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可签名的
1)  signable [英]['sainəbl]  [美]['saɪnəbḷ]
可签名的
2)  reliable electronic signature
可靠的电子签名
3)  authorized signature
经认可的签名
4)  verifiable ring signature
可验证的环签名
5)  traceable identity-based signature
可追踪的基于ID的签名
1.
Efficient traceable identity-based signature scheme
高效的可追踪的基于ID的签名方案
6)  verifiably encrypted signature
可验证的加密签名
补充资料:电子产品可靠性工程
      研究电子产品可靠性的评价、预测、分析和提高可靠性的技术。电子产品包括电子元件、器件、设备和系统,1970年以后又包括了软件系统。可靠性工程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产品故障时间分布、分布类型和分布参数,从而提出一系列评价产品可靠性特征的指标、计算和试验方法,解决产品在研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各阶段可靠性保证的工程应用问题。可靠性分析和预测是研究设备、系统可靠度和有效度的分析、预测理论和方法,以及应力条件等各种因素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对于电子元件、器件,是应用失效物理学对影响产品失效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这些过程与应力和时间等各种因素的依赖关系,并鉴定证实其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为改进和提高产品可靠性提供依据。
  
  发展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提出可靠性问题。当时,军事装备已大量采用电子产品,但由于产品不可靠,造成重大损失。因此,50年代初人们开始有组织地、系统地研究电子产品的可靠性问题。可靠性技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①调查研究阶段(1950~1957年):这一阶段主要对以电子管为重点的电子元件、器件进行现场数据收集和分析;研究寿命试验方法并成立专门的可靠性组织。②统计试验阶段(1957~1962年):主要研制环境与可靠性试验设备;开展产品统计抽样寿命试验;制订电子产品可靠性标准和可靠性组织、管理规范;建立可靠性数据收集和交换系统。③可靠性物理研究阶段(1962~1968年):这一阶段主要分析元件、器件失效机理;加强可靠性设计与工艺研究,建立高可靠元件、器件生产线;研究加速寿命试验的方法。④可靠性保证阶段(1968~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建立保证产品可靠性的管理制度,形成质量保证系统;建立电子元件、器件可靠性认证制度;发展可靠性试验技术和改进可靠性标准。
  
  产品可靠性  反映产品质量的综合性指标,是产品从出厂开始到工作寿命终结全过程的一种特性。它具有综合性、时间性和统计性的特点,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可靠性是产品在其整个使用寿命周期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包括狭义可靠性和维修性;狭义可靠性是产品在某一规定时间内发生失效的难易程度。广义和狭义可靠性都是从使用角度提出的定性概念,并早已应用于工程实践。在实际需要和可靠性技术发展的条件下,50年代后期,以可靠性特征量表示产品可靠性高低的各种定量指标和方法开始应用于电子工程实践,制定出一系列可靠性标准,作为产品可靠性评价、考核的准则。可靠性特征量及其方法已为电子产品的研制、生产和使用等部门所采用。
  
  用定量指标表示产品可靠性称为可靠度。它是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所谓规定的条件是产品所处的环境条件和使用条件。所谓规定的时间是对产品规定的任何观察时间,包括连续使用、间断使用、储存和一次使用时间。按照产品的不同,时间参数可用周期、次数、里程或其他单位代替。所谓规定功能是规定产品的使命、用途、技术性能指标和失效判据。
  
  对于可修复的产品,不仅有可靠度问题,同时也有发生故障后复原能力和修复速度的问题。与可靠度相应的是产品的维修度,即产品在规定时间内修复的概率。对于可修复产品用可靠度和维修度进行综合评价,就是产品的有效度。产品可靠性可按不同目的和要求采用相应的可靠性定量指标来表示。
  
  ① 瞬时失效率λ(t):产品在t时刻后单位时间内失效产品数相对于t时刻还在工作的产品数的比值,习惯上简称失效率。N为产品总数,n(t)为t时刻失效产品数,即
  
  失效率单位为%/103小时=10-5/小时。对于高可靠产品采用10-9/小时单位,称非特。产品常见典型失效率曲线呈浴盆状,故又称浴盆曲线(图内实线)。
  
  
  ②可靠度R(t):产品寿命T超过某规定时间t的概率,即。
  
  ③不可靠度F(t):产品寿命 T不超过某规定时间t 的概率,也称产品在规定时间内的累计失效概率,即F(t)=P(T≤t)=1-R(t)。
  
  ④失效密度函数f(t):产品在t时刻的单位时间内的失效概率,即。
  
  ⑤平均寿命E(T):产品寿命的平均值,对不可修复的产品是失效前平均时间(MTTF),对可修复产品是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即。
  
  ⑥维修度M(τ):在规定条件下使用的产品,在规定的时间 τ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能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即M(τ)=P(T1<τ)。T1为修复时间,其形态和不可靠度相同。维修度和可靠度的对应关系如表。
  
  
  ⑦有效度A:可维修产品在某时刻t维持其功能的概率。用时间的平均数表示有效度称为时间有效度,如产品发生故障不能工作时间为D,能工作时间为U,则有效度为,即可维修产品在长时间中能工作时间所占的比例。当维修度、可靠度服从指数分布形态时,也可用表示。
  
  可靠性工程的内容  包括可靠性数学、环境工程学、可靠性物理、可靠性和质量管理等,并与多门专业技术密切结合、互相渗透。可靠性工程内容可概括为
  
  
  
  
  发展方向  可靠性技术的发展主要决定于国家质量规划所提出的任务和要求。电子产品可靠性研究的方向是:①复杂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和评价;②高可靠元件、器件的可靠性保证和评价技术;③大规模集成电路可靠性评价和失效分析;④产品可靠性与环境、条件的关系;⑤可靠性数据收集和编制可靠性预计手册;⑥建立可靠性管理系统;⑦软件可靠性。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