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莫泊桑,G.de
1)  Guy de Maupassant (1850~1893)
莫泊桑,G.de
2)  Maupassant [英]['məupə'sɑ:nt]  [美]['mopə,sɑnt, mopæ'sɑŋ]
莫泊桑
1.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Artistic Feature on the Story ‘Ball of Fat’ by Maupassant;
浅析莫泊桑小说《羊脂球》的艺术特色
2.
The Symphony of Love and Humanity——On the Theme Presentation of Love by Maupassant;
爱情与人性的复调交响——谈莫泊桑《爱情》的主题呈现
3.
Some ideas about the artistic generality of novels by Maupassant,Chekhov and O.Henry;
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小说艺术特征共性琐议
3)  Guy de Maupassant
莫泊桑
1.
The First Person in Guy de Maupassant s Short Stories;
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叙述
2.
Man s Nature and the Society He Dwells in ——Contractively analyzing the two novelettes respectively by O. Henry and Guy de Maupassant;
人的本质与其所处的社会——欧·亨利与莫泊桑的两篇短篇小说对比评析
3.
Being Chinese and western short story writers and great masters,Pu Songling and Guy de Maupassant are both writers producing lots of works,however their sources of creation are different: Pu by imagination while Maupaassant by combination of his own life experience and creative practice.
蒲松龄与莫泊桑作为中西短篇小说之王与巨匠,都是高产作家,然其创作之源不同,蒲松龄靠的是想象的天份,而莫泊桑的生活经历与创作实践的联系则格外密切;他们都非常关注女性,然而他们笔下的女性世界迥然不同,一为"花妖狐魅",一为人间女子;他们都写了一些有关"如此父亲"及其"孽果"———弃儿、私生子的短篇佳作,他们的命运又如何
4)  Selected Writings of Guy De Maupassant
莫泊桑作品选
5)  read Maupassant in the original
读莫泊桑原著
6)  Mortillet,Gabriel de (1821~1898)
莫尔蒂耶,G.de
补充资料:莫泊桑,G.de
      法国作家。1850年8月5日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迪耶普小城附近一没落的贵族家庭。1870年刚到巴黎攻读法学,适逢普法战争爆发,应召入伍,亲身经历了法军的惨败。退伍后,从1872年开始,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职。19世纪70年代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准备阶段。他的舅父和母亲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楼拜做他的文学导师。
  
  1879年,以左拉为首的 6位标榜自然主义的文人在梅塘别墅聚会,商定各写一篇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中短篇小说,汇成小说集《梅塘晚会》,于1880年出版,莫泊桑以其《羊脂球》闻名,从此开始了作家生涯。他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是在1880至1890年之间写成,有中短篇小说约300篇,长篇小说6部,游记3部,以及许多关于文学和时政的评论文章。
  
  莫泊桑生当法国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时期,他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道德风尚的丑恶,给以无情的揭露和嘲讽。只有在下层人民中,他才发现一些令人宽慰的健康品质。他的作品同情和表彰下层社会的小人物。
  
  莫泊桑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有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充分显示出他的社会风俗画家的才能。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都有独到之处。文字简洁、质朴。
  
  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一组作品,在他的短篇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两个朋友》(1883)写两个热衷垂钓的平民横遭普鲁士侵略军屠杀,抨击侵略战争。《米隆老爹》(1883)写一个智勇双全的游击英雄;《蛮大妈》(1884)写一个为儿子报仇的农村老妇;《决斗》(1883)写一个退伍老兵在决斗中杀死占领军军官。这 3篇小说都讴歌了普通人民打击侵略者的爱国主义精神。最出色的是《羊脂球》,它描述一个法国妓女为了解救被德国军官扣留在小客店中的法国旅客,不得不忍受屈辱,但反而遭到那几个由于她的自我牺牲而脱险的旅客的鄙视。作者谴责了那些体面的绅士们的自私和伪善。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把上流社会达官贵人们的荒淫糜烂揭露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写整个社会的道德堕落在小资产阶级中的反映。《一家人》(1881)写一对夫妇误以为母亲已死而抢占遗产的丑剧。《我的叔叔于勒》(1883)通过一对小资产阶级夫妇对亲兄弟的势利态度,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项链》(1884)通过一个醉心奢华的小资产阶级女子的遭遇,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谴责了金钱万能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此外,像讽刺小职员贪图虚荣的《勋章到手了!》(1885),描写小市民斤斤计较蝇头小利的《雨伞》(1884)等,也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在思想性和艺术特色方面也参差不齐,瑕瑜互见。在《巴里斯太太》中,作者对女主人公及其情夫的暧昧关系流露出欣赏的情绪。《一次郊游》写两个轻薄男子侮辱偶然相遇的母女俩,作者完全受自然主义所支配。此外,《孤独》、《小客栈》等有宿命论思想;《奥尔拉》、《她?》等带有神秘主义色彩。
  
  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也达到比较高的成就。他的 6部长篇小说是:《一生》(1883)、《俊友》(1885)、《温泉》(1886)、《皮埃尔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坚强》(1889)和《我们的心》(1890)。
  
  《一生》写贵族少女霞娜由幻想到幻灭的一生。她向往纯真的爱情和幸福的夫妻生活,但她的丈夫却是个卑鄙无耻之徒;她转而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但儿子也使她失望;最后在女仆的救助下,得以苟延残生。小说反映了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资产阶级风尚冲击下地主贵族生活方式的必然瓦解,《一生》所歌颂的就是保持劳动人民本色的女仆。
  
  《俊友》是莫泊桑一部最富有现实社会意义的长篇小说,它写退职的下级军官杜洛阿在报馆就业,依靠招摇撞骗,特别是勾引上流社会女子,走上飞黄腾达的道路,最后娶了报馆老板的女儿为妻。小说中所描写的部长、议员以及新闻、司法和宗教各界的上层人物与杜洛阿是一丘之貉。它还揭示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内阁要员,为了金融巨头的利益,蒙骗议会和公众,发动掠夺摩洛哥的殖民主义战争,暴露了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和资本主义政权扩张的本质。
  
  
  
  
  
  
  莫泊桑从70年代开始长期为疾病所折磨。他始终是在同病魔的顽强搏斗中进行写作的。1893年7月6日因精神病严重发作去世。
  
  

参考书目
   René Dumesnil, Guy de Maupassant, Paris,1947.
   Armand Lanoux, Maupassant, le bel-ami, Paris,1967.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