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瓦尔泽,R.
1)  Robert Walser (1878~1956)
瓦尔泽,R.
2)  Reinhard Keiser (1674~1739)
凯泽尔,R.
3)  Martin Walser (1927~  )
瓦尔泽,M.
4)  Risto Jarva (1934~1978)
亚尔瓦,R.
5)  Roberto Gavaldón (1909~  )
加瓦尔东,R.
6)  Rafael Landívar (1731~1793)
兰迪瓦尔,R.
补充资料:瓦尔泽,R.
      瑞士作家。父亲是书籍装订工。1892年起先后从事过银行和保险公司职员、科学家助手、缝纫机厂职员和家庭佣人等多种职业,同时进行文学创作。1898年开始发表诗歌。1905年去柏林专事写作。1913年后返回故乡隐居,1920至1929年先后在伯尔尼档案馆和地产公司任职,后患精神病,几度试图自杀。1929年被送入瓦尔道精神病疗养病,1933年转入黑里绍的精神病院,1956年去世。
  
  瓦尔泽从30年代初期起,在文坛上便被人遗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作品中寓意、朦胧的特点又引起批评家注意,被称为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先驱。他的作品多选择受压抑的小人物的经历作为题材,以表现人的个性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遭受蹂躏的问题。他的作品没有贯穿始终的完整故事,只有孤立的、互不联系的情节和大量的气氛渲染。他的 3部重要小说都带有自传性。《丹诺兄妹》(1907)的主人公西蒙·丹诺,从事过多种职业,到处都无法站稳脚跟。《助手》(1907)表现约塞夫·马蒂在给一个工程师当助手的半年时间里所看到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虚伪、堕落,以及他自己作为局外人的种种感受。《雅科布·封·贡滕》(1908)以日记的形式,描写一个孤儿院的孩子在各种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下个性发展受到的压抑。这个孤儿院就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象征。这些作品具有同情下层人民、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倾向。
  
  他的其他作品还有《诗集》(1909)、长篇小说《玫瑰》(1924),以及《散步》(1917)、《诗人的生活》(1918)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