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粒砂
1)  medium sand
中粒砂
2)  median formation sand grain size
地层砂粒度中值
3)  sand grain
砂粒
1.
According to the Laplace formula, the gel film can form gel at the connections of sand grains, so as to make sand grains cemented.
由Laplace公式得知 ,冻胶膜最终可在砂粒接触处形成冻胶 ,从而起到对砂粒的胶结作用。
4)  grit [英][ɡrɪt]  [美][grɪt]
砂砾;砂粒
5)  sand fraction
砂粒粒组
6)  medium sand
中砂
1.
A series of closed simulated frost heaving experiments with medium sand and coarse sand of different clay contents were performed under different water contents,degree of saturations and dry densities.
对不同含泥量的中粗砂在不同含水量、饱和度和密实度状态下进行了一系列闭式冻胀模拟试验,用数理统计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含泥量中砂和粗砂的冻胀率随含水量变化规律,将中粗砂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并将试验结果与现行规范和其他文献进行比较,指出两者不同之处。
2.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medium sand,which was reinforced with carbon fabrics reinforced plastics(CFRP),was studied.
采用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作为加筋材料,研究加筋后中砂的承载能力。
补充资料:砂粒病毒科
      在病毒粒内含砂粒状类核糖体颗粒的1科。
  
  本科病毒仅有砂粒病毒属1属,包括10种同具特殊形态和理化特性的单链RNA病毒,最早发现的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ICM)病毒为代表种。20世纪50年代相继发现塔卡里伯、胡宁、马丘波、Amapari、Latino、Parana、Pichinde和Tamiami等8种病毒,因它们在血清学上有密切关系,所以又合称塔卡里伯复合群。拉沙热病毒发现最晚。除塔卡里伯病毒外,所有其他病毒在自然界感染单一的或一定种类的啮齿动物,造成持续性感染。动物不发病,也不产生抗体,但长期排毒。人是偶发的宿主,常因接触受染动物而感染。与人类疾病有关的有LCM(引起人的脑膜脑炎) 、胡宁(引起阿根廷出血热)、马丘波(引起玻利维亚出血热)和拉沙热4种病毒,其中拉沙热可由人传人,病死率达30~60%。
  
  本科病毒病毒粒呈球形、卵圆形或多形性,直径50~300纳米,外有带突起的双层脂质包膜。病毒粒内含几个直径20~25纳米的颗粒,已证明是来自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基因组为负链RNA,分4个大的和1~3个小的节段,总分子量 (3.2~8)×106 。复制时由病毒自身的依赖于RNA的 RNA多聚酶转录成互补RNA(cRNA)才起mRNA的作用。病毒粒经细胞质膜芽生成熟,在感染细胞中常可见细胞质内包含体。
  
  严格控制与野鼠、实验动物接触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实验诊断主要用补体结合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除LCM外,中国至今还无由上述病毒引起疾病的报道。
  
  

参考书目
   C.H.Andrewes et al.,Arenaviridae,Viruses of Vertebrates,4th cd.,Bailliere Tindall,London,1978.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