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尼日尔人
1)  Nigerien [ni:'ʒɛəriən]
尼日尔人
2)  Niger [英]['naidʒə]  [美]['naɪdʒɚ]
尼日尔
3)  ne Niger
尼日尔(域名)
4)  history of Niger
尼日尔历史
5)  Niger, cinema in
尼日尔电影
6)  teuton [英]['tju:tən]  [美]['tjutən]
日尔曼人
补充资料:尼日尔
尼日尔
Niger

   非洲中西部、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内陆国家。全称尼日尔共和国。面积118.64万平方千米。人口850万(1993)。豪萨人占56%,哲尔马-桑海人占22%,图阿雷格人占8%,富拉尼人占10%。官方语言为法语,通用豪萨语。 85%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或基督教。首都尼亚美。
   
   

尼日尔国旗 国徽


   
   

首都尼亚美鸟瞰


   
    地理 东邻乍得,西毗马里、布基纳法索,南界贝宁 、尼日利亚,北与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接壤。全国大部分地区属撒哈拉沙漠,地势北高南低。东南部乍得湖盆地和西南部尼日尔河盆地地势较低平,为农业区;中部多高原,为游牧区;东北部为沙漠区,占全国面积60%。格雷本山海拔1997米,为全国最高点。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
   
   

地图:尼日尔


    历史 尼日尔历史上未出现过统一的王国。中世纪时国境东部和中西部曾为博尔努王国和桑海王国的一部分。从1891年开始,法国人同一些部落酋长签订保护条约,继之以武力在各地建立军事领地,1921年占领全境,1922年正式宣布尼日尔为其殖民地。1958年12月,尼日尔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1960年8月13日宣布独立。

    政治 1989年通过的宪法,1990年宣布修改,并于1992年12月再次经公民投票通过。宪法规定:实行多党制。总统由直尼日尔国旗国徽接普选产生,任期5年,可连任两届。总统有权解散议会,任命总理。总统M.乌斯马纳,1993年3月当选。1993年4月组成的政府,总理为M.伊素夫。1996年1月27日,武装部队成立民族拯救委员会,把乌斯马纳赶下台,宣布紧急状态,解散政府和议会。
   尼日尔主要政党有:①全国发展社会运动-纳萨拉,1991年成立。②尼日尔社会和民主同盟-拉哈马,1991年成立。③尼日尔争取民主和社会主义党-塔雷亚,1991年成立。
    经济  尼日尔以农牧业为主,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1986年开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支持尼实行经济结构调整,重点是:国营企业私有化、贸易自由化、放开物价和进出口贸易;鼓励竞争,促进私人经济发展;实行严格的紧缩政策 。 但尼日尔经济窘况未能扭转,财政危机愈趋严重,经济处于停滞状态。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按市场价计算)6800亿非洲法郎。货币单位:非洲法郎,汇率为570.9非洲法郎兑1美元(1994年3月)。
   尼日尔的自然资源,已探明铀储量20万吨,居世界第五位。煤蕴藏量600万吨。还有磷酸盐、 铁、 石膏、石油等。工业基础薄弱。工业部门有电力、纺织、采矿、农牧业产品加工、食品、建筑和运输等。全国仅有54家中小型企业,其中亏损者占90%。农牧业为尼日尔主要经济部门,85%以上的居民从事农业。粮食生产很不稳定。畜牧业是尼日尔经济的第二大支柱。旅游业1984年起步。主要旅游点有: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阿加德兹图阿雷格族城和泰内雷沙漠等。最重要的是带动其旅游生意兴旺的一年一度的巴黎—达喀尔汽车拉力赛,赛车要穿过尼日尔的阿尔利特县、阿伊尔高原和塔瓦。
   交通运输不发达。因是内陆国家,进出口物资需经贝宁的科托努、尼日利亚的拉各斯或多哥的洛美等港口。境内无铁路,公路总长9862千米,其中沥青路3553千米,余为土路。尼日尔为非洲航空公司成员,拥有尼亚美和阿加德兹2个国际机场。另有马拉迪、津德尔、塔瓦和迪法4个国内民运机场。主要进口商品为机器设备、粮食、石油制品、汽车和工业消费品。出口主要为铀矿石、牲畜和皮革等。主要进口国为法国,占尼日尔进口一半以上,其次为日本、德国、意大利、英国和荷兰。主要出口国为法国、尼日利亚、西班牙和加拿大等。
    文化教育 1983年以后建立国民义务教育制,大学毕业生先到中学义务任教1年后再分配工作。从1984年开始,对在校学生实行暑假轮流军训制。适龄儿童入学率不足30%。文盲率90%以上。尼日尔主要报刊有:《萨赫勒日报》、《萨赫勒星期日刊》、《哈斯凯》、《共和人士》。尼日尔新闻社成立于1987年,主要接收法新社和泛非通讯社的新闻。萨赫勒之声国家广播电台创建于1958年,除用法语外,还用8种民族语言广播。萨赫勒电视台建于1975年,用法语和6种民族语播出。
    对外关系  尼日尔标榜在相互尊重独立、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基础上同一切国家发展关系;强调和平解决国际争端,重视睦邻友好 ,致力于地区合作和非洲团结、 统一和发展;反对强权政治,反对大国干涉非洲事务;执行“外交为发展服务”的方针,争取各方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援助。
   尼日尔与中国于1974年7月20日建交。1992 年7月30日,因为违背建交诺言,承认台湾,中国中止同尼日尔的外交关系。
   法国为尼日尔前宗主国,两国关系密切。法国是尼日尔最大援助国和贸易伙伴。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