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远东及太平洋地区
1)  Far East and Pacific
远东及太平洋地区
2)  the Pacific and Oceania region
太平洋及大洋洲地区
1.
On the solar cycle variations of the magnetic observatories in the Pacific and Oceania region;
太平洋及大洋洲地区地磁台太阳黑子周变化揭示的新问题
3)  Atlantic ocean region-east
东太平洋区
4)  East Asia-Northwest Pacific region
东亚-西北太平洋地区
5)  Far-East Pacific front
远东太平洋战场
6)  the fast east and the pacific ocean times
远东、太平洋时代
补充资料:大洋洲政党
      20世纪80年代,大洋洲的24个国家和岛屿政区,共有各类政党80多个。大洋洲的政党政治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典型。法属和美属领地的一些政党是其宗主国主要政党的分支,其他国家和岛屿政区的政党基本上是20世纪70~80年代产生的民族主义政党。图瓦卢、汤加、诺福克岛、皮特凯恩群岛等国家和岛屿政区尚未出现政党。
  
  沿革  大洋洲政党的产生和发展大致可分为 3个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初  19世纪末,澳洲的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昆士兰、南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 5个英属殖民地在工会运动基础上先后成立了工党组织。1901年,原来各自为政的殖民地根据英国议会1900年通过的《澳大利亚联邦宪法》改称州,组成澳大利亚联邦,作为英国的自治领。同时,各殖民地工党组织联合组成澳大利亚工党。1907年,新西兰也由殖民地变为英国的自治领。受澳大利亚工党影响,1916年新西兰工党成立。这两个工党是大洋洲最早的政党。19世纪末,澳大利亚还出现了保护关税派和自由贸易派,但没有成为有组织、有纲领的政党。20世纪初,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大,各地出现了一些社会主义小组。在此基础上,澳大利亚共产党和新西兰共产党于1920年和1921年成立。它们积极组织和发动工人斗争,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领导许多地区的失业工人运动。在这个阶段,也出现了个别其他类型的政党,如代表农场主和畜牧场主利益的澳大利亚乡村党(后改称国家党)。
  
  30年代初~60年代初  在这期间,除澳、新两国外,其他国家和岛屿政区还没有出现政党。193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威斯敏斯特法案》,给予澳大利亚自治领内政、外交独立自主权,从此澳大利亚成为英联邦内的独立国家。新西兰也于1947年获得完全的自主。这两个国家深受英国两党制的影响,独立后出现了与工党轮流执政的自由党(澳大利亚)、国民党(新西兰)等政党。澳、新两国逐步形成了完备的两党制。除轮流执政的两大政党外,还有第三党,包括共产党和工人党,如澳大利亚共产党、新西兰共产党等;以及代表中小企业主利益的政党,如新西兰民主党(原名社会信用政治同盟,1953年成立)等。
  
  60年代初~80年代末  在这个阶段,大洋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涨形势,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瑙鲁、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西萨摩亚等国先后宣布独立,这些国家涌现了一大批民族主义政党。一些未独立的岛屿政区也出现了一些政党,它们深受宗主国主要政党的影响,如关岛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属美国民主党和美国共和党;法属波利尼西亚共和党与新喀里多尼亚共和党均与法国保卫共和联盟关系密切。
  
  政党类型  大洋洲政党可分为民主社会主义政党、保守主义政党、共产主义政党和民族主义政党 4种类型。
  
  民主社会主义政党  主要有:①澳大利亚工党,1901年成立。1904年组织了第一届工党政府。以后多次执政。其中,1983、1984和1987年大选获胜,工党领袖R.J.L.霍克蝉联三届政府总理。1921年,工党把社会主义目标写进党纲,提出对工业、生产、分配和交换实行社会化,但不寻求取消包括生产资料在内的私人所有制。1977年工党联邦代表大会把党纲中的社会主义目标改为民主社会主义。工党组织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工党联邦代表大会,每2年举行1次。中央领导机构是联邦执行委员会。1988年有工会集体党员120万,个人党员5万。领袖P.J.基廷(1991年起)。②新西兰工党,1916年7月成立。成立后,它基本坚持其纲领中提出的生产资料、分配与交换社会化的社会主义目标。1935年,放弃社会主义目标,推行社会改良主义纲领,在大选中获胜,组成第一届工党政府。以后多次执政,其中1984和1987年大选获胜,工党领袖D.R.朗伊蝉联政府总理。工党自称是欧洲式的社会民主党,奉行民主社会主义原则。中央领导机构由年会、议会党团、新西兰理事会组成。年会是最高权力机构,由理事会召集,各选区组织和附属工党的工会均可派代表参加。1988年约有工会集体党员22万,个人党员12万。领袖M.K.穆尔(1990年起)。③斐济、瓦努阿图以及新喀里多尼亚也有民主社会主义性质的政党。
  
  保守主义政党  主要有:①澳大利亚国家党,1918年成立,原名乡村党,1982年改用现名。1949~1972年和1975~1983年与自由党联合执政。主张维护乡村社团利益。1988年有党员8万。②澳大利亚自由党,1944年成立,由国家主义党、澳大利亚统一党演化而来。1949~1972年和1975~1983年与国家党联合执政。主张自由贸易,发展私人企业,反对国有化。1988年有党员10.3万。③新西兰国民党,1936年由统一党和改良党合并而成。成立以来与工党轮流执政。代表大农牧主和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共产主义政党  主要有:①澳大利亚共产党,1920年10月30日成立。1964和1971年发生两次分裂,部分党员分别建立了澳大利亚共产党(马列)和澳大利亚社会主义党。1984年,党的"二十八大"通过的政治纲领提出建设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的党。②澳大利亚共产党(马列),1964年 3月15日成立。1988年,党的"七大"纲领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澳大利亚民族独立是当前革命阶段的首要任务。③新西兰共产党,1921年3月12日成立。1978年发生分裂,部分党员另立新西兰共产党(马克思列宁主义)筹备委员会。除澳、新两国外,其他国家和岛屿政区还没有出现共产主义政党。
  
  民族主义政党  主要有: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人民民主运动、联盟党(又称潘古党)、民族党等;法属波利尼西亚的马那党、波利尼西亚解放阵线党;斐济的民族联合党;所罗门群岛的联合党、人民联盟党、爱乡党等;瓦努阿图的瓦努阿库党、温和党联盟等;西萨摩亚的基督教民主党、人权保护党;新喀里多尼亚的卡纳克社会主义民族解放阵线等。
  
  政党制度  大洋洲的政党制度有:①两党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大洋洲实行两党制最典型的国家。两国两党制基本上是按照英国模式建立的。两国历来均由两个最大的、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垄断地位的政党或党派联盟轮流执政。习惯上政府总理由执政党领袖担任。由于澳大利亚是联邦制国家,国内较大的政党在组织结构上亦采用联邦制。大部分组织活动在州的范围内进行,各地方支部的代表一年一度在州的会议上讨论一些本州的问题。从州里选出的代表定期参加全国性会议。②多党制。这种政党制度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岛屿政区形成,巴布亚新几内亚是比较典型的国家,国内存在着11个政党,各个政党可以单独或联合其他政党进行竞选,由在竞选中获得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或党派联盟组成政府。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