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中国近代军事思想
1)  modern military thought of China
中国近代军事思想
2)  ancient military thought of China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3)  the military thought in mordern China
中国近代军事
4)  modernization of the Chinese military affairs
中国军事近代化
5)  the cours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中国近代思想史
6)  Chinese military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中国近代军事教育
补充资料:中国近代军事思想
      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其军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它反映了中国近代军事领域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
  
  变革的开始  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清王朝,崇尚"骑射为满洲之根本",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兵器落后,军备废弛,军事思想停滞不前。清军在鸦片战争中败北,开始暴露出清朝统治阶级军事思想的严重弱点。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对华侵略的逐步加剧,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受到西方资产阶级军事思想越来越大的挑战,发生了此消彼长或互相融合的历史性演变,导致了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产生和形成。
  
  鸦片战争之后,以道光帝(昱宁)为首的统治集团把中英《南京条约》看作是"万年和约"。然而,地主阶级中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一些有识之士,首先放眼世界,看到了西方列强的"唯利是图"、"唯威是畏"的本性,主张严修武备,"以甲兵止甲兵",坚决抵抗外来侵略。同时,他们也看到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承认中国在军事技术方面的落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战略思想,"以守为战"的战略防御思想,以及"器良、技熟、胆壮、心齐"的建军思想。尽管这些思想在当时未被清廷采纳,但已发出了变革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信号,并标示着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发展的方向。
  
  19世纪50年代初,爆发了以太平天国革命为主的席卷全国的各族人民大起义。在太平军的打击下,腐朽的清朝正规武装八旗、绿营兵不堪一击,迫使清廷下谕各省兴办团练"助剿";而具有远见的曾国藩,看透了八旗、绿营兵的不足恃和团练的不中用,借机编练了一支新型地主武装──湘军。这支军队以捍卫名教、勤王忠君为建军宗旨,仿效明代戚继光的编练队伍的办法而组成。以一批中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骨干,以山乡质朴农民为兵源,比八旗、绿营兵具有较强的战斗力。曾国藩的湘军,以及后来按照湘军营制组建的淮军,注意采用洋枪洋炮,重视政治灌输和层层严密控制的建军思想。它开了近代"兵为将有"的先河。
  
  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等湘、淮军统帅,出身儒生,熟悉历代兵家韬略,并善于从实战中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作战指导思想。他们对战争持稳慎态度,主张"谨慎为先"、"稳慎为主"。在战略上,强调"慎静缓图",谋定后动,稳扎稳打,不求速效。在镇压太平军的作战中,曾国藩采取"先剪枝叶,后图根本"的方略;在镇压捻军的作战中,曾国藩、李鸿章先后采取"以静制动"、"扼地兜剿"的方略;在镇压西捻军和陕甘回民起义军的作战中,左宗棠采取"先捻后回"、"先秦后陇"的方略;在作战指导上,胡林翼等注意抓住必争之地,运用"围城打援"等战法。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因敌、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和着眼于歼灭对方的有生力量的思想。
  
  太平军建立之初,就以推翻清王朝、建立人间"小天堂"为宗旨。他们仿照《周礼》,以军、师、旅、卒、两的序列编组部队,先后建立起陆营、土营和水营,实行具有供给制性质的"圣库"制度,强调军队的严格的组织纪律。这不仅较当时的八旗、绿营兵为优,而且为农民战争史上所仅见。早期,太平军贯彻在湖南道州确定的"略城堡,舍要害,专意金陵,据为根本"的正确战略方针,使革命势力迅速扩展到长江流域。但是,他们在占领金陵(今南京)后,却违反集中使用兵力的原则,作出了据守金陵,同时北伐和西征的错误战略决策,使革命力量遭到严重挫折。然而,太平军在实战中运用并发展了一些传统战法,反映出太平军将士高超的作战艺术。后期捻军"易步为骑",采用以走制敌、盘旋打圈战法,也反映出重在歼敌有生力量的思想。但是,捻军最后分为东、西两军,在战略上失去协同,加速了这支起义军的失败。太平军的军事思想,除了反映在流传下来的《太平军目》、《太平条规》和《行军总要》等文献中外,更多的则体现在他们建军作战的行动中。
  
  从这一阶段清军以及农民起义军建军、作战的情况看,虽然出现了新的军事思想,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仍居统治地位,已明显地不适应抵御外敌入侵的需要。
  
  学习西方长技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王朝与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暂趋缓和。统治阶级中一部分被称作洋务派的官僚(如奕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出于镇压农民起义和抵御外敌入侵的双重目的,开展了一场以学习西方"长技"为主要内容的"自强"运动。
  
  洋务派官僚本着"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的方针,首先兴办近代军事工业,仿造西式武器装备,这就为新的军事思想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他们还在"练兵与制器相为表里"方针指导下,着手整顿军队。从京营八旗中挑选精壮,专习洋枪洋炮,编练成八旗"洋枪队";挑选部分绿营兵,仿照湘淮军营制进行编练,改称"练军";将驻守边防、海防和战略要地的湘淮军改称"防军",承认其为国家正规武装,这就使清军军制有了初步变化。
  
  同治年间,先后发生了阿古柏侵占新疆和日军入侵台湾的事件,边境危机日益严重,这在统治阶级内部引起了"海防"与"塞防"的争论。清政府否定了李鸿章等人提出的舍弃新疆、专备海防的错误方针,采纳了左宗棠等人提出的海防与塞防并重的方针,出兵收复新疆。与此同时,决定加紧筹办海防,其设防思想也由以往的以岸防为主,发展到海陆并举,以建设海军为主。19世纪80年代初,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已初具规模。1884年,福建海军在中法战争中覆灭后,清廷进一步提出"以大治水师为主"的方针,设立海军衙门,优先扩充北洋海军,于1888年组建完成,并在旅顺口、威海卫等地建立海军基地。还本着"用人最为急务,储才尤为远图"的方针,着手兴办海军学堂,选派学生出国留学。此外,还"参用西法",拟订了《北洋海军章程》。这些,既反映了西方军事思想所产生的影响,也反映出中国军事思想所起的变化。
  
  发生在这段时间的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在清廷妥协方针指导下,都先后失败了。但是,随着西式武器的陆续装备部队和军制的初步改革,在作战样式和战法方面已引起了不少变化。例如,步骑、步炮协同作战已被普遍采用;独立的海战以及陆海军协同的抗登陆作战也已出现;阵地战、运动战水平有所提高;战斗队形开始由密集向疏散发展,并出现了攻守结合的"地营"等。所有这些,是与作战指导思想的变化分不开的。
  
  由于受到清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总的指导思想的束缚,尽管在仿制西式武器装备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建军思想仍囿于一度行之有效的湘军营制,以致八旗、绿营军制的改变,都未能脱出湘军营制的窠臼;即使在新建的海军中,也程度不同地保留着湘军营制的影响。军队的管理教育,仍然以封建纲常与宗法思想为基本内容,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这是军事思想落后方面的反映。
  
  中国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在军事思想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群臣百官纷纷条陈时务,主张仿用西法,创练新军。清政府也看到,在甲午战争中,日本"专用西法取胜",因而得出了"仿用西法创练新兵为今日当务之急"的明确结论,决定全面改革军制,编练新军。胡燏棻受命在天津附近的小站,按照西法编练"定武军"(袁世凯接任后改称"新建陆军")。与此同时,张之洞在南京编练"自强军"。此次编练的新军,设有步、炮、马、工程各队,一律装备新式火器,并改用德国操典练兵。这是军事思想上放弃湘军营制、改用西法的重大转变。
  
  1900年抗击八国联军入侵战争的失败,使清廷进一步认识到,现行营制饷章已经过时,急需加以彻底改变。清政府出于维护其统治的需要,也颁谕实行"新政"。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进一步改革军制;设立练兵处,正式制定新军制,计划在全国限期编练新军36镇(师),加快了编练新军的步伐。此次普练新军,改以日本陆军编制为蓝本,平时以镇为单位,下辖步兵二协(旅),马队、炮队各一标(团),工程、辎重各一营。这种编制的采用,标志着清代军制正式步入新的轨道。在普练新军的同时,对各省的旧军队汰弱留强,改编成巡防营,形成了类似野战军与地方军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还正式宣布废除武举制度,确定在全国广设学堂,建立军事教育系统,翻译出版西方和日本的军事学术著作,编写军事教材,介绍资本主义国家有关军事技术、军事制度以及军事学术方面的知识。在这些书籍中,袁世凯等编纂的《训练操法详晰图说》、徐建寅编写的《兵学新书》以及贺忠良编纂的《战法学教科书》,对传播西方的军事思想,具有较大影响,并在促进中西军事思想融合方面,作了初步的尝试。
  
  推向高峰  大体与清末编练新军的同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认识到在中国"和平之法无可复施",决心屏弃改良主义,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孙中山、黄兴等实行由联合会党为主转为争取新军为主的武装斗争方针,最后依靠新军,取得了推翻清王朝的伟大胜利。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被袁世凯篡夺之后,孙中山仍然坚持武装斗争,并进一步认识到,要打倒军阀,必须打倒军阀所赖以生存的帝国主义。但是,孙中山在如何建立一支资产阶级革命军队的问题上,经历了漫长、曲折的道路,最后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才认识到建立一支革命军队对于中国革命的绝对必要性,并找到了正确的建军道路,提出军队必须与"国民相结合"使之成为"国民之武力"的建军思想;还在军队中建立党代表和政治工作制度,对军队进行三民主义的教育。孙中山关于建立中国国民革命军的思想,是中国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把中国近代军事思想推向高峰的标志。此后,由于买办资产阶级的得势,中国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也随之逐步趋于反动。
  
  这一时期,蔡锷、蒋方震等也介绍了一些西方资产阶级的军事理论。例如,认为战争是"政略冲突之结果";主张学习西方的义务兵役制,指出这是"既欲其精,又欲其多"的好制度;主张在军队编制方面应体现人与器合、兵与兵合、军与军合、军与国合等原则;在政治教育方面,提倡进行军国民教育。这都给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对中西军事思想的融合,作了进一步的尝试。
  
  清末普练新军之后,没有进行过抗击外敌大规模入侵的战争。仅从辛亥革命、讨袁战争、护国战争、护法战争等几次重要的国内战争来看,作战指导思想较前有明显的变化:由于战争复杂多变,司令部的作用已被提到重要位置,前线指挥员已被赋予较多的机动处置之权;比较普遍地注意利用近代交通、通信工具,用来机动部队和提高指挥效能;预备队的作用日益引起重视;开始使用飞机遂行侦察、轰炸任务;随着枪炮火力的加强,更加重视防御工事的构筑与改进。但这一时期的作战样式偏重于阵地战,运动战和游击战甚为少见,作战方法也比较呆板。
  
  这段时间的军事活动,以模仿西方军制和传播西方军事思想为基本特征,并带有生搬硬套的特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过时的部分逐渐被屏弃。但如何有选择地吸收西方先进军事思想,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军事思想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新的使命  自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后的80余年间,是中国军事史上的急剧变化时期。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中国传统军事思想得以逐步变革和发展。与此相适应,中国在军事实践活动方面,冷兵器为主的状况已被火器所取代,由单一营制过渡到诸军种、兵种合成军队,由封建式军队过渡到资产阶级式军队,由陈旧的战法过渡到比较先进的战法。由于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而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及其指导下的军事实践,也就无不带有这一社会性质的印记。消除这些印记,并创立切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军事思想的任务,中国资产阶级没有也不可能完成,这一任务必然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的肩上。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