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的通货膨胀
1)  inflation during the rule of the Kuomintang government
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的通货膨胀
2)  Kuomintang ruling time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3)  the reign of KMT
国民党统治时期
1.
During the reign of KMT, the set-up of prisons in Guangdong province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the early stage of the reign of KMT, the period of Japanese invasion into Guangdong and that of KMT s recapture of Guangdong.
国民党统治时期,广东监狱的设置可分三个不同阶段,即国民党建立政权初期、日本入侵广东时期、国民党收复广东时期。
4)  in the period of National Goverment
国民政府时期
5)  KMT government
国民党政府
1.
In the end of KMT government and the beginning of CPC China,both the two governments adopted the kind of "leaning to one side" policy.
在国民党政府末期及新中国初期,两个政权均采取了“一边倒”外交战略。
2.
The privatization of stateowne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s one of the major policies in the economic reform plan implemented by the KMT government during the period from 1947-1949.
国营生产事业的民营化是国民党政府在1947-1949年间推行的经济改革计划的主要内容之一。
3.
It endeavored to achieve a comparably stable political environment by promoting actions inside the KMT government ,and thereby realizing its proposed economic modernization from up to the bottom.
它重视知识分子的意见 ,力图通过推动国民党政府 ,争取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 ,自上而下地实现经济层面的现代化。
6)  Kuomintang Government
国民党政府
1.
On the whole, Kuomintang Government adopted a policy of compromise and yielding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local war of invading China from "September 18 incident" to "July 7 incident".
总体来看,从九一八事变前后到七七事变爆发前的日本局部侵华期间,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的基本上是一种妥协退让政策。
2.
After the thirties of 20th century,the kuomintang government began to put the strategic stress on the northwest regions of China because the threat of Japanese invasion.
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急剧变化,国民党政府开始把战略重点转向西北地区,相继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开发西北的政策和措施,以图尽快将西北地区建成持久抗战的战略基地。
3.
The Kuomintang government drew 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Beijing government’s and Guangzhou government’s labor legislation and formulates many policies as policies of labor mov.
国民党政府借鉴北京政府和广州政府劳工立法的经验,制定了劳工运动、劳资协调、劳工福利等诸多政策。
补充资料: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的通货膨胀
      中华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推行滥发纸币政策,引起货币贬值、物价飞涨、人民生活日益贫困,国民经济逐渐崩溃。
  
  概况  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的通货膨胀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①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制度。1939年以前,通货膨胀速度较为缓慢。物价上升指数还未超过法币增发指数。如以1937年6月为1,到1939年12月,法币发行指数为3.04,而物价指数重庆为1.77。②1940年起进入恶性通货膨胀阶段,物价上升指数超过通货增发指数。到抗日战争结束的1945年 8月,法币发行指数为394.84,同期重庆物价指数为1795.00。③1947年起法币进入崩溃阶段。该年7月,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共、反人民内战,军费支出浩繁,黄金外汇大量消耗,法币发行如脱缰野马。到1948年8月19日,法币发行额累计为663694.6亿元,发行指数为470705.39,而同期上海物价指数为5714270.30。法币崩溃,改发金圆券。每300万元法币兑换金圆券1元(见彩图)。④新发行的金圆券很快就告崩溃,1948年8月到1949年5月上海解放,短短10个月中,金圆券发行额为679459亿元,发行指数为307124.3,同期上海物价指数达6441361.5。如果把法币和金圆券合计,则自1937年6月到1949年5月,货币发行指数为144565531914.9(即1400多亿倍),同期上海物价指数为36807692307691.3(即36万多亿倍)。
  
  
  1949年4月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迁广州,同年6月,金圆券发行额增达130万余亿元,7月份又分别在广州、重庆小块地方发行了银圆券(见彩图)。  后果  国民党统治区延续12年的通货膨胀,对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进行了残酷的掠夺。在通货膨胀下,物价不断上涨,而工资的提高却极其缓慢,按货币计算的名义工资虽有所增加,而实际工资则大幅度下降,工人、职员、知识分子的生活日益贫困。农民的苦难也十分深重,不仅是工业品与农产品交换价格剪刀差扩大,农民出售产品换回来的工业品日趋减少,而且在通货膨胀下,国民党政府实行田赋征实和粮食等征购、征借,对农民进行直接掠夺。民族资产阶级在通货膨胀初期,因工人实际工资下降,获取了较多的利润。但在剧烈的通货膨胀下,国民党政府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加以利息率奇高,民族工业正常的再生产受到破坏。后期,又受到美国商品大量倾销的打击和官僚资本的排挤,民族工业处于奄奄一息的境地。在剧烈的通货膨胀中,官僚垄断资产阶级则获取了暴利,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矛盾日趋尖锐。
  
  国民党政府滥发纸币,陷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激起了人民群众的愤慨与反抗。从1946年12月起,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国民党统治区广大学生、工人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爱国运动进入新的高潮,逐步形成反对国民党政府统治的第二条战线。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终于宣告了国民党政府统治及其通货膨胀政策的最后结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