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拉缪,C.-F.
1)  Charles-Ferdinand Ramuz (1878~1947)
拉缪,C.-F.
2)  Charles-Frédéric Gerhardt (1816~1856)
热拉尔,C.-F.
3)  Joachim Murat (1767~1815)
缪拉,J.
4)  Friedrich Max Müller (1823~1900)
马克斯·缪勒,F.
5)  Frederik Paludan-Müller (1809~1876)
帕卢丹-缪勒,F.
6)  Miura
缪拉(巴西缪拉公司)
补充资料:拉缪,C.-F.
      瑞士法语作家。生于洛桑,1901年在洛桑大学获文学士学位。1902年赴巴黎,开始创作,发表自由体诗集《小村庄》(1903),小说《阿琳娜》(1905)、《生活状况》(1907)、《不得安宁的让-吕克》(1909)等。1910年出版的《沃州画家埃梅·帕谢》写一个瑞士农民画家在巴黎不幸的遭遇,最后决定返回故里。另一部小说《塞缪尔·贝莱传》(1913)也表达这种怀乡之情。
  
  1914年初,拉缪回到瑞士的沃州,与人合办《沃州手册》杂志,并发表小说《病愈》(1917)、《我们中间的征兆》(1919)等。1920年写成《士兵的故事》,由音乐家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谱成歌剧演出。这时他对美学等问题作了新的探索,有论著《存在的理由》(1914)、《向许多人物告别》(1914)以及《伟大的春天》(1917)等。
  
  1925年后,拉缪写了许多长篇小说,如《山上的恐怖》(1926)、《骰子,又名假币》(1932)、《假如太阳不回来》(1937)等,它们在描绘瑞士的山景方面相当出色,有时带点神秘感。代表作《德博朗斯》(1934)写德博朗斯高山牧场上20余名牧民在一次山崩时遇难,两个月后,有一名牧人生还回村,却被人们误以为鬼魂。他为了抢救另一个遇险的牧民,又回到崇山峻岭中去,他的妻子决心要把他再找回来。另一些小说如《人间的爱情》(1925)、《世上的美》(1927)、《萨瓦的小伙子》(1936)等,写农村的青年男女在爱情上的悲剧。
  
  拉缪的作品大多带有象征性,并善于描写瑞士的风光和下层人民特别是农民的生活。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