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白垩纪(系)
1)  Cretaceous [英][kri'teiʃəs]  [美][krɪ'teʃəs]
白垩纪(系)
2)  Cretaceous period
白垩纪
1.
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geology investigation, we found there are many magmatic activities in Cretaceous period; they are the Yanshan movement’s product, belonging to rift valley environment.
通过对其岩石特征、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及侵入最新地层的研究和同位素测年结果,笔者认为该期侵入体形成于白垩纪,为燕山运动的产物。
2.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prospect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for continental Cre-taceous red beds to reconstruction of paleoclimate in the Cretaceous period.
介绍了白垩纪陆相红层研究的现状及前景,特别是其在白垩纪陆相古气候恢复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3.
1%,and its average value during the Cretaceous period is about 0.
对藏南发育完整的、厚度巨大的海相白垩纪地层中的暗色泥、页岩开展了有机质丰度研究。
3)  Cretaceous [英][kri'teiʃəs]  [美][krɪ'teʃəs]
白垩纪
1.
Preliminary Achievement of the Chinese Cretaceous Continental Scientific Drilling Project-SK-I;
中国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松科一井科学钻探工程的实施与初步进展
2.
Structural Sub-Division and Depositional Systems of Lindian Fault Depression in the North Songliao Basin During Shahezi Stage of Early Cretaceous;
松辽盆地林甸断陷白垩纪沙河子期盆地次级构造单元与沉积体系
3.
An analysis of the dissipative structure of several Cretaceous major geological events;
白垩纪若干重大地质事件的耗散结构分析
4)  pre-Cretaceous
前白垩纪
1.
The nature of the pre-Cretaceous "Tanlu fault zone" viewed in the light of basin-range coupling evolution on its both sides;
从郯庐断裂带两侧的“盆”“山”耦合演化看前白垩纪“郯庐断裂带”的性质
5)  Early Cretaceous
早白垩纪
1.
Early Cretaceous granitoids in the North Dabie and their tectonic implications:Sr-Nd and zircon Hf isotopic evidences.;
北大别早白垩纪花岗岩类的Sm-Nd和锆石Hf同位素及其构造意义
2.
Early Cretaceous volcanic rocks in the Dongying depression, distributed along the Qingcheng fault, are a suite of alkaline\|calc\|alkaline, Na\|rich continental basalt\| basaltic andesite series.
东营凹陷早白垩纪火山岩 ,沿青城断裂分布 ,是一套弱碱性—钙碱性、富钠的大陆玄武岩、玄武安山岩。
6)  chalk [英][tʃɔ:k]  [美][tʃɔk]
上白垩纪;白垩
补充资料:白垩纪
白垩纪(距今1.37亿年~距今6700万年)
Cretaceous Period

   中生代第三个纪。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白垩系,位于侏罗系之上、新生界之下。白垩纪是中生代地球表面受淹没程度最大的时期,在此期间北半球广泛沉积了白垩层,1822年比利时学者J.B.J.奥马利达鲁瓦将其命名为白垩系。白垩层是一种极细而纯的粉状灰岩,是生物成因的海洋沉积,主要由一种叫做颗石藻的钙质超微化石和浮游有孔虫化石构成。
   白垩系的划分以欧洲海相地层为依据,以菊石为标准,划分为两个统12个阶(见表)53个菊石带。也有人主张白垩纪三分的。陆相白垩系在东亚腹地非常发育,富含石油、煤、盐类等矿产以及各种淡水和陆生动植物化石。中国仅西藏、新疆喀什地区、黑龙江省东部和台湾岛才有海相白垩层沉积,其他地区则不同程度发育了陆相地层。东部沿海环太平洋活动带,以红色及杂色岩层夹火山碎屑岩和熔岩为主;西北内陆盆地以杂色沉积岩层为主;西南和华中主要是红色岩层;东北下白垩统下部是含煤岩层,上部是湖相沉积,上白垩统是著名的含油岩系。
   
   

白垩纪复原图

白垩纪复原图

表:白垩系的统和阶

表:白垩系的统和阶


   
   中生代许多盛行和占优势的门类,如裸子植物、爬行动物、菊石和箭石等,后期相继衰落或绝灭,新兴的被子植物、鸟类、哺乳动物及腹足类、双壳类等有所发展,预示着新的生物演化阶段新生代的来临。脊椎动物中的爬行类从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达到极盛,代表有霸王龙、暴龙、翼龙、青岛龙等,随后走向衰落。海洋无脊椎动物中浮游有孔虫是划分对比白垩纪中、晚期海相地层的重要依据,底栖大型有孔虫中也出现了许多标准化石。菊石和箭石演化迅速而明显,分布广泛,是传统的划分阶和带的标准化石。淡水无脊椎动物也很丰富,如甲壳类的介形虫和叶肢介演化迅速,软体动物中的螺和蚌分布广泛,还有昆虫和淡水轮藻化石,它们中的许多种属都可成为划分、对比陆相地层的标准化石。白垩纪早期陆地上的裸子植物和蕨类植物仍占统治地位,松柏、苏铁、银杏、真蕨及有节类组成主要植物群。被子植物开始出现于白垩纪早期,中期大量增加,到晚期在陆生植物中居统治地位,山毛榉、榕树、木兰、枫、栎、杨、樟、胡桃、悬铃木等都已出现,接近新生代植物群的面貌。白垩纪末,恐龙、菊石和其他生物类群大量绝灭。引起这次生物大规模绝灭的原因,有许多争论。有人认为是宇宙中的一颗巨大流星体撞击地球所致,其依据是在白垩系和第三系界线上粘土岩中铱元素含量异常高。
   白垩纪时,南美洲与非洲大陆之间的裂谷迅速张开形成南大西洋,到末期已加宽到约3000千米。北大西洋裂谷位于格陵兰和北美东侧,随着北美洲向西漂移,裂谷在扩大。特提斯海把欧亚大陆与非洲分开,中南欧和中近东的许多国家当时都处于海侵中。白垩纪时气候比较温暖,未见极地冰盖迹象。当时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湿润,近海及滨海地带形成丰富的石油、煤、天然气和油页岩矿床,如美国得克萨斯州、墨西哥、波斯湾、北非和俄罗斯的许多大油田,又如中国松辽平原上白垩统的大庆油田,东北和内蒙古下白垩统的许多大煤田。在一些气候干旱炎热的地区,如中国南方晚白垩世的西南湖群和云梦泽水系,有巨厚的膏盐矿床沉积。此外,在云南白垩纪红层中 ,含铜砂矿床品位高 ,规模大,易于开采和冶炼,是中国有名的铜乡。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