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守衡运动
1)  steady motion
守衡运动
2)  wave motion balance
波体运动守衡
3)  conservation of momentum
动量守衡
4)  the conservation of movement
运动守恒
5)  conservative motion
守恒运动
6)  defence player
防守运动员
补充资料:王夫之的物质和运动守恒思想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薑斋,湖南衡阳人,明末清初的哲学家。他曾参加明末反清斗争。1648年举兵衡山,抗击清兵南下。后任南明翰林院庶吉士、行人司行人介子等职。晚年隐居于衡阳石船山,号称船山先生。他的主要著作有:《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通鉴论》、《读四书大全说》、《思问录》等100多种。
  
  在王夫之的时代,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元气说发展到思辨的高峰。这种唯物主义的元气说认为,宇宙天地和世界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气"希微无形,人眼察觉不到,但又充满宇宙太空。元气还处在不停的运动状态之中,它的聚集生成万物,而万物的离散又成为元气。由于元气的运动,由于元气中阴与阳两种属性的矛盾冲突,从而构成了宇宙万物及其运动的多样性。
  
  王夫之以元气说的哲学推测为思想依据,又从生活实践的观察、或有可能从定性的实验观察中得到了物质不生不灭的思想。他讲道:"车薪之火,一烈已尽,而为焰,为烟,为烬。木者仍归木,水者仍归水,土者仍归土,特希微而人不见尔。一甑之炊,湿热之气,蓬蓬勃勃,必有所归;若盦盖严密,则郁而不散。汞见火则飞,不知何往,而究归于地。有形者且然。况其絪缊不可象者乎!未尝有辛勤岁月之积,一旦悉化为乌有,明矣。""傥如散尽无余之说,则此太极浑沦之内,何处为其翕受消归之府乎?又云造化日新而不用其故,则此太虚之内,亦何从得此无尽之储,以终古趋于灭而不匮邪?"(《张子正蒙注·太和篇》)
  
  王夫之在《俟解》中,不仅更详细地叙述了焙烧汞的过程中汞并不被消灭的事例;而且以烧松烟制墨的生产过程(即由烧松木到产生浓烟,又由浓烟制取墨料),来补充物质不灭的例子。
  
  王夫之在关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论述中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永恒运动着的。他说:"虚空即气,气则动者也"(《张子正蒙注·参两篇》)。他认为由于物质元气包含有阴阳两个相异的对立面,因阴阳"交感",元气便产生了无穷无尽的运动变化。他还说:"太虚者,本动者也,动以入动,不息不滞"(《周易外传·系辞下传》第五章)。他反对"废然之静",指出:"静者静动,非不动也"(《思问录·内篇》),表述了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基于这种关系,明确地指出:"有往来而无死生,往者屈也,来者伸也,则有屈伸而无增减,屈者固有其屈以求伸,岂消灭而必无之谓哉!"(《周易外传·系辞下传》第六章)"故曰往来,曰屈伸,曰聚散,曰幽明,而不曰生灭。"(《张子正蒙注·太和篇》)在这里,"往"、"来"、"屈"、"伸"、"聚散"与"幽明",都是古代人关于物质运动形态的看法。王夫之以此说明物质运动只有不同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而没有数量上的增加和减少的思想,当无疑义。
  
  王夫之的著作,除文史外,主要是哲学著作。他的物质和运动守恒思想也是一种思辨性的论述。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