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音乐厅效果
1)  Concert [英]['kɔnsət]  [美]['kɑnsɚt]
音乐厅效果
2)  music effects
音乐效果
3)  odeum [英][əu'di:əm]  [美][o'diəm]
音乐厅
1.
A study on acoustic parameters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with a specified odeum;
音乐厅声学参量测试与评价研究
2.
According to an on-site measurement of the impact of underground rail trains motion vibration on the place where the odeum is to be constructed,it shows that the maximum vibration impact of the underground rail train on the constructing site is 41~48 dB.
现场测量了地铁列车运行振动对拟建音乐厅场址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地铁对该场址的振动影响最大为41~48dB,频谱特性集中在16~63Hz范围内;同时预测了音乐厅建成后,室内受地铁列车运行振动产生的二次空气声影响将达29~30dB(A),将超过预定的25dB控制目标值。
4)  Concert hall
音乐厅
1.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of volume of concert hall with amount of its seats;
音乐厅容积与容座的相关性分析
2.
Subjective preference evaluation of timbre of concert hall
音乐厅音质的主观优选评价
5)  Music hall
音乐厅
1.
With peculiar geographical position,characteristic building model and fine architectural acoustics,some music hall in Xiamen city has made her name from home and abroad.
厦门市某音乐厅以其特有的地理位置、颇具特色的建筑造型以及优良的建筑声学效果蜚声海内外。
2.
The shaping parameters for the music halls ranked as superior and excellence have been known by the acousticians and architects.
虽然对最佳音乐厅的体形参数有比较一致的经验性认识,但实际中大量的多功能音乐厅并不能用最佳音乐厅的体形参数来设计。
3.
The Esplanade Concert Hall in Singapore is the most fascinating music hall in the world for its acoustic control system.
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厅是目前全世界声学规模最大、声学设置最复杂和齐全的音乐厅,并采用混响室来控制音乐厅自然混响。
6)  concert hall acoustics
音乐厅音质
补充资料:音乐厅
音乐厅
concert hall

   供音乐演出用的公共建筑。
    发展概况 18~19世纪,欧洲音乐艺术繁荣,音乐厅随之出现。最初的音乐厅脱胎于宫廷大厅,规模不大。19世纪下半叶,欧洲已建成一些容量较大的音乐厅,如奥地利的维也纳大音乐厅,有1680个座位,厅的平面,形似鞋盒,被称为鞋盒形音乐厅,端部乐队演奏台和听众席处于同一个空间中,音响效果好,至今仍被誉为典范。19世纪末叶,美国物理学家W.C.赛宾首创混响理论。以他为声学顾问于1900年建成的波士顿交响乐大厅平面也是鞋盒形,有2631个座位,其近次反射声与直达声之间的延迟时间为15~7毫秒  ,坐满听众时500~1000周频率的混响时间为1.8秒  ,平均低音比为1.17,音质甚佳。
   
   

中国北京音乐厅

中国北京音乐厅


   
   20世纪50年代以前  ,音乐厅平面多为扇形。由于听众席面积大,吸音偏多,混响不足,演出交响乐的音响效果不如19世纪鞋盒形音乐厅  。1963年建成的柏林爱乐音乐厅,有2218个座位。平面近似不规则的八角形,首次采用在演奏台两侧和后方布置近1/3座位的形式,缩短了最后一排听众和乐队间的距离。后来不少音乐厅都采用这种座席环绕演奏台布置的形式。
   60年代以后,有的建筑师提倡建筑多功能大厅,即采用先进设备来改变厅内的体量,调整混响时间,以适应音乐、歌舞、话剧等多种演出的需要。美国休斯顿的杰西·琼斯大厅,第一次采用了由六角形小块组成的可升降顶棚,它的中频混响时间的可调范围在1.85~1.45秒之间。伯明翰-杰斐逊中心音乐厅(1976)的中频混响时间可调范围可由2秒降至1秒。这是音乐厅设计的一种新趋势。可调混响、可调体量、可调反射面的应用,为获得良好的音响效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国际上露天音乐场也很普遍,其中相当一部分加了网架钢结构顶盖而成为半露天的音乐厅。美国芝加哥附近的波帕拉·克里克音乐厅在顶棚下可坐7000多人,棚外的草坡上还可坐1.3万人,总容量达2万人。这种音乐厅多采用电声系统解决音响效果问题,用计算机进行精确的控制,使各部位扬声器放出的声音之间有某些延迟,有的似直达声,有的如反射声和混响声,听众听到电声感觉和听到自然声的感觉十分接近。
    组成   音乐厅建筑由听众部分(听众厅、门厅、休息厅等)、演奏部分(乐台、合唱台、管风琴间等)和演出准备部分(化妆室、调音室、练习室、乐队和指挥休息室、贮藏室等)组成。
    设计要点  音乐厅设计的关键是解决音质问题。设计音乐厅时除了满足一般演出类建筑的基本要求,如人流组织、视线等要求外,还应从方案构思开始,就同声学家和乐队指挥合作解决好如下一些问题。①防噪声。音乐厅的选址应避开环境噪声大的地方,如航空港、铁路、地铁等。应对空调系统、座椅等噪声源采取措施。②规模。音乐厅的规模不宜过大,座席在2000以下的音质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世界上音质较好的音乐厅容量为1500~2200座。不过除欧洲大陆外,多数音乐厅的容量都在3000座上下。③座席。听众的座席是音乐厅内最大的吸音面积,因此座席面积不宜太大。各国已建音乐厅的听众席每座面积大多为0.47~0.74平方米  ,平均为0.6平方米,音质较好的音乐厅多不超过0.68平方米。④体型。听众席的各部位能否获得时差在20毫秒以内的近次反射声,是决定厅内体型的关键。如鞋盒形音乐厅,为了确保短延迟时间的反射声,演奏台前部侧墙之间的距离最好为15~19米左右,由顶棚悬吊下的反射板最好距台面6.7~8.5米  ,厅的跨度最好为20~25米  ,其宽  、高  、长之比约为1∶1∶2,甚至更长些。为保证直达声的响度,池座和楼座最后一排距乐队指挥的距离应分别控制在30米和42米以内。加大地面坡度可以减少前排听众对直达声的遮挡。⑤顶棚、墙面。厅内表面装修尽量少用吸声材料和薄板材料,以保存有限的声能。用不规则的鼓凸面能起到均匀扩散中高频声的作用。扩散好的大厅,各部位继直达声、初次反射声之后,还可以获得多达5次以上的反射声  ,从而增强厅内声音的质感。⑥混响时间。厅内音响的生气感主要取决于500~1000周的中高频混响时间。在混响时间长的音乐厅里,乐声充满大厅,来自四面八方,具有空间感,富有生气。混响时间的长短与厅内体积成正比,与吸音多少成反比。国际上被评为乐声最富生气感的大厅  ,它的中频混响时间多在1.7~2.2秒之间,一般倾向于选择长混响时间。高频混响长的大厅,声音就明亮;低频混响长的,声音就温暖。低频(125~250赫)的混响时间宜略长于中频混响时间,平均比值宜为1.2~1.25∶1。⑦演奏台。乐师之间的互听、各种乐器声的平衡、混合和整体感是演奏台设计中的重要声学问题。演奏台上的混响时间应同听众席上的接近。古典式的演奏台由于两侧均能从小挑台获得短延迟时间的反射声,有利于乐队的互听、乐器声的平衡、混合。演奏台面积紧凑,乐声的整体感就好。顶棚高的大厅也有利于混响的加强,现代的一些音乐厅由于跨度加大,演奏台的宽度、深度也相应地加大,顶棚必须相对压低,因此将顶棚作成有起伏的不规则形,有利于声音的扩散。演奏台的宽度一般不宜超过17米,深度不应超过11米。音乐厅如果有楼座,应注意解决楼座栏杆的反射声对乐队指挥的干扰。⑧调试。由于影响音质的因素很多,音乐厅的声学设计与计算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厅堂建成后的调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