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宜兰攀蜥(新拟)
1)  Japalura luei
宜兰攀蜥(新拟)
2)  Japalura grahami
宜宾攀蜥
3)  Japalura splendida
丽纹攀蜥
1.
Analysis of Pachytene Chromosome Karyotype and Micro-chromosomes of Japalura splendida;
丽纹攀蜥粗线期染色体核型及微小染色体的分析
2.
Studies on Spermary Chromosomes and its Meiosis of Japalura splendida Barbour and Dunn,1919;
丽纹攀蜥精巢染色体和减数分裂研究
4)  Japalura
攀蜥属
1.
During a herpetological trip in western Sichuan Province in August of 2001,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Japalura (Sauria: Agamidae) was found.
作者于2001年8月在四川省汶川县采到攀蜥属(Japalura)动物,经鉴定为攀蜥属一新种,订名为汶川攀蜥Japalura zhaoermiisp。
5)  Japalura zhaoermii
汶川攀蜥
1.
Japalura zhaoermii sp.
作者于2001年8月在四川省汶川县采到攀蜥属(Japalura)动物,经鉴定为攀蜥属一新种,订名为汶川攀蜥Japalura zhaoermiisp。
6)  Japalura and ersoniana
长肢攀蜥
补充资料:宜兰


宜兰

宜兰位于台湾岛东北部,面积2137平方公里,人口46.6万人(2001年底)。宜兰原属台北县管辖,1950年分治设县。下辖1市3镇8乡计12个乡镇市。县治设在宜兰市。兰阳溪横贯东西,将全县分为南北两部分,兰阳溪以北称为“溪北”,辖头城镇、礁溪乡、庄园乡、宜兰市、员山乡等五乡镇市,以宜兰市为中心。兰阳溪以南称为“溪南”,辖罗东镇、苏澳镇、冬山乡、五结乡、三星乡以及南澳与大同两山地乡,以罗东镇为中心。

宜兰古称"蛤仔鸡"(亦有作葛雅兰、蛤仔兰、甲子兰等),原为平埔族Kavalan人居住地,直到清朝才开垦成为城市。

宜兰是个多山的县,山的环抱致使兰阳平原形如畚箕,在东北季风的吹拂下,宜兰尽揽雨水湿气,故人称"竹风兰雨"。宜兰森林茂密,乔木丛林栉比,蕴藏丰富。河川多发源于中央山脉,以兰阳溪(古称宜兰浊水溪)为最大,全长73公里,其下游形成扇状三角形而且肥沃的平原,堪称宜兰的动力之河。

产业方面,农业一向是宜兰的重要产业,主要作物为稻谷。渔业是宜兰另一项重要产业,绵长的海岸线使得南北渔业发达,如大溪、梗枋、南方澳等沿海养殖业或近海渔业特别发达。山林、沼泽、河塘遍布,山鸟与水鸟齐飞,宜兰实为野生鸟类的新天堂乐园。宜兰以山水胜景取胜,北关、太平山、翠峰湖、栖兰、明池、松萝湖、神秘湖、福山植物园最为代表;人文风情则有头城牵罟、二龙村赛舟、本地歌仔戏,还有致力田园乡土体验的头城、北关、香格里拉等休闲农场,以及南澳纯朴的泰雅风情;而规划设计精良的冬山河游憩区、罗东北成运动公园,更是近年台湾公共艺术、建设的里程碑。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