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编辑/作家/撰稿人
1)  Editor/Writer
编辑/作家/撰稿人
2)  free contributor
自由撰稿人
3)  copymaker
撰稿广告人
4)  a special contributor
特约撰稿人
5)  Book reviewer
书评撰稿人
6)  an editor and concurrently a writer
编辑兼作家
补充资料:编辑
编辑
editor

   使用物质文明设施和手段,组织、采录、收集、整理、纂修、审定各式精神产品,使之传播展示于社会公众的工作和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编辑的古义,是顺其次第,编列简策而成书。编辑二字,即从收集编连简策而来,以后书写材料变化,沿用未改。
   中国的编辑工作出现很早。商代已有文字记录的典册,说明已经有人从事编辑整理简策的工作。实际上,中国的编辑业和中国学术文化一样源远流长,正因为有了精湛的编辑活动,灿烂的学术文化才得以保存和发展。司马迁的《史记》中的十表八书,是编辑工作的结晶。善于叙事且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的《战国策》,是刘向根据《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流行的不同本子,整理校订、精选汇集、确定书名而后编成的。他写的《战国策书录》,就是一份著名的编辑报告。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和他周围的文学之士,编辑了《文选》,写了《文选序》,说明编选的原则和方法,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很有影响。其后,李阳冰为李白编《草堂集》,李汉为韩愈编《昌黎先生集》,刘禹锡编《柳宗元文集》,元稹编《白香山集》,杜牧编《李贺集》,都是出于倾慕和纪念而进行编辑的。司马光精研历史,编成《资治通鉴》,他用了19年的精力,领导一个小而精的编辑部,是可谓专职的编辑。南宋而后及至明代,雕版印刷盛行,商品经济发达,手工业城镇中书市坊铺兴起,出现了受聘于书铺的编辑,明末苏州冯梦龙、吴兴凌闬初等即是代表。真正的近代职业编辑,在清末戊戌维新运动时及其后,才活跃于学术文化界,成为一种自由职业者。他们中间著名的人物有梁启超、谭嗣同、唐才常、樊锥、章太炎、蔡元培、张元济等。
   随着文化活动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除书籍、报纸、期刊、图画等出版物外,还利用声频、视频、符号、图像等提供知识,传播信息,积累文化,交流思想。因此,编辑工作的内涵扩大了。通常编辑又可分为图书编辑、期刊编辑、报纸编辑、广播编辑、电视编辑及电子出版物编辑等。
   编辑一词在现代已发展为多义词。一般又指专业性的工作,如出版社的选题、组稿、审读、加工整理等;非出版机构中,文献资料的整理,编撰工作通报、专业刊物等,也是编辑的工作。有些编辑工作工程浩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许多国家编纂的大型百科全书、辞书和著作总集等。
   根据1986年3月30日颁布的中国《出版专业人员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编辑职务(含美术编辑)设编审、副编审、编辑、助理编辑4种,其中的编辑为中级职务。其他国家的出版机构中,编辑人员粗分为高级编辑、文字编辑及技术编辑。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