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战争前的
1)  antewar [,ænti'wɔ:]
战争前的
2)  antebellum adj.
战前的;南北战争前的
3)  This is an antecedent of the war.
这是战争的前因。
4)  the eve of war
战争前夕
5)  before the Opium War
鸦片战争前
1.
The "Silver Outflow Penonmenon" is already obvious before the Opium War in China.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白银外流现象已经较为明显。
6)  Pre-Sino-Japan-War on the Yellow Sea
甲午战争前
补充资料:明清(鸦片战争前)体育(ming qing
      明清(1368~1911)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两个封建朝代,也是封建经济高度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并走向衰败的时期。明初所采取的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镇的繁荣。清代初期封建经济又有恢复和发展。从明初到清中叶,体育活动如武术、摔跤、冰嬉、围棋、导引等较活跃,有的还有发展。清代中期之后,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日趋衰退,传统的体育活动也逐渐没落。
  
  武术的空前发展与提高 明清农民起义连绵不断,特别是明代多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彻底冲破了不许民间练习枪棒的禁令,出现了武艺大发展大提高的盛况。随着民间武艺的广泛开展,其健身、娱乐的作用日益明显,主要用于军事作战技术的武艺,分化出一个专门的运动形式──武术。从武艺演进到作为运动项目的武术,经历了极为漫长的岁月,到明代才基本完成。武术运动在技术上的重要标志,是从"着着必须临阵实用"的局限性超脱出来,即保留攻防、技击的内涵不变;编成有利于全面身体锻炼、连贯而紧密的套路;兼顾引人入胜的优美形态。三者兼备,缺一不可。
  
  嵩山少林寺僧普遍练武并以武功见长,是明清武术高度发展的典型事例之一。明正德年间(1506~1521),少林寺已"以搏名天下"( 曹秉仁《宁波府志》)。 嘉靖三十二年(1553),少林僧众参加了江南御倭之战,"骁勇雄杰",数年间屡立战功(张鼐《吴淞甲乙倭变志》卷下)。可见少林武术具有实战之效。另一方面,少林寺僧常以精彩的武术表演接待香客和游人,明王士祯《嵩游记》说:寺僧四百余,"各习武,武艺俱绝",表演时"拳棍搏击如飞",有"为猴击者,盘旋踔跃,宛然一猴也"。表明少林武术还具有形象生动富于观赏价值的套路。少林寺至今尚存明天启年间(1621~1627)所树"少林观武"碑一座,刻有"暂息招提试武僧,金戈铁棒技层层"的诗句,为该寺亦以武术表演见长的物证。清统治者虽禁民间习武,但少林僧仍暗地习练不辍,如道光八年(1828)清廷大员麟庆至少林,经其再三要求,寺僧方作"校拳"表演(图1),他看后认为"熊经鸟伸,果然矫捷"(麟庆《鸿雪因缘图记》)。由于少林武术影响较大,逐渐形成著名的"少林派"。
  
  武术发展至明代,其体系已渐形成:①建立了有特定内容的武术系统。对形形色色的拳械之术,综合归并,并统称为十八般武艺。于十八般大类中,又按其不同特点划分种属,如对当时流传的各种枪法归纳为"十七家枪"。 明代武术从拳法的不同内容与风格形成" 内家"和"外家"(即武当和少林)两大流派。清初学者黄宗羲在他写的《王征南墓志铭》中说:"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至今广泛流传之太极拳即为内家拳有代表性之优秀拳种。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技术结构。拳械之术由各种招势形成完整的套路并定名,多完成于明代,如精通武术的军事家俞大猷所著《剑经》中的招势。在戚继光《纪效新书·拳经捷要》中,记载了拳法32势,同一书《剑经》中有棍法14势,均为常用之招势。在王介祺《十三刀法》中,记载了"劈、打、磕、扎、搧、撩、提、托、老、嫩、迟、急、等"诸法,均为刀术的基本动作。由各种基本动作组成不同"招势",再由若干招势间以腾跃、旋转、进退,编排出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套路,此种完整的技术结构,形成了武术运动的重要特征。③总结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历史上长期的实践经验,为明清的武术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此一时期已总结出练习武术应由拳法入门的原理,并强调套路演习的重要性。如晚明武术家程冲斗在《单刀法选》中说:"以前刀法,着着皆是临敌实用,苟不以成路刀势演习精熟,则持刀运用,进退跳跃环转之法不尽,虽云着着实用,犹恐临敌掣肘, 故列成套路刀法一图......以便演习者观览。"程氏所著《少林棍法阐宗》中也绘有棍法线路图(图2),实为武术套路图之首创(见程宗猷)。这一时期武术理论上的另一特色,是开始将拳械技术要领编成歌诀,既有利于把握技术关键,又便于记诵。如《纪效新书·剑经》俞公棍法歌诀谓:"阴阳要转,两手要直;前脚(腿)要曲,后脚(腿)要直;一打一揭,遍身着力;步步前进,天下无敌。"④创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明末武术家石敬岩训练枪法时,先教"一戳一革 "的基本技术;" 戳革既熟,然后教以连环,......既熟既精,然后教以破法"(吴殳《手臂录》附卷上)。戚继光亦总结了武艺训练的若干法则,《纪效新书·赏罚》中记载了全面身体训练和从难从严的要求,还注意到根据士兵的不同体型和年龄等条件,分配使用不同的兵器。
  
  骑射的延续和狩猎的复兴 骑射之术,在明清的军营和学校中,仍然受到重视。洪武六年(1373)的《教练军士律》规定:"骑卒必善驰射、枪、刀;步兵必善弓弩、枪"(《明史·兵志》)。科举考试中,骑射亦列为主要科目, 就连文科也包括骑射在内, 如洪武三年(1370)的乡试,初试四书经义和策论,合格者于10天后"复以五事试之:曰骑、射、书、算、律。骑观其驰驱便捷,射观其中之多寡,......"(《明实录》)。因此,不仅军中将士娴习骑射,儒生文臣中善于骑射的也屡见不鲜。明代民间骑射也有广泛的开展,正德年间农民起义的刘六、刘七"胆力弓矢绝伦";而明末农民军领袖李自成尤"善骑射"。他们领导的农民军士兵大都精通骑马射箭。
  
  清初除军中强调骑射外,并令八旗子弟以骑射为本务,不得荒疏。"士子应试,必先试其骑射,合式方准入闱"(《清文献通考·选举考》)。以射箭为交游娱乐的现象,清代有突出表现。"士大夫家居,亦以习射为娱,家有射圃,良朋三五,约期为会"。这种娱乐的射法很多,如"射鹄子",其中又分"射羊眼"、"射花篮"以及"射绸"、"射香火"等( 徐珂《 清稗类抄·技勇类》)。由于纨袴子弟以射箭为赌博,赌箭场也应运而生。
  
  努尔哈赤及其子皇太极在关外时,效法古制,通过"狩猎",演习行军作战。经清圣祖玄烨提倡,并定"秋狝"之制,选择蒙古翁牛特旗作为围场基地。清高宗弘历对狩猎也很重视,乾隆六年(1741)谕诸王大臣曰:"夫行围出猎,既以操演技艺,练习劳苦,尤足以奋发人之志气"(《清文献通考·王礼考》)。明确提出了狩猎具有军事演习和体育锻炼的双重意义。
  
  传统球戏由盛而衰的变化 古代各项传统球戏,至明代仍有所发展?C鞔餍械那蛳?,主要有"踢鞠","蹴球"、"打球"。打球又分为"击球"、"捶丸"两种。
  
  踢鞠 有各种"单个解数"与"成套解数"。游戏时一般为 1~10人,以2~3人的轮踢最为常见。此种球戏不设球门, 1人杂踢名"厮弄"(或滚弄), 2人对踢名"白打",3人轮踢名" 小官场 ",4人同踢名"下火",5人同踢名"小出尖",6人同踢名"大出尖",7人同踢名"落花流水",8人同踢名"凉伞儿",9人同踢名"踢花心",10人同踢名"全场"(见汪云程《蹴鞠图谱》)。明代宫廷中常行踢鞠之戏。《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朱瞻基观看踢鞠的场面(图3、4)。宫中嫔妃们当时也爱好踢球,并有"齐云社"的组织。女子踢鞠,在民间也已流行。洪武间,民间女子彭秀云善踢鞠,她"挟是技游江海",被誉为"女流清芬"(陈继儒《太平清话》)。明人咏妇女踢鞠的诗词不少,如袁华《和铁崖先生踢鞠篇》、李渔《美人千态词》等,均有女子踢鞠的描述。文人也常以踢鞠为乐,如王圻《三才图会》、汪云程《蹴鞠图谱》中均有儒生踢鞠的形象(图5)。明清时期的一些瓷器上,也留下儿童们踢鞠的情景。
  
  蹴球 与"踢鞠"近似,所不同者是设有球门并分队比赛,规则方法备载于汪云程《蹴鞠图谱》中:"初起,球头用脚踢起与骁色,骁色挟住至球头右手,顿在球头膝上,用膝筑起,一筑过。不过,撞在网上攧下来,守网人踢住与骁色,骁色复挟住,仍前去顿在球头膝上,筑过。左右军同。或赛二筹,或赛三筹,......。"
  
  捶丸 到明代依然流行。明人周履靖《丸经》跋谓:"予壮游都邑间,好事者多尚捶丸",反映了城市中爱好捶丸的风尚。宫廷中亦有此戏。
  
  击球 明代仍有击球、射柳之举。成祖朱棣常至东苑阅视击球、射柳,参加者为宗室子弟和文武官员,四夷朝使、在京耆老也到场陪观,每于端阳节和重九举行,成为制度(《续文献通考·乐考》)。民间的盛大节目中也有击球、射柳活动,如吴宽《匏翁家藏集》中有诗云:"京师胜日称燕九,少年尽向城西走,白云观前作大会,射箭击球人马蹂。"可见当时青少年对观看击球的浓厚兴趣。至于"拍球"、"踢石球"等非正式球戏,遍及城乡各地,在妇孺中尤为流行。
  
  到了清代,由于满族习俗尚骑射,善溜冰,喜摔跤,从而取代了各种球戏。除拍球、踢石球尚在民间流行外,一些大型球戏逐渐衰落。
  
  摔跤、冰嬉空前活跃 摔跤和冰嬉至清代列为军事训练科目,并有专掌其事的相应机构和人员,使这两项传统体育项目获得空前发展。
  
  摔跤 宋、元时期的相扑之风对明代有一定影响。明万历间刊行的《万法全书》中已绘有"柔术"图形。浙江人陈元赟通少林拳法,于1638年东渡,曾助日人创柔道,为日本"柔道发达史上亦不可忽视之人"(胡锡年译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这时期,相扑仍在南方各地流行,并常于节日中演出。明人张岱《陶庵梦忆》"扬州清明"条谓该地清明节时,杂戏纷呈,其中有"浪子相扑"。
  
  清代摔跤活动得到空前发展。军中设有"善扑营",人员是从"八旗精练"勇士中选出,其任务为"凡大燕享皆呈其伎";" 与藩部之角抵者较优劣 "(《清稗类抄·技勇类》)。蒙古王公贝勒朝见清帝时,常举行满、蒙摔跤力士的竞技,并有赏赐(图6)。清代的摔跤, 有"官跤"、"私跤"之分,"善扑营"和"八旗"的摔跤活动属于官跤;民间的摔跤活动属于私跤。私跤又有用以健身娱乐和藉以谋生者两类,后者除2人对抗形式外,还有一种"跤人子",即1人负两偶人作互抱之势,模拟2人摔跤的表演,即宋代之" 乔相扑"一类。这个项目至今仍出现于杂技表演中。
  
  冰嬉 冰嬉原为北方各地传统的冬季活动。据刘若愚《明宫史》记载,德阳门外的河流"至冬冰冻时,可拉拖床,......一人在前引绳,可拉三四人,行冰上如飞"。又《燕京岁时记》转引《倚晴阁杂抄》记载:"闻明时积水潭尝有好事者联十余床",作冰上娱乐活动,可见明代的冰嬉中,以冰床活动较为流行。
  
  满族聚居关外时,早有冰嬉习俗,并有擅长溜冰的军队。天命年间(1616~1626),努尔哈赤的将官费古烈,"所部兵皆着乌喇滑子,善冰行......一日夜行七百里"(《清语择抄》)。清人入主中原后,每年"于太液池冬月表演冰嬉, 以简武事而修国俗"(《日下旧闻考》)。故宫博物院藏有乾隆时期的《冰嬉图》(图7),绘有各种冰嬉的形象,如花样滑冰、射天球、冰上舞幡......等等。
  
  冰球 清代已有冰球竞赛,"每队数十人,各有统领、分伍而立,以皮作球,掷于空中,俟其将堕,群起而争之,以得者为胜;或此队之人将得,则彼队之人蹴之令远,喧笑驰逐,以便捷勇敢为能"(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又有一种从高3、4丈的"冰山"上下滑的活动。名为"打滑挞","乃使勇健兵士,着带毛猪皮履,其滑更甚,自其巅挺立而下,以到地不仆者为胜"(《清稗类抄·技勇类》)。滑速竞赛也是一个主要项目,"冰上滑擦者,所著之履皆有铁齿,滑行冰上,如星驰电掣, 争先夺标取胜"(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以上多为当时军中的冰上项目。
  
  冰上杂戏 清代民间的冰嬉活动亦颇为普遍,与军中项目大致相同。另有一种"冰上杂戏",即将杂戏移在冰上进行,如舞狮、龙灯、彩船、飞叉、弹弓等,表演者均着冰鞋,滑行中作各种杂戏表演,颇受群众欢迎。
  
  导引的继承和发展 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导引,传至明清,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又有创新和发展。有关导引的著述增多,并广泛采用绘图说明,以利传播。此一时期,还对前代的导引著述进行了整理、校订工作。如梁代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中所记东汉华佗创编的五禽戏,只有关于肢体动作的叙述,缺少行气方法的记载,在明人有关"五禽戏"的著述中,就增补了行气的内容。周履靖《赤凤髓》所载"五禽戏", 其中提到"闭气"、"放气"、"吞气"等,突出了行气的要求。宋代的八段锦,仅有"武八段"的记载,明高濂《遵生八笺》与王圻《三才图会》中始有"文八段"的图文记述(图8)。宋人陈希夷创编的" 十二月坐功",具体方法也是到明代才有记载的, 《三才图会·人事卷》载有图文,与《遵生八笺》中"十二月坐功"相同,但称之为"二十四气修真图"。晚明以前,有关导引著述的插图,练功人均为道装,所谓"灵剑子导引"、"逍遥子导引"等所冠人名亦为道家;《三才图会》中的导引图又有"修真"二字。充分说明导引与道家的密切关系。
  
  明天启四年(1624)易筋经的出现,标志着导引发展史上的一个新阶段。据目前所见史料,《易筋经》创始于明代。"达摩创传"之说实为清人之附会。清道光间(1821~1850)来章氏《易筋经》中的"十二势"(图9)和据称于咸丰甲寅(1854)得自少林寺藏书的《内功图》中"易筋经十二势"图,均为僧人形象。特别是王祖源《内功图说》中"十二段锦"("八段锦"的变式)图,只是将练功者的道装改为僧服,表明释门导引与道家导引有着渊源关系。
  
  导引术为释门研习后,有明显的发展变化,如《易筋经》中提出了"内壮神勇"和"外壮神勇"之说,并谓:"内壮既熟,骨力坚凝"才可以习练"外功"。外功有八法:" 曰举、 曰提、曰推、曰拉、曰揪、曰按、曰抓、曰坠,依此八法,日行三次,久久成功,则力充周身矣。"在以前的导引主要练"内功"的基础上,增加了"外功";亦即在"行气"的基础上,增加了"力"的练习。原来多为文人实行的导引,从此也为武术家所研习了。当时江南有名的武技家甘凤池善导引术,并曾用气功为人治病(《清史稿·甘凤池传》),即为一例。
  
  围棋活动的又一高峰 继魏晋南北朝、隋唐之后,明清时期出现了中国围棋史上第 3个高峰。明初的相子先,"知诗工画,尤精于弈,洪武中,(应)召至京,燕王与对弈,所赐有龙凤弈具"(《青浦县志》)。永乐初,相子先和楼得达同被驿召至京, 成祖朱棣" 命二人对弈......得达弈屡胜......遂命吏部给冠带" (《宁波府志》)。弘治间,"九成以棋游京师,一时棋士对局皆屈焉",孝宗朱佑樘召九成试之,"果压流辈",乃誉为"国手","命官鸿胪,序班供御"《宁波府志》。
  
  这一时期,妇女中也不乏弈棋能手,如永乐中,唐理"家有竹素园,楸枰满座,诸妾臧获无不能之"(《无锡县志》)。
  
  由于弈棋的广泛开展和棋艺的不断提高,还形成了弈棋流派,如"永嘉派"、"新安派"、"京师派"等。明代除称弈棋名手为"国手"、"国工"外,并已使用过"冠军"的称号(冯元仲《弈旦评》)。
  
  清代的围棋活动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新的高潮。清初的周懒予最有名,幼时,常观伯父周慕松弈棋,已解攻守应变之法。少年即达国手水平,常与明末第1名手过柏龄对弈,多能取胜(徐星友《兼山堂弈谱》)。康熙间,名手辈出,棋风更盛。当时有"棋圣"之称的仪征人黄龙士,自幼成名,与前辈盛大有对弈,战而胜之。龙士棋艺高超,能自出新意,穷极变化,著有《弈话》。当时对弈常以10局评定高下,并录成棋谱,广为传阅。
  
  象棋 在民间更为普遍,清人所写的《象棋歌》中谓:"市夫牧童靡不能",反映出连一般市民和牧童都会下象棋。流传至今的象棋谱如《桔中秘》、《象棋百局》,《适情雅趣》等,皆为近几百年间有关象棋的重要作品。
  
  杂伎、舞蹈的发展 明清的杂伎、舞蹈,流行甚为广泛。明初在大的宴会、庆典中常有"百戏"演出,其中有"觔斗、队舞"及"呈艺于马上"的"走獬"。清代宫廷宴会时,"散乐百戏"的演出,包括"寻橦、高絙、承盌、转碟、跳丸、胡旋"等项。 并谓"诸蕃乐伎并陈",即将各族流行的"散乐",列于殿廷,隶于乐府,............亦所以示覆畴之广也"(《清文献通考·乐考》)。表明了使体育为政治服务的意图。
  
  民间杂伎活动,在明代亦很活跃。如有些地方每年有演"目莲戏"的习俗,结合戏中情节,有"度索舞絙、翻桌翻梯、觔斗、蜻蜓、蹬坛蹬臼、跳索跳圈、窜火窜剑"等杂伎表演(张岱《陶庵梦忆》"目莲戏"条),反映了杂伎、舞蹈与戏曲结合表演的情况。北方除经常性的杂伎演出外,上元"灯市"和清明节,均有杂戏表演,有筒子、倒喇、扒竿、蹬梯、马弹解数、队舞、细舞等项(刘侗《帝京景物略》"灯市"、"高梁桥"条)。明代图画中常见杂伎表演的形象,如《三才图会·人事卷》中即有杂伎图多幅(图10、11)。
  
  到了清代,民间杂伎活动有进一步的开展。除城乡各地经常有借以谋生的"杂耍把戏"演出外,集市、庙会和节日中常有杂伎演出,有的表演者是业余的。有的表演不设舞台,边走、边演,故名"走会"。因武伎节目居多,又名"武会"。 常见的项目有钢叉、 五虎棍、少林棍、 白蜡杆、扛子、 蹬石担载人、舞狮、弄幡等(《北平风俗类征》下册)。此外尚有杂戏与舞蹈相结合的节目,如旱船、高跷、莲箫、腰鼓、秧歌等(《北京走会图》)。这类项目,也是民间体育活动。
  
  明清时期全面继承了古代传统体育活动,除个别项目如球戏自清代起明显衰落外,多数项目如武术、摔跤、冰嬉、围棋、导引等均有发展与提高;杂伎、舞蹈至近代虽愈益成为独立的文艺项目,但与体育仍然存在内容上的交叉与密切联系。清嘉庆以后,随着清王朝的日益腐败,中国的体育也逐渐衰落。纵观历史,明清两代仍不失为中国古代民间体育的最盛时期。 (见彩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