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奥里克,G.
1)  Georges Auric (1899~1983)
奥里克,G.
2)  Kliorij
克里奥林
1.
Kliorij,Ivanov and Loginov are outstanding Russian Writers in Harbin.
克里奥林、伊万诺夫和罗基诺夫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三位哈尔滨俄侨作家。
3)  Creole [英]['kri:əʊl]  [美]['kriol]
克里奥
1.
On Creole Music and Dance in Seychelles;
塞舌尔的克里奥音乐歌舞
4)  Okrika
奥克里卡
5)  Gustav Klimt (1862~1918)
克里姆特,G.
6)  Creole [英]['kri:əʊl]  [美]['kriol]
克里奥尔语
1.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istinguish 3 easily confused linguistic terms: lingua franca, pidgin and Creole.
交际语、洋泾浜语和克里奥尔语这三个概念容易混淆。
补充资料:奥里克,G.
      法国作曲家。1899年 2月15日生于洛代沃,1983年7月23日卒于巴黎。早年在蒙彼利埃音乐学院学习,1913年到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对位法和赋格。1914~1916年进圣歌学院从V.丹第学作曲。在此期间接触了E.萨蒂、D.米约、A.奥涅格等人,成为法国"六人团"中最年轻的成员。他们的共同原则是:既反对表现主义,又反对印象主义,要求恢复旋律、织体、曲式的清晰性。奥里克在20年代曾与С.П.佳吉列夫的俄罗斯芭蕾舞团合作。后来以专业作曲家身份活动,并撰写音乐评论,主持过巴黎歌剧院和喜歌剧院的工作。他的创作可分3个时期。第1时期以芭蕾《苦难》(1923)、《水手们》(1924)、《田园曲》(1925)和一些歌曲为代表,充分表现了"六人团"追求纯朴的创作原则。由于他在青年时期对爵士音乐感兴趣,也写有狐步舞曲《再见吧,纽约!》等作品。第2时期从《F大调钢琴奏鸣曲》(1931)开始,追求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和声风格受晚期的А.Н.斯克里亚宾和早期的A.贝格影响。他在30年代成为法国人民阵线的成员,参加了反法西斯运动,并成为人民音乐联盟的领导成员。这期间他创作了音乐语言比较通俗的《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1936),还写了许多群众歌曲,其中《唱吧!少女们》曾在法国广泛流传。这一时期他还写了话剧以及电影配乐,对法国和欧洲的电影音乐有一定影响。第3时期以芭蕾《光明之路》(1951)为起点,把调性和无调性结合在一起,有些片断还表现了序列音乐的写法。这种新的创作方法在他为两架钢琴写的《帕蒂塔》(1953~1955)中确定下来,但仍带有自己的特色。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