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巴突克舞
1)  batuque
巴突克舞
2)  Vistas of the Baroque Stage
巴洛克舞台"深景"
3)  Barkhausen discontinuity
巴克好森突变
4)  Charger [英]['tʃɑ:dʒə(r)]  [美]['tʃɑrdʒɚ]
突击者 巴西克莱斯勒
5)  Bayu Dance
巴渝舞
1.
Mount Wudang: the Original Place of "Bayu Dance";
武当山——“巴渝舞”之源
2.
The Zhuzhi verse originally came from ancient Bayu dances and folk Zhuzhi songs.
竹枝词源于古代巴人之巴渝舞和民间的竹枝歌,后经文人墨客传播发展为一枝中国古代诗歌奇葩,历代相传并进一步发展。
6)  Bashan dance
巴山舞
1.
Research on the Launch of Ethnic Fitness Dance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ake the Tujia "Bashan dance" in Changyang of Hubei as an Example
关于民族健身舞开展情况与可持续发展的调查——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巴山舞”为例
2.
Investigating and Studying the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ashan Dance
关于“巴山舞”的继承推广与发展的调查研究
3.
"Bashan dance" has brought the turning point for it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跳丧"具有许多优良的民族特色,但流传千百年的禁忌使它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而"跳丧"向"巴山舞"的成功转变给它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契机。
补充资料:巴洛克教堂

中文名称: 菲律宾的巴洛克教堂

英文名称: baroque churches of philippines

国家: 菲律宾

所属洲: 亚洲

编号: 341-002

相关联接:[[1]]

1993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这些教堂位于马尼拉、圣玛丽亚、帕瓦伊以及米亚高,其中最早的圣奥古斯丁教堂是由西班牙人在十六世纪晚期建造的,结构独特,举世无双。这些融合了欧洲巴洛克风格的建筑是由中国工匠和菲律宾工匠共同建造的。

简介:

菲律宾的巴洛克式教堂群位于菲律宾吕宋岛的巴奥艾、圣玛利亚、马尼拉以及班乃岛的米亚高等地。其中以圣奥古斯丁教堂、奴爱斯特拉·塞纳拉·台·拉·阿斯姆史奥教堂、比略奴爱巴教堂最为著名。这些教堂是从16世纪开始出现的,是西班牙及墨西哥殖民者所建,大体顺延了巴洛克建筑风格,使用了大量的装饰。教堂结构以西班牙教堂为样板,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做了改动。采用长方形平面,既无侧廊又无交叉廊的结构。这种设计加上坚固的备用墙壁、天棚低矮的回廊,成为菲律宾基督教堂的特征。

圣奥古斯丁天主教堂是菲律宾最古老的石造建筑之一。它始建于1571年。初建时用的材料是易燃材料竹子、泥巴及椰树叶子,所以1574年和1583年曾发生过两次火灾。1599年重建,1661年竣工,大殿长60米,宽15米,用珊瑚和砖修筑的墙壁厚1.7米,墙垣、天花板和地面部是大理石材料,天花板的石块上雕刻有各种各样的花草,雕刻技艺高超,非常逼真。备用墙壁高出外壁5米,顶部筑有小塔。教堂内装饰有大量雕刻和绘画和一些精细的木雕装饰,且有防震设施。后来,这里还修建了以珊瑚为材料的钟塔。

吕宋岛南伊罗戈省圣玛利亚有著名的奴爱斯特拉·塞纳拉·台拉·阿斯姆史奥教堂。教堂建于1810年,因传说此地发现了圣母玛利亚雕像,人们认为圣母有在这座山丘上建一座天主教堂的愿望,有此征兆,故而建。教堂正面两侧有圆塔。墙壁砌有花和叶的图案。教堂的钟塔为八角形平面的4层建筑,近似中国的佛塔。

米亚高位于班乃岛南部港口城市伊洛伊洛以西约40千米处,比略奴爱巴教堂就坐落在此地,教堂竣工于1809年,两侧矗立着两座钟塔,钟塔上方用棕榈等热带植物作为装饰品。这座教堂并非仅仅是教堂,还是一座矮而坚实的防守堡垒,在战争中这座教堂曾起到防御要地的作用。

菲律宾的巴洛克式教堂群是东方基督教文化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的建筑杰作。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