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1)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a,ISTIC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2)  Chongqing Branch,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a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
3)  International Science Information Studies
国际科学情报研究所
4)  ASII
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
5)  China Academy of Sciences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6)  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of Prin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
补充资料: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领导下的综合性的全国科学技术情报中心,1956年10月创建,当时称为中国科学院情报研究所,1958年5月改现称,简称中国情报所。
  
  中国情报所的任务:①根据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广泛而又侧重地收集国内外各类科学技术文献;②加工报道所收藏的国内外科学技术文献、编译出版检索类、报道类和研究类科技情报刊物;③利用国内外各种类型的检索工具和手段,开展手工和计算机检索服务,组织建立适合中国国情需要的中外文文献数据库,逐步建成科技情报联机情报检索网络,检索和利用国内外科技情报资源;④围绕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课题开展国内外科技情报分析研究、报道国内外科学技术成就和水平动向,为决策部门提供综合性战略性情报服务;⑤开展馆藏文献阅览、咨询、翻译、复制和声像资料的摄制与播放等项情报服务工作,有计划地为国家的一些重点科研项目提供专题情报服务;⑥登记、加工、报道和组织交流国家重要科技成果,尽快掌握并及时向有关领导部门报告国内科技进展情况;⑦开展情报理论、政策、管理、服务、方法的研究和现代化手段的应用研究工作;⑧开展科技情报工作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1989年中国情报所有职工 1 124人,对外服务部门有采编部、文献加工部、文献服务部、样本样品馆、咨询服务部、文献复制公司和科技文献出版社。馆藏文献总量:外国科技期刊1.6万种、外国科技资料80万份、缩微资料 170万篇、检索工具书26万册、外国产品样本15万份、参考工具书 2万册、外国科技影片1700部、外国录像带600部、外国参考工具书 7000册;中国科技期刊6000种,中国科技资料40万份,中国科技影片350部。
  
  为方便用户了解馆藏, 充分利用文献资源,中国情报所对所搜集的国内外科技文献进行了编译报道,报道的主要形式是出版科技情报刊物,其中以检索刊物为主,如书本式文摘、目录、索引等。另外,根据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每年出版大量的图书和资料。近年来,为了实现情报工作手段现代化,中国情报所正在组织建立文献数据库,开展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情报检索和机器翻译的研究试验,组织编制了《汉语主题词表》及开发软件试验。为了共享国际情报资源,建立了国际联机检索服务部,于1983年10月开始提供国外文献数据资料的联机检索服务。
  
  情报研究是中国情报所重点工作之一,其任务是根据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开展综合性、政策性和战略性的情报调研,将国内外最新科技成就和动向,经过分析与综合编写出调研报告, 提供给领导部门制订规划、决定政策、部署工作参考。
  
  1973年开始,中国科技情报所代表中国参加了世界科技情报系统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综合情报计划处 (并成为政府间理事会的理事成员国),1980年又代表中国参加了国际文献联合会,成为会员。此外与中国有关的科技情报机构同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情报系统等十几个国际组织和单位,以及南斯拉夫、法国、英国、美国、瑞典、 德国、 加拿大、日本、泰国、菲律宾等国家的情报中心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
  
  中国情报所设有重庆分所,主要承担总所的部分任务和加工二次文献,并为重庆市的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情报服务(见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