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国外代理银行
1)  foreign correspondent
国外代理银行
2)  modern foreign banks
近代外国银行
3)  foreign banks
外国银行
1.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whole theoretic frame about effects of foreign banks entering host countries markets and analyzes direct effects and indirect effects after foreign banks entering host countries market.
针对外国银行进入东道国市场的效应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分析了外国银行进入后的直接效应和潜在效应,实证研究进一步支持了有序开放金融服务和推进外国银行进入本国市场的积极效应大于负面影响的结论,同时,深入分析了外国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效应以及我国在开放金融服务市场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2.
According to China’s commitment to WTO , at the end of 2006, foreign banks has had the same opportunities to step into China market, which presents tremendous effect to the domestic banks of China, positively and negatively.
1979年第一家外国银行机构——日本输出入银行经批准进入北京设立代表处,拉开了外国银行进入我国银行业市场的序幕。
4)  network of foreign corresponding banks
国外代理行网
5)  correspondent of a bank
银行代理行
6)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补充资料:近代外国在华投资
      专指鸦片战争后,外国政府和私人凭借不平等条约取得的特权而投放在中国的资本。主要有企业投资、房地产占有和对中国政府的借款这三种形式。
  
  外国投资的扩张  作为两次鸦片战争结果的《南京条约》(1842)和《北京条约》(1860)奠定了外国在华投资的特权基础。不过,直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前的半个世纪,外国在华投资估计约只合1.2亿美元,主要是开设贸易洋行和银行,其他投资有限。其资金主要来自洋行在东方贸易(尤其是鸦片走私)的利润积累,买办、华商交给洋行的保证金和附股,以及外国银行在中国吸收的存款。
  
  甲午战争后,根据《马关条约》(1895),列强正式取得在华设厂权,随即掀起一个争夺中国铁路权和矿权的浪潮(见帝国主义对中国路矿利权的争夺战)。同时,空前巨额的战争赔款使清政府财政破产,列强竟向清廷贷借大折扣、高利息的借款。于是,战后七八年间外国在华投资增加了五六倍。这时,西方资本主义已逐步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它们在华的投资也具有了资本输出的性质。
  
  进入20世纪,外国托拉斯纷纷来华设立机构,并出现投资公司和银行团组织。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外国在华投资又增长一倍。世界大战和战后几年欧洲列强投资速度减慢,美国、日本投资则大量增加。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经济危机,但在华投资仍有增长。日本占领东北后,大力开发,至1936年投资约合14.5亿美元。1936年,不计东北,在华外国贸易洋行2300余家,银行40余家,工矿企业约850家,连同房地产和借款,再加上日本在东北的投资,共合41.8亿美元。
  
  根据中外学者的研究,估计外国在华投资的变化如下表。该表未计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索取的赔款──庚子赔款,它是当时中国最大的一笔有息负债,1902年结欠6.96亿美元,1914年结欠5.44亿美元,1936年尚结欠1.06亿美元。
  
  
  投资的内容和特点  外国在华投资以直接投资,即外商在华设立企业或开设分公司为主。房地产也属直接投资,主要为外国企业、房地产商和教会占有。从上表可知,1914年直接投资占投资总额的65%,1936年占80%,1941年占90%。抗日战争后,由于巨额的日本在华财产被中国政府没收,间接投资,即借款才占重要地位。
  
  直接投资中又以贸易和与贸易相关的运输、银行、保险等为主,这四项,1914年占企业投资总额的57%,1930年和1936年占64%以上。商业资本是外国在华投资的基本形态。一些大洋行,都是从鸦片、丝茶、纺织品贸易中积累了巨额资本,再投资于航运、保险、房地产、工业等事业。
  
  工矿业和公用事业投资,1914年占企业投资总额的20%,1930年占29%,1936年不计东北占35%。外资工业基本上是轻工业,1936年工业投资中纺织占48%,烟草和食品占26%。日本在东北的投资有所不同,它原也是以贸易和运输为主,1937年以后重工业比重增加。
  
  外资银行是在列强争夺对中国政府的借款中发展起来的,每个帝国主义国家都有在华的中心银行。外国借款分政治借款(包括军事、财政用途)和实业借款(基本上是铁路借款)两种,以前者为主。晚清政府的外债中,政治借款占80%。1911~1936年历年外债结欠额中,政治借款常占60%左右。1937年以后更主要是政治借款了,1948年占88%。这也使得外国大银行具有政治势力,它们控制着中国的财政,以至能左右中国的政局。
  
  铁路借款也不单纯是经济性质,而是攫取铁路权的方式之一。早期列强是自行投资、修筑和经营铁路,以后就借款给中国政府,但保留承办工程、监督财政以至代理经营的权利。
  
  甲午战争后,外国在华投资虽已具有资本输出性质,但其资金仍主要来自中国。这包括在中国发行股票和公司债,利用银行吸收存款和发行钞票,利用军事和政治手段占有中国产业,以及它们在特权基础上的高额利润的积累等。1930年各国在华的直接投资值24亿美元,据估计,截至这一年为止由国外输入的企业资本只有9.4亿美元。借款基本上是在国外募集的,但发行折扣很大,并且,政治借款中有相当部分并未进入中国,而是在国外支付战争赔款和欠款了;铁路借款也大部分是在国外支付器材和工程等费用。1894~1936年实际输进中国的借贷资本不过合7亿美元,同期间中国支付的外债本息在14亿美元以上。
  
  不平衡发展  近代中国是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各国在华投资的数量变化反映了各国势力的消长。英国资本最早侵入中国,1894年它独占外国在华投资的70%以上。甲午战争后是英、德、俄、法四强瓜分中国的局面,在权利斗争中并形成英德和俄法两个对立的同盟。20世纪开始时,四国投资共占外资总额的95%以上,其中英德、俄法又各占约半数?U庵志夂芸毂淮蚱疲?1911年以后形成英、德、俄、法、日、美六国银行团支配中国的局面,1914年的投资中,日美已与俄法抗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俄国退出中国市场,德国投资削减,法国也失掉资本输出能力;支配中国的已不是六强,而是英、日、美三强了。1930年,三国投资共合26.6亿美元,占外资总额的80%。
  
  日本在19世纪还是个资本输入国。它用打败中国获取的赔款改善了国际收支,又打败俄国取得南满的权益,在英、美支持下成为侵华大国。1930年日本投资已居首位,占领东北后,1936年它的投资占全部外资的一半,1941年更占75%,达68亿余美元。抗日战争后,全部日本投资连同德、意在华的属于法西斯的财产都由当时的中国政府没收。
  
  美国很早就参加在华权益的争夺,由于美西战争和国内政治原因进展不大。但20世纪后,它的垄断托拉斯陆续进入中国,并收买别国在华企业为己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美国独霸中国的局面。1948年它占有外资总额的45%,主要是对国民党政府的借款。这还不包括未转作借款的"美援",其数额达67亿美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到1952年,全部外国在华的特权性质的投资均告结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