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
1)  Columbia University Libraries
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
2)  Columbia University
哥伦比亚大学
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lumbia University and Southeast University in the 1920s
哥伦比亚大学与20世纪20年代的东南大学
2.
By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comparison, study on Athletic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the United States by examples of Athletics of Harvard University and Columbia University for providing some useful suggestions for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Athletics of General Higher Schools of China.
针对上述关于美国大学体育研究的不足,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研究法,以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体育活动为实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比较系统与全面地研究美国大学体育活动所包含的活动内容及其各类活动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期望为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改革提供一些借鉴性资料。
3.
As an international prestigious university,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US has made a prominent exemplar in continuing education.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作为世界著名大学在继续教育方面的建设是颇具成效的,其继续教育学院的培训项目模式将继续教育的内容层次化、对象具体化,使得运行和管理效率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并已成为一种经典的教育和商业良好结合的运营模式,值得肯定和研究。
3)  the period of Pre-Columbia University
前哥伦比亚大学时期
1.
With this method the essay analyzes the evolution of John Dewey\'s educational thought during the period of Pre-Columbia University,and discovers that this evolutional process contains three logical phases of "germinating","shaping",and "developing".
运用这一方法,对前哥伦比亚大学时期杜威教育思想的演进过程进行分析,可将这一过程分为"萌芽"、"成型"与"完善"三个逻辑融贯的阶段。
4)  gelunbiya wenxue
哥伦比亚文学
5)  Colombia School
哥伦比亚学派
1.
When the discipline of communication was established,the structural functionalism,represented by Colombia School,was chosen as the research paradigm instead of that stood for by Chicago School.
传播学学科建立之初,选择了以哥伦比亚学派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而不是芝加哥学派的传播研究范式。
6)  Colombia [英][kə'lɔmbiə]  [美][kə'lʌmbɪə]
哥伦比亚
1.
Analysis on the Experience of Floriculture Industry Growing Up in Colombia;
哥伦比亚花卉产业成功崛起经验分析
2.
U.S. Policy Toward Colombia s Drugs Since 1980s;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对哥伦比亚反毒外交政策研究
3.
The Colombia National Urban Transport Program of Integrated Mass Transit Systems:Learning from Simultaneous Innovative Practices
哥伦比亚一体化大运量公交系统国家城市交通计划:从同步创新实践中学习
补充资料: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
      美国著名的大学图书馆。1754年建立于纽约市,为英王学院图书馆,1763年任命了首任馆长。美国独立战争开始时藏书2000册,战后只剩下 200册。1784年在纽约州立大学董事会的支持下重新开放,改现名。1838年获得穆尔教授的大量古典语言文学藏书,穆尔首任专职馆长。1883年M.杜威被任命为馆长,他将分散的藏书改为集中管理,在阅览室实行开架,延长开馆时间,配备学科专家提供参考咨询服务等。1897年从49街迁到目前的莫宁赛德高地塞斯的洛纪念图书馆时藏书达 7.5万册。1934年藏书超过100万册时,爱德华·哈克尼斯捐赠的拥有先进设施的9层巴特勒图书馆启用,主要收藏人文科学、历史和社会科学研究资料,图书馆服务学院和5个系的图书馆也设在此处。
  
  1987~1988年度全校26个图书馆共收藏图书 574万册(每年约增加10万册)、缩微品370万件、期刊58516种(每年约增加 2000种)等。 21个图书馆分属人文与历史、科学与工程和社会科学3 大部类,主要有巴特勒图书馆、生物科学图书馆、商业与经济图书馆、化学图书馆、工程图书馆、地质图书馆、地学图书馆、新闻图书馆、莱曼国际事务图书馆、数学图书馆、音乐图书馆、哲学图书馆、物理与天文学图书馆、心理学图书馆、图书馆服务学院图书馆、社会工作图书馆等。其他 5个图书馆即奥古斯塔斯·C.朗卫生科政图书馆、艾夫里建筑和美术图书馆、法津与国际法图书馆、善本与手稿图书馆、斯塔东亚图书馆,藏书颇具特色,是具有全国重要性的图书馆。著名特藏有恩格尔英美文学藏书、塞利格曼经济史藏书、美国铸字工人协会藏书。普林普顿和史密斯学校教科书与中世纪手稿藏书、洛奇希腊和罗马作家藏书、布兰德·马修斯戏剧和戏剧史藏书、帕克·本杰明纽约文献藏书、基尔罗伊纽约市政治活动藏书、爱泼斯坦摄影史藏书、 斯宾诺莎哲学藏书、 蒙哥马利会计学藏书、菲尼克斯文学和旅游藏书等。
  
  东亚图书馆主要分中日文两部分。20世纪70年代末收藏中文图书(包括满、蒙文)近20万册,仅次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和哈佛大学图书馆。其中包括《古今图书集成》1套、地方志1650种、年谱500部、族谱1000部以及明清线装小说、清初一些禁书、古代碑文和手抄本等。
  
  全校图书馆系统提供一般问讯服务、研究和情报服务、数据库服务、图书馆利用指导、残疾人服务、缩微复制和照相服务、打字服务、计算设施提供等。可在各馆通过"哥伦比亚图书馆情报联机"(CLIO)和卡片目录检索全校藏书目录。每天约有 1.5万人利用图书馆,流通各种资料 100多万册。可通过馆际互借从研究图书馆组织(RLG)和纽约州馆际互借系统(NYSILL) 借到该校未藏资料,也可从美国其他图书馆和英国外借图书馆得到复制品。该馆参考咨询工作较出色,著名参考馆员 I.G.马奇、C.M.温切尔和E.-P.希伊所编《工具书指南》1986年已出版到第10版,是世界著名的工具书指南。
  
  1986年 1月全校图书馆系统和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活动中心(CUCCA) 的学术服务部门合并组成学术情报中心(SIC),以发展强有力的基础结构来支持大学的学术情报需要。这一革新的组织结构将多种人才汇集在一起,提供从"无技术"到"高技术"等广泛的情报服务。计算活动中心拥有6台主计算机,200台终端、多种微机,许多计算机语言、应用程序包和其他软件工具。这些设施支持着供用户之间通讯用的电子邮件系统,有的供微机和主机之间传递文档,有的连接全校拥有主机和微机设施的各个院系。有些同500多家其他大学、国立实验室和一些公司的研究部门相通。组建学术情报中心的作法被称为"哥伦比亚模式",全世界许多大学都在效仿。
  
  
  
   
  
  该馆出版有 《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活动中心通讯》(月刊)、 《学术情报中心杂志》(季刊)及多种手册、指南、技术简报、消息报道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