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欧洲直通情报检索网络系统
1)  EURONET-DIANE
欧洲直通情报检索网络系统
2)  Euronet ['juərəunet]
欧洲科技情报联机检索网络
3)  Europe Space Agency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
欧洲航天局情报检索系统
4)  patent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 of European Patent Office
欧洲专利局专利情报检索系统
5)  European Information Network {EIN}
欧洲情报网
6)  commercial on-line information retrieval systems in West Europe
西欧商用联机情报检索系统
补充资料:欧洲直通情报检索网络系统
      欧洲共同体的公用数据网 EURONET和连接该网的数据库,总称DIANE。目前EURONET实际已不存在,但DIANE还存在,它与各成员国的公用网相连。由于历史的习惯仍叫作 EURONET-DIANE。由设在卢森堡的欧洲共同体情报服务中心 ECHO进行协调。ECHO属欧洲共同体的 13司(DGXⅢ)领导,它有一个免费服务的数据库,介绍DIANE的数据库及其使用方法,采用公共命令语言(CCL)。为了发展EURONET-DIANE,欧共体1975~1983年采取了3个行动计划。
  
  第1个行动计划(1975~1977) 研究用户情况和如何将分布在各成员国主机的数据库互联,实际上是个发展EURONET的网络计划。
  
  第2个行动计划(1978~1980) 发展数据库和情报服务中心。到1980年初DIANE有100多个数据库,20多个服务中心,约1000个用户。
  
  第3个行动计划(1981~1983) 通过采用新技术,建立高质量的情报服务系统,发展多语种的公共命令语言(CCL)等,以强化EURONET功能,改进DIANE服务。
  
  经过3个行动计划之后,数据库大大增加,并促进了各国公用数据网的发展,到1985年底有 600多个数据库,50多个服务中心,用户使用 DIANE的小时数每年以30~50%的速度增加。
  
  DIANE的50多个服务中心 (一般有较大的主机)使用的检索软件不尽相同,用户检索不同系统的数据库要用不同的密码和检索命令,加上12个成员国使用 9种语言,货币也不相同,这给使用带来很大麻烦。为此,欧洲共同体采取了两项技术措施:①发展服务中心互联网络(EHN)。在若干个服务中心之间签订合同,通过虚拟的互联协议,解决不同检索软件之间的接口问题,将若干个服务中心(主机)互联成一个系统。②发展数据智能接口(DII)。将不同服务中心的主机连接到一个智能接口上,用户终端通过智能接口进行协议和指令的转换,可使用一种检索命令访问不同的主机。1984~1988年欧洲共同体开始执行新的情报发展计划,优先发展专利情报、生物技术数据库和情报网、材料数据库、电子出版物和图像数据库,发展工业情报和改进图书馆服务。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