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布伦内克,A.
1)  Adolf Brenneke (1875~1946)
布伦内克,A.
2)  Brunner's gland
布伦内腺
3)  Wulunbulake
乌伦布拉克
1.
Geologic and Geophysical Features of Wulunbulake Copper-Molybdenum Mine and its Exploration;
乌伦布拉克铜钼矿床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扩大找矿前景
2.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the integrated application of magnetic method,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and induced polarization method in exploration of Xinjiang Wulunbulake copper mine.
本文简述了磁法、瞬变电磁法和激发极化法等综合物探方法在新疆乌伦布拉克铜矿区勘探中的综合应用。
4)  Pandora blunkii
布伦克虫疠霉
5)  Isak Dinesen
凯伦.布里克森
6)  Brunswick black
布伦斯维克黑
补充资料:布伦内克,A.
      德国档案学家。1875年8月23日生于甘德斯海姆1946年1月20日卒于盖尔森基兴。1895 年进慕尼黑大学学习历史,189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赴马尔堡档案学院进修。 1900年起在蒙斯特国家档案馆从事档案工作,1908年调汉诺威国家档案馆,1923年担任馆长。1930年后任柏林国家机密档案馆馆长,在这个档案馆内设立了3个档案部,分别管理18世纪以前的档案、19~20世纪的档案和勃兰登堡省的档案。他把馆内有科研能力的人组成若干个专门委员会,探讨档案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还亲自在该馆附设的达莱姆档案学与历史学进修学院任教,讲授《德国和外国的档案事业》,力图从理论和历史的角度研究单份文件如何汇成较大档案单元,以及档案管理原则和档案馆类型等问题。他的代表作《档案学》是他去世后,由同行根据他一系列讲课记录以及其他手稿整理而成。
  
  《档案学》是关于欧洲档案工作理论和历史的著作,1953年在莱比锡出版,1970年在慕尼黑重印,1968年米兰出版了意大利文译本,1958年译为中文。全书除前言和索引外,共2编9章。第一编档案理论共 6章。第一章是基本概念,说明档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档案包括音像材料,狭义的档案仅指公文。第二章是档案馆内档案的排列顺序,说明文件生命中的3个阶段(见文书):办公室-登记室-档案馆;指出档案文件的排列顺序为有机发育的和人为的两种。第三章是档案馆接收材料的范围,说明档案与图书的区别,档案馆是接收机构而不是收集机构。作者详细介绍了德国档案学家N.O.梅斯纳1901年提出的档案文件鉴定标准。第四章是档案理论和档案学的发展历史,系统叙述欧洲自16世纪A.von拉明根以来的主要档案学者,以及他们的观点和著作。作者不仅介绍来源原则和事由原则的发展历史 ,还提出了"自由来源原则"的理论。第五章说明来源原则与事由原则之间的矛盾是档案学的中心问题。第六章介绍档案的定义和类型,认为档案是"在某一自然人或法人业务活动或法律活动中产生的,作为以往活动的查考资料和证据,在特定场所永久保存的文件和文献的总和"。它可以按照来源区分为公共的和私人的,按照行政地位区分为中央的和地方的等。第二编档案通史概述共 3章,分别介绍了古代的档案工作,包括上古和中古;1815年以前德意志各邦国,包括普鲁士、巴伐利亚、奥地利、符腾堡和萨克逊等的档案工作;法国大革命以后欧洲和美洲各国的档案事业。该书在欧洲有较大影响,是20世纪40年代以前档案学的名著之一。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