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巴洛克风格
1)  Baroque [英][bə'rɔk]  [美][bə'rok]
巴洛克风格
2)  baroque [英][bə'rɔk]  [美][bə'rok]
包罗克风格(巴洛克)
3)  Baroque [英][bə'rɔk]  [美][bə'rok]
巴洛克
1.
Oppugning about “Chinese-Baroque” Architecture in Harbin;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质疑
2.
Discussion on the Art Style of Baroque and Rococo;
浅谈巴洛克与洛可可的艺术风格
4)  barroque
巴洛克式
5)  Kerode Gel
克洛德·格
1.
Kerode Gel" is one of Hugo s short stories, which describes that the poor protagonist comprehended the national prison system and the law system through his self-sacrifice by killing the dean of the prison.
《克洛德·格》叙述了贫穷的克洛德通过自我牺牲完成对国家监狱体系和法律制度体系认知的故事。
6)  Kloof wind
克洛夫风
补充资料:巴洛克
巴洛克  
Baroque

   西方艺术史上的一种艺术风格。16世纪末期产生于意大利,17世纪盛行整个欧洲,18世纪初期在德、奥等国仍有较大的影响。巴洛克风格表现在各个艺术领域,内涵也极为复杂。但最基本的特点是打破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含蓄和均衡,崇尚豪华和气派,注重强烈情感的表现,气氛热烈紧张,具有刺人耳目、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关于baroque一词的起源,有两种说法影响很大。意大利B.克罗齐等人认为源出于Baroco,原本是逻辑学中三段论式的一个专门术语;另一说认为源出于葡萄牙语baroco或西班牙语barrueco,意为各种外形不规则的珍珠,引申为“不合常规”。17世纪末叶以前最初将巴洛克运用于艺术批评,泛指各种不合常规、稀奇古怪,也就是离经叛道的事物。18世纪用作贬义,一般指称违背自然规律和古典艺术标准的情况。一直到19世纪中叶都是用于贬义而非艺术风格的名称。1888年H.韦尔夫林发表《文艺复兴运动与巴洛克》一书,对巴洛克风格作了系统论述,从此确定了巴洛克作为一种艺术风格的概念。20世纪西方学者对巴洛克作了更为 深入的研究,赋予它不同的意义,但当作一种艺术风格理解仍是主流。
    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建筑的特点是运用矫揉的手法(如断檐、波浪形墙面、重叠柱等)以及透视深远的壁画、姿势夸张的雕像,使建筑在透视和光影的作用下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豪华的内部装饰和动势与起伏的形态;将建筑、雕塑、绘画融为一体。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的圆顶,就已显示出巴洛克风格的萌芽。随后他的两位学生G.de维尼奥拉和G.delle波尔塔又完成了被认为是从样式主义转向巴洛克代表作的罗马耶稣教堂。17世纪初,C.马代尔诺建造了罗马圣苏珊娜教堂。该教堂大致仿效耶稣教堂,即在内部突出了主厅和中央圆顶,加强了中央大门的作用,但比例更为高峻雄伟,门面的细部安排层层曲突,愈近中央大门愈明显。建筑的立体塑形复杂多变,动态强烈。此外马代尔诺还担任了对圣彼得大教堂的内部改建和门面建筑设计,使其更符合巴洛克风格。巴洛克建筑的代表人物是G.L.贝尼尼 和F.博罗米尼。前者的代表作是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祭坛设计的圣彼得法座,作者巧妙地将圣徒、天使和圣灵之光与建筑相结合,使其更富有热烈奔放的巴洛克特征。后者的代表作有四泉的圣卡洛教堂、圣伊沃教堂等,在这些建筑中,他运用凹凸多变的曲线和多种几何形体的复杂交错,使建筑从整体布局到细部安排都能独出心裁。另外,彼得罗·达科尔托纳、C.拉伊纳尔迪、小M.伦吉、C.丰塔纳等在他们的影响下,也设计了许多巴洛克建筑。
   
   

威尼斯圣玛丽亚大教堂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