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魏特林,W.
1)  Wilhelm Weitling (1808~1871)
魏特林,W.
2)  Weitling
魏特林
1.
On the Thoughts of Harmonious Society of Weitling;
魏特林和谐社会思想及其启示
3)  Wilhelm Weitelin
威廉·魏特林
1.
Study on Wilhelm Weitelin s Thought of Harmonious Society;
威廉·魏特林的和谐社会思想研究
4)  Wei Jin men
魏晋士林
1.
As a result,the Wei Jin men established the particularly philosophy,freedom and aesthetics nature and established the ideal aesthetic personality of the beauty for paradoxes of interior feeling exterior surroundings,of human nature and emotions,of mat.
魏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且颇具风采的一个时代,尽管这个时代无论从政治、社会而言都充满了动荡纷乱,充满了灾难和悲痛,但此也刺激并唤起了魏晋人意识的觉醒,形成了魏晋人独有的哲学、自由的美学精神,形成了魏晋士林所追求的人之内外、形神、本末及名教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并最终达到与天地万物同一、佛道同流的审美人格境界。
5)  William Lockhart
雒魏林
1.
William Lockhart (1811-1896) , a British medical missionary who came to China before the Opium War, was appointed a medical missionary by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in 1838.
雒魏林(1811-1896)是鸦片战争前较早到达中国的传教医生,1838年奉伦敦传教会之命前来中国。
6)  woodlands [英]['wʊdlənd]  [美]['wudlənd]
林地 W
补充资料:魏特林,W.
      德国和国际工人运动早期活动家,空想社会主义者。1808年10月 5日生于普鲁士马格德堡。少年当学徒,后成为裁缝工人。1835年去巴黎,加入流亡者同盟。1836年这个组织的左派组成正义者同盟。对劳动者困苦境遇的切身感受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推动魏特林探索社会问题,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1838年写成第一部著作《现实的人类和理想的人类》。指出劳动者贫困的根源在于劳动所创造的财富分配不平等。1841年9 月在日内瓦创办《德国青年的呼吁》(次年改名《年轻一代》),这是德国工人阶级的第一个刊物,曾受到F.恩格斯赞扬。1842年在瑞士出版他的主要著作《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书中分析了社会病态的产生,强调私有制是罪恶之源,揭露批判金钱拜物教和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虚伪性;提出"社会改革的理想",描绘他心目中共有共享、和谐自由的新社会蓝图。宣称用暴力推翻旧制度是必须的。魏特林的社会历史观是唯心的,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主要出于道义上的愤怒,不能深刻揭示其本质。他主张的暴力是指自发的暴动,而不是有组织的阶级的行动。他设计的新社会模型,有些设想很有启发性,但还是"一种没有很好加工的、只是出于本能的、颇为粗糙的共产主义"。K.马克思称赞《和谐与自由的保证》是德国工人"史无前例光辉灿烂的处女作",肯定它作为德国无产阶级第一次独立理论运动的意义,也指出其幼稚的特点。1843年魏特林写了《一个贫苦人的福音》,书中有个别有意义的论点,但把共产主义归结为早期基督教,是思想上的倒退。同年7月在瑞士被捕,获释后于1844年到伦敦。1846年 2月到布鲁塞尔,马克思、恩格斯同他直接交往,希望他能接受科学社会主义。但他拒绝马克思、恩格斯的帮助,站在"真正的社会主义者"H.克利盖一边。1846年末到美国担任克利盖所办报纸的编辑,在纽约组织解放同盟。1848年欧洲革命中魏特林回到德国。他根本不了解这次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反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正确主张。他的宣言和活动散布了有害的影响。1849年再度赴美。创办《工人共和国》报,建立新的工人协会,按他的空想进行建立移民区的实验。失败后自1854年起完全退出工人运动。1871年 1月25日在纽约去世。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