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结构空位
1)  structural vacancy
结构空位
2)  fracture spatial (positioning)
结构面空间定位
3)  spatial structure
空间结构
1.
The spatial structure feature of heavy metals in agricultural soil of mining city:A case study of Fuxin, China;
典型矿业城市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结构特征——以辽宁省阜新市为例
2.
Analysis on spati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in Xinjiang oases;
新疆绿洲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3.
The spatial structur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conception of Xining city;
西宁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发展构想
4)  Hollow structure
空心结构
1.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ze of molten titanium particles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HA particles, which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formation of hollow structure due to aggregation of gaseous P2O5 and H2O within molten HA particles.
结果表明,经等离子熔融喷射入水后,钛粒子的尺寸小于HA粒子,主要原因之一是HA内形成了空心结构。
2.
Fe3O4 microspheres with hollow structure were prepared by the glycol solvothermal method using FeCl3-6H2O and NH4Ac as reactants.
以FeCl3-6H2O和NH4Ac为反应物,乙二醇为溶剂热介质,制备了Fe3O4空心结构微球。
3.
In this dissertation, valuable explorations have been carded out onthe synthesis of highly active TiO_2 photocatalysts, the immobilization of TiO_2nanoparticles, the facile preparation of one-dimensional TiO_2 hollow structures andNa-free anatase TiO_2 films with highly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本论文针对TiO_2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重点在高活性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纳米TiO_2粒子光催化剂的固载、一维TiO_2空心结构和高活性无钠TiO_2薄膜的简易合成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二章,为了制备高活性纳米TiO_2光催化剂,发展了大比表面积锐钛矿TiO_2纳米光催化剂的制备新技术。
5)  space structure
空间结构
1.
Emendation upon spectrum method for space structures with dense mode distribution;
密集振型分布特征空间结构反应谱法修正研究
2.
Study on leisure image space structure of Wuhan city;
武汉市休闲意象空间结构研究
3.
Quick modeling method development for polyhedron-based space structures;
多面体模型的新型空间结构快速建模方法研究
6)  space-time structure
时空结构
1.
The metallogenic space-time structure of copper-polymetallic deposits in the southern segment of Da Hinggan Mountains,China;
大兴安岭南段铜多金属矿成矿时空结构
2.
The Research on Space-Time Structure and Social Control of Hiv Epidemic in Yunnan Province;
云南艾滋病流行的时空结构及社会控制研究
3.
Philosophers and physicists have made a penetrating analysis about the space-time structure.
本文从时空与物质辨证统一的观点, 在“一切物质均以引力(斥力)作用和电磁力作用为根本的存在形式”这一哲学假定之下, 找出了这个哲学假定所对应的数学规律, 从数学规律的探索中初步讨论了时空结构问题, 得到了某些新的结论。
补充资料:听觉空间定位
      听觉器官对声源空间位置的判断。它主要依赖于双耳听觉,即对来自两耳信息的比较。在某些情况下,借助于头的转动,或利用一耳也可以相当精确地判断出声源的位置。
  
  声波具有绕射和反射的特性,而人的两耳又对称在头的两侧。当声源位于头的一侧时,对于低频声来说,声波绕射到较远一侧耳时会有所延迟,两耳间的声学距离大约为23厘米,这相当于大约690毫微秒的时差。对于高频声来说,由于声波的反射,位于声影内的对侧耳,其强度将会有很大的衰减,由此而造成的两耳的强度差可达20分贝。因此,某一声音到达两耳时在时间和强度上的对比,成了判断声源空间位置的两个主要线索。
  
  声波达到两耳的时间上的差异,将会造成声波到达两耳时,相位上的差别。如果某一声音的波长或半波长正好等于两耳间的声学距离时,其波形在两耳间将会有360°或180°的相位差,这时,以相位作为声源定位的线索将遭到破坏。因此1500赫是两耳能作相位比较的最高频率。实验证明,超过1500赫的声波的空间定位主要以强度为线索,低于这个频率时则以时间或相位的线索为主,在对接近1500赫的声音定位时则容易发生混淆。当声源到两耳的距离相等时,也容易出现定位上的混淆。这时,如果转动一下头部就可造成声源到两耳距离的差异,这样就可克服判断声源方位上的困难。
  
  近年来有关时间和强度互换的一些实验使人们想到,声源定位可能至少存在两种中枢机制:一种是在整个可听声范围内对两耳时间和强度差起作用的机制,它主要产生强度映象;另一种主要是对1500赫以下的声波在两耳间产生的时差发挥作用的机制。这双重机制近年已为神经生理学所证实,如听神经纤维对声波特定相位的锁相反应,以及两耳时差和强度差所出现的平均潜伏期对神经反应发生影响的事实等。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上述各种线索并不孤立的,加之对周围环境的理解以及视觉和动觉等的帮助,人们对声源的方位就能作出精确的判断。
  
  声源的深度或距离知觉,也象声源的定位知觉一样,主要依赖于声音的强度、频谱的变化、波阵面的弯曲、反射声,特别是对声源以及环境的熟悉程度等因素。一般说来,声音的距离知觉不像声源的定位那样精确。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