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渗碳金属
1)  cemented metal
渗碳金属
2)  metallized carbon
金属渗碳
3)  metal infiltration
渗金属
1.
The post-processing of indirect SLS includes debinding, pre-sintering, high temperature sintering and metal infiltration.
间接法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制备金属件的后处理工艺包括脱脂、预烧结、高温烧结以及渗金属。
4)  metal exchange bed
渗金属床
1.
In respons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stewater from the processing of pharmaceutical intermediate, A~2O process was used for biochemical treatment after the pretreatment by the metal exchange bed for copper removal / ozonization pretreatment process.
 针对甲砜霉素和盐酸环丙沙星等原料药中间体工艺废水的特点,采用渗金属床除铜/臭氧氧化预处理后,进一步采用A2/O工艺进行生化处理,运行结果表明,系统工艺及设计参数选择合理,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
5)  diffusion metallizing
渗金属
1.
Further more the pre-nitrocarburizing can raise not only the rate of boronizing but also the rate of diffusion metallizing.
此后又发现低温氮碳共渗亦能提高钢件的渗硼速度 ,更可贵的是氮碳共渗不仅能提高渗硼速度 ,而且还可以显著提高钢件渗金属的速
6)  metal boronning
金属渗硼
1.
The rolling wear behavior of metal boronning workpieces against 45 steel under dry friction condition and different wear loads were investigated on an M-2 type tester.
在干摩擦状态下采用M— 2型磨损试验机研究了金属渗硼层与 4 5钢对磨时的滚动磨损特性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观察磨损表面的形貌 ,并分析其磨损机理。
补充资料:金属热处理:渗碳
         将钢製工件放在含碳介质中加热到高温﹐以增加工件表层含碳量的化学热处理工艺。渗碳工件的材料一般为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含碳量小於0.25%)。渗碳后﹐钢件表面的化学成分可接近高碳钢。工件渗碳后还要经过淬火﹐以得到高的表面硬度﹑高的耐磨性和疲劳强度﹐并保持心部有低碳钢淬火后的强韧性﹐使工件能承受衝击载荷。渗碳工艺广泛用於飞机﹑汽车和拖拉机等的机械零件﹐如齿轮﹑轴﹑凸轮轴等。
         渗碳工艺在中国可以上溯到2000年以前。最早是用固体渗碳介质渗碳。液体和气体渗碳是在20世纪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的。美国在20年代开始採用转筒炉进行气体渗碳。30年代﹐连续式气体渗碳炉开始在工业上应用。60年代高温(960~1100℃)气体渗碳得到发展。至70年代﹐出现了真空渗碳和离子渗碳。
         原理 渗碳与其他化学热处理一样﹐也包含3个基本过程。①分解﹕渗碳介质的分解產生活性碳原子。②吸附﹕活性碳原子被钢件表面吸收后即溶到表层奥氏体中﹐使奥氏体中含碳量增加。③扩散﹕表面含碳量增加便与心部含碳量出现浓度差﹐表面的碳遂向内部扩散。碳在钢中的扩散速度主要取决於温度﹐同时与工件中被渗元素内外浓度差和钢中合金元素含量有关。
         渗碳零件的材料一般选用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含碳量小於0.25%)。渗碳后必须进行淬火才能充分发挥渗碳的有利作用。工件渗碳淬火后的表层显微组织主要为高硬度的马氏体加上残餘奥氏体和少量碳化物﹐心部组织为韧性好的低碳马氏体或含有非马氏体的组织﹐但应避免出现铁素体。一般渗碳层深度范围为0.8~1.2毫米﹐深度渗碳时可达2毫米或更深。表面硬度可达HRC58~63﹐心部硬度为HRC30~42。渗碳淬火后﹐工件表面產生压缩内应力﹐对提高工件的疲劳强度有利。因此渗碳被广泛用以提高零件强度﹑衝击韧性和耐磨性﹐藉以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
         分类 按含碳介质的不同﹐渗碳可分为固体渗碳﹑液体渗碳﹑气体渗碳和碳氮共渗。
         固体渗碳 把零件埋在装满固体渗碳剂(主要成分是木炭﹐并有碳酸钠﹑碳酸钡等作催渗剂)的容器中加热﹐在高温下通过碳与催渗剂的化学反应分解出活性碳原子﹐渗入零件表面。固体渗碳可以在各种加热炉中进行﹐简单易行﹐但质量不易控制﹐週期长﹐劳动条件差。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