要地区,并被称为“活化石的博物馆”。

    需要说明的是,动物学家描述的第一只有袋类动物并不是在大洋洲,而是在南美洲的巴西。除了大洋洲外,美洲也有少数地区发现有袋类动物,共有70多种。它们的起源又如何解释呢?有人认为它们是由于一些偶然的机会,使体型较小的、过树栖生活的有袋类动物的祖先,借助于大树的树干或其他物体漂洋过海来到美洲,由于这里天敌也相对较少,因此得到生存和繁衍。不过,这种“漂移”学说是否正确还有待考证或完善。

    现生的有袋目动物共有237 种左右,分为负鼠科、袋鼬科、袋鼹科、袋狸科、新袋鼠科、袋貂科、袋熊科、袋鼠科等十多个科,其中新袋鼠科的分布局限于南美洲的部分地区,负鼠科分布于南美洲和北美洲的部分地区,其余均分布于大洋洲。

    在有袋类动物中,袋鼠是最出名、最逗人喜爱的珍兽,它的形象出现在澳大利亚的国徽上,以致于几乎成了澳大利亚的同义词。关于它的英文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据说在18世纪,英国的一个航海家率领船队第一次来到大洋洲,当他们看到这种前腿短、腿长的怪兽时,感到非常惊异,就问当地的土著居民怎样称呼这种动物,土人回答:“康格鲁”。于是,“康格鲁”便成了袋鼠的英文名字,并沿用至今。可是人们后来才弄明白,原来“堪加鲁”在当地土语中是“不知道”的意思。

    袋鼠科是有袋类的典型动物,共约有52种,分布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新几内亚及附近若干岛屿,并被引入到新西兰,大多数种类陆栖,只有树袋鼠树栖。生活于森林灌丛地带的灰大袋鼠和生活于草原地带的赤大袋鼠是最大的有袋动物,也是袋鼠科的代表种类,它们的身长约为1.5 米,尾长约为1.2 米,体重70—90公斤,相貌奇特,若人喜爱。它们的头小,耳大,眼睛也很大。适应于跳跃的生活方式,前肢短小而瘦弱,可以用来搂取食物,后肢强大,趾有合并现象,一步可跳5 米远,时速可达40—65公里。尾长大,为栖息时的支撑器官和跳跃时的平衡器。

    夜行性,白天隐藏在草窝中或浅洞中。喜欢集小群活动,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每年繁殖一次,每胎产1 —2 仔,孕期约为33天。

    自从欧洲人在1788年移民到澳大利亚,又引进了许多新的动物,很多种有袋类动物的原始生活状态被破坏了,受种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已有6 种小型袋鼠灭绝。由于人类经济活动影响的加剧,对今后有袋类的生存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目前有袋目中共有约17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 ,7 种被列入附录II. 对现生的有袋类动物如果不严加保护,这个在兽类演化上十分独特,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类群,终将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增加,而迅速地减少或灭绝。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