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斯本格勒,O.
1)  Oswald Spengler (1880~1936)
斯本格勒,O.
2)  Spengler
斯本格勒
1.
Spengler s Historical Theory and the Historical Tragedies of the German Nation;
斯本格勒的历史理论与德国民族的历史悲剧
3)  Octav Bancila (1872~1944)
本奇勒,O.
4)  Spengler
斯宾格勒
1.
From Spengler to Toynbee——Speculative philosophy of history to end;
从斯宾格勒到汤因比——思辨历史哲学的终结
2.
A Comparative Study on Danilevsky's Civilization Morphology and Spengler's
丹尼列夫斯基与斯宾格勒的文明形态论之比较
3.
As a newly emerged school of history in modern West,cultural formation history has been viewed as starting from Spengler with Toynbee as the synthesizer of all the formations.
"文化形态史学"是西方近代以来兴起的史学流派,习惯上人们认为"文化形态史学"兴起于斯宾格勒,汤因比是其集大成者。
5)  geepound ['ɡi:paund]
斯勒格
6)  Bernard Stiegler
贝尔纳.斯蒂格勒
补充资料:斯本格勒,O.
      德国历史哲学家。1904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学教员,后居慕尼黑专事著述。他所著的《西方的没落》(2卷,1918~1922)一书,曾风行一时。书中一部分内容曾为纳粹主义所利用,而另一部分又受到他们的批判。他的著作还有《普鲁士主义和社会主义》(1920)、《人与技术》(1931)、《决定的时刻》(1934)等。
  
  斯本格勒的理论曾被称为历史形态学、比较形态学或体相形态学。他反对19世纪流行的历史进化观念,而把各个文化的生命周期作为历史研究的对象。世界历史在他那里被看作是若干独立的文化单元,如:埃及、印度、中国、希腊-罗马、拜占庭、阿拉伯、古印地安、西方。每种文化都经历大致相同的生命周期,即发生(前文化)、发达(文化)和衰落(文明)的生长阶段或形态。每种文化虽各有其独特的精神、灵魂和不同的表现,但都按一定的周期而兴衰,它们在时间上是平行的,因而是同时代的、可比较的。根据这种理论,人们不仅可以重建过去的历史,而且可以预知未来。他预言西方文化已进入没落阶段,但同时又寄希望于德意志的大一统帝国及其极权主义的政治,由此反映了他在思想上的自相矛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A.J.汤因比等人,继承和发展了斯本格勒的理论,被称为"新斯本格勒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本格勒所提出的所谓历史形态学的理论曾被移植到中国,并成为当时在西南联合大学的雷宗海、贺麟为首的"战国策"派的历史理论基础。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