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奥勃拉赫特,I.
1)  Ivan Olbracht (1882~1952)
奥勃拉赫特,I.
2)  Oláh Gusltáv (1901~1956)
奥拉赫
3)  Gustav Radbruch (1878~1949)
拉德勃鲁赫,G.
4)  the Helianbobo Tribe
赫连勃勃
1.
Psychology of the Tiefu Huns in Time of the Five Dynasties with the Helianbobo Tribe for Example;
十六国时期铁弗匈奴的民族心态——以赫连勃勃为主
5)  Oteracil
奥特拉西
1.
Method:Oteracil was synthesized from allantoin by oxidation.
目的:合成奥特拉西并改进合成工艺。
6)  AICA orotate
奥拉米特
补充资料:奥勃拉赫特,I.
      捷克作家。原名卡米尔·泽曼,生于工业城市塞米利。父亲是律师和作家(笔名安塔尔·斯塔谢克)。奥勃拉赫特童年时期深受其父的进步思想的影响。1900年进大学攻读哲学,毕业后在维也纳《工人报》以及布拉格《人民权利报》和《红色权利报》任编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波希米亚农村参加地下反法西斯活动。1945年以后在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情报部和广播局工作。他的早期作品大多孤立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个人感受,对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环境触及不多。1920年去苏联访问,参加第三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曾多次听到列宁的讲话。回国后投身工人运动,筹建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这些经历和活动在他后来的作品中有所反映,他的创作也因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短篇小说集《奥地利及共和国趣事九则》(1927),以幽默风趣的笔触,对奥匈帝国的腐败和资产阶级共和国虚伪的民主自由作了辛辣的嘲讽。此书于1948年以《有过这样的事情》为名重版。长篇小说《无产者安娜》(1928)描写一个出身贫苦的农村姑娘的觉醒和成长,反映了1920年12月布拉格工人同资产阶级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流血斗争。这部作品由于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被认为是捷克文学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之一。长篇小说《侠盗尼古拉·舒海》(1933),是根据民间流传的绿林好汉劫富济贫的故事写成的,它反映了人民对自由的渴望。作者采用民间叙事诗的格调,语言朴素而富有诗意。
  
  奥勃拉赫特的其他重要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邪恶的愤世嫉俗者》(1913),长篇小说《最黑暗的牢狱》(1916),报告文学集《今日俄罗斯印象》(1921),长篇小说《征服者》(1947)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