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氟利昂23;三氟甲烷 F2
1)  Freon 23
氟利昂23;三氟甲烷 F2
2)  Freon 22
氟利昂22;二氟氯甲烷 F2
3)  F_2
F2
1.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heterosis performance of cotton,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insect-resistant hybrid cotton of F_1 and F_2 generation,and it also analyzed its application prospect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 in its application.
综述了棉花杂种优势的表现及抗虫杂交棉F1,F2代杂种优势的研究及应用,并对抗虫杂交棉的应用前景及存了问题进行了论述。
2.
The effects of four cultivation factors(planting density,N,K and DPS application) on fiber quality of F_1 and F_2 generation of transgenic hybrid cotton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quaternary quadratic regression rotational combination design.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转基因杂交棉F1、F2纤维品质的密度、施氮量、施钾量和缩节胺施用量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缩节胺与密度是影响F1纤维品质指标的关键因子,而密度是影响F2纤维品质指标的关键因子。
4)  Freon 23
氟利昂23
5)  Acipenser baeri(F 2)
西伯利亚鲟(F2)
1.
In order to provide information that may help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fry rearing techniques,the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during post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Siberian sturgeon Acipenser baeri(F 2) were studied under rearing conditions.
对人工养殖西伯利亚鲟(F2)仔鱼的胚后发育形态进行了观察,从仔鱼刚出膜[0日龄,(9。
6)  Freon 13B1
氟利昂13B1;三氟溴甲烷 F1
补充资料:氟利昂22

国标编号 22039
CAS号 75-45-6
分子式 CHClF2
分子量 86.47 
 
无色气体,有轻微的发甜气味;蒸汽压 13.33kPa(-76.4℃);熔点-146℃ ;沸点-40.8℃;溶解性:溶于水;密度:相对密度(水=1)1.18;相对密度(空气=1)3.0;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5(不燃气体);主要用途:用作致冷剂及气溶杀虫药发射剂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本品毒性低,但用其制备四氟乙烯所发生的裂解气,毒性较大,可引起中毒。吸入高浓度裂解气,初期仅有轻咳、恶心、发冷、胸闷及乏力感,但经24-72小时潜伏期后出现明显症状,发生肺炎、肺水肿,呼吸窘迫综合征,后期有纤维增生征象。可引起聚合物烟热。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1000000mg/m3,2小时(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兔、大鼠、小鼠吸入0.2%浓度,6小时/天,共10个月,均无毒性反应;1.4%浓度,体重减轻,血清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剖检肺见肺泡间质增厚、肺水肿,心肝、肾及神经系统退行性变。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33pph(24小时),连续。微粒体诱变:鼠伤寒沙门氏菌33pph(24小时)(连续)。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50000ppm(5小时,雄性56天),对前列腺、精囊、Cowper氏腺、附属腺体、尿道产生影响。

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仪器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5.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3000mg/m3
前苏联(1975) 水体中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 10mg/L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即时使用。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三、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