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道德上
1)  morally [英]['mɔrəli]  [美]['mɔrəlɪ]
道德上
2)  moral metaphysical theory
道德形上
3)  moral meta physics
道德形而上
4)  moral metaphysics
道德形上学
1.
Modernity and Mou Zongsan s Moral Metaphysics;
现代性和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
2.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ous moral metaphysics and Heideggers fundamental ontology lies in their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ject.
作者认为牟氏对海德格尔的哲学做了不适当的存在主义的诠释 ,牟宗三道德形上学与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的根本差别在于两人对主体理解的差异 ,前者要彰现的是一无限的主体 ,而后者开出的则是一有限的主
3.
Basing on achieving mastery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subject, he melts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to oneness, the constructs his strict and huge system of “Moral metaphysics.
在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牟宗三致力于发掘传统文化之精义,吸收西方文化特别是康德哲学之精髓,在会通之基础上,将中西文化融为一炉,建构了其严整而庞大的道德形上学体系,本文即是对牟宗三道德形上学进行的相关研究。
5)  morament
道德上痴呆
6)  To corrupt morally.
道德上腐败
补充资料:《道德形而上学探本》
      德国哲学家I.康德的系统的伦理学著作。又译《道德形而上学基础》、《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成书于1785年。该书是康德另一部伦理学著作《实践理性批判》的准备和纲要。全书分为3章,论述了善良意志、绝对命令、人是目的和意志自律等思想。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发了纯粹理性主义的自律伦理学说。书中认为道德上的善恶和行为标准是超经验的,人作为有理性者自我立法,道德律纯粹出于义务,与任何利益无关。所谓"道德形而上学",是研究道德的超经验的、纯粹的普遍形式,即绝对命令。该书对西方后世伦理学的发展影响很大,问世后的200年间,先后被译成英、法、俄、日等多种文字。 中国于 1937年第一次由唐钺根据1911年英译本转译为中文。1957年和1959年商务印书馆两次再版。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