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奥尔特常数
1)  oort constants
奥尔特常数
2)  Oort constants(A,B)
奥尔特常数(A,B)
3)  Allport
奥尔波特
1.
On Allport s Social Psychology Thought;
F·H·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思想评介
4)  Ortega
奥尔特加
1.
Ortega s Thoughts of Mass Higher Education;
奥尔特加的“大众”高等教育思想
2.
Ortega's theory on university education reform
重建文化教学——奥尔特加论大学教育改革
5)  Alcott
奥尔科特
6)  Oort cloud
奥尔特云
补充资料:奥尔特
奥尔特(1900~1992)
Oort,Jan Hendrik

   荷兰天文学家。1900年4月28日生于弗拉内克,卒于1992年11月。毕业于格罗宁根大学,1924年起在莱顿天文台工作,1945年任该台台长。1958年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主席。1927年发表论证银河系自转的重要论文,文中通过分析大量恒星视向速度和自行的资料,证实银河系在绕银心作较差自转,并建立了由恒星的视向速度和自行确定银河系自转的公式,后来称为奥尔特公式,其中的两个常数称奥尔特常数。1950年,提出彗星起源于离太阳约15万天文单位处的“彗星云”(后来被称为奥尔特云),因受恒星的引力摄动,该云中的一部分彗星改变轨道进入太阳系内部,遂为人们所见。这是彗星起源问题上一个很有影响的假说。1951年,在H.I.尤恩和E.M.珀塞尔之后不久,他与C.A.米勒也发现了中性氢的21厘米射电谱线。还用它研究了银河系的结构。早在1938年,他已用光学观测发现银河系具有旋涡结构,并定出银心方向和反银心方向各存在一条旋臂。1958年与澳大利亚射电天文小组联合绘制了银河系中性氢分布图,证实了银河系确实具有旋涡结构,并发现了3千秒差距膨胀臂等几条旋臂。1957年,他改进了W.巴德将银河系恒星划分为星族I、星族Ⅱ的简单分类方法,提出银河系恒星可分为晕星族、中介星族I、中介星族Ⅱ、盘星族、极端星族I等5个星族。这一分类法已得到各国天文学家的普遍接受。
   
   

图片

图片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