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贝多芬,L.van
2) Beethoven
[英]['beithəuvən] [美]['betovən]
贝多芬
1.
Analysis of Piano Sonata Style between Beethoven and Schubert;
贝多芬、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的风格解析
2.
Viewing the Mu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eethoven from Sonata "Storm";
从《暴风雨奏鸣曲》看贝多芬音乐的特质
3.
Understanding the Originality of Beethoven s Piano Sonata;
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独创性
4) The Opening of Misty Beethoven
贝多芬之谜
5) Copying Beethoven
复制贝多芬
6) Beethoven Symphony No.9
贝多芬"九交"
补充资料:贝多芬,L.van
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及向浪漫主义乐派过渡时期的代表。1770年12月16日生于波恩,1827年3月26日卒于维也纳。
生平 贝多芬出生于一个贫寒的音乐家庭。祖父L.van贝多芬是科隆选侯的宫廷歌手和乐长,在波恩颇享盛名。父亲J.van贝多芬也是选侯的宫廷歌手,无多大才能,且喜酗酒滋事,后被解雇,给半俸以维持一家生活。母亲是宫廷大厨师的女儿,一个善良温顺的女性,婚后备受生活折磨,在贝多芬17岁时便去世了。贝多芬是7个孩子中的第2个,因长兄夭亡,贝多芬实际上成了长子。由于父亲对家庭不尽责,贝多芬不得不从小就参加工作赚钱养家。
贝多芬的音乐教育从 4岁开始,第一个教师是他的父亲。父亲曾梦想把他培养成莫扎特式的神童,但因环境不佳,未能实现,在他幼年的几位教师中,宫廷管风琴师C.G.内费对他帮助较大。
14岁以前,贝多芬受过普通学校教育,19岁时获准进波恩大学听课,在那里攻读了I.康德的哲学论著和古希腊文学,也接触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启蒙思想,对他以后的世界观和艺术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边求学边工作,1783年担任歌剧院哈普西科德琴手。1784~1792年担任宫廷副管风琴师,从1788年起又兼任宫廷乐队的第二中提琴手。1787年4月,贝多芬赴当时欧洲的音乐中心维也纳观光,在那里拜见了他所敬仰的W.A.莫扎特。他的即兴演奏赢得了莫扎特的赞赏。但不久因母病赶回波恩,他的慈母不幸于1787年7月病逝。同年的冬季,贝多芬通过挚友F.G.韦格勒的推荐,进入波恩有名望的F.von布罗伊宁夫人家庭任音乐教师。在布罗伊宁家的客厅里,贝多芬接触到许多思想进步、学识渊博的教授、文艺家,以及政府中一些较开明的人物。他们谈论G.E.莱辛、J.C.F.席勒和J.W.von歌德,也谈论政治、哲学和艺术。年青的贝多芬在这里受到进步思潮的影响,树立了艺术要服务于善良、正义和人道主义的艺术观。他与布罗伊宁一家的真诚关系一直保持到最后。
波恩的瓦尔德施泰因伯爵,很欣赏贝多芬的才华,有意帮助他上进。1792年奥地利音乐大师J.海顿路过波恩,接见了贝多芬,看了他的作品,建议送他去维也纳深造,并表示愿意收他为学生。瓦尔德施泰因说服了选侯,让贝多芬带薪留学于维也纳,希望他"从海顿手中接受莫扎特的精神"。
1792年,22岁的贝多芬第 2次到达维也纳,跟海顿学作曲。由于两人的性格不同,不很相投。1793年冬海顿赴英国,便把这个学生交给著名的理论家J.G.阿尔布雷希茨贝格尔,贝多芬向他学习对位法,受到严格的训练,也跟意大利歌剧作家A.萨列里学歌曲写作。由于有波恩方面的大力举荐,又有出色的演奏才华,贝多芬迅速进入了维也纳上流社会,他受到显赫人物利希诺夫斯基亲王和夫人的宠爱,曾一度住在亲王府中。此外,金斯基亲王、洛布科维茨亲王、鲁道夫大公都是他的支持者和保护人。
1795年,25岁的贝多芬出版了他的第 1号作品──3首为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演奏的三重奏。此后5年他陆续出版了不少作品。《第八钢琴奏鸣曲》(即《悲怆》奏鸣曲,1799年出版)是他这段时期的代表性作品。这些作品的出版使他的声誉日渐遍及欧洲。贝多芬虽然有点怪癖,急躁易怒,但为人正直,待人以诚,结交了不少忠实的朋友,如小提琴家L.施波尔、I.舒潘齐格,大提琴家N.兹迈什考尔等。他的学生为数不多,如F.里斯、K.霍尔茨、A.F.申德勒、C.车尔尼等。
贝多芬终身未婚,婚姻和恋爱问题经常使他烦恼。他追求的对象较多,但都未能结合。贝多芬死后,人们在他的衣柜内一个秘密抽屉中发现 3封热情洋溢的情书,是写给他的"不朽的恋人"的,但没有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年份也无从稽考。经多年争论,现认为收信人是一维也纳妇人安托妮·勃伦塔诺。贝多芬的少数作品是题赠给他的女弟子的,如脍炙人口的奏鸣曲《热情》和《月光》便是。前者作于1804年,是为他的学生特蕾泽写的,出版时题赠予她的兄弟弗朗兹。后者作于1801年,则直接赠予他的表妹朱丽叶塔。
贝多芬作曲很认真,先写在大型草稿本上,后逐句逐段地修改。有的作品要写数年。他还往往同时着手写几首作品。从他留下的大量草稿中,可看到他的作曲方法,一个动机、一个主题,都经过不断琢磨、不断发展,千锤百炼才最后成章。他常带着草稿本和铅笔在郊外写作,全神贯注,连下雨也不觉察。他在家中写作时废寝忘食是常事。这些草稿本现已部分出版,是研究贝多芬作品的珍贵资料。
贝多芬虽然进入上流社会,与王公贵族相往来,但他完全不象海顿和莫扎特那样,置自身于臣仆的地位。1809年贝多芬住在利希诺夫斯基亲王的庄园里,亲王要求他为法国侵略者将领演奏钢琴,贝多芬断然拒绝,冒雨回到自己的家,取下亲王的胸像摔得粉碎。
1812年夏,贝多芬在捷克疗养地泰普利茨会见了歌德。一日他们正挽臂散步,迎面来了皇后和一群贵族,歌德急忙松开贝多芬的臂膀,站在路旁向贵族们脱帽鞠躬,贝多芬则直冲而过,贵族们反而为他让路。贝多芬等歌德赶上来时对他说:"我按照您的功绩尊敬您,但您过份抬举他们了。"
贝多芬一生中最悲惨的遭遇是耳聋。在他28岁时,就发现自己的听觉有了故障,日益严重。他十分担忧,又不愿明告别人。加上恋爱上的挫折,使他的消极情绪在1802年达到一个高点。当时他住在维也纳近郊海利根施塔特镇,曾打算自杀,写下了遗嘱。然而他心中的音乐烈火终于烧掉这一次精神危机。大约从1815年起,由于耳聋,贝多芬无法与人对谈,而不得不让对方把话写在纸上给他看。在贝多芬死后,人们发现这种"对话册"400余本(当时被他的学生、秘书申德勒据为己有)。现在这些对话册已成为研究贝多芬的珍贵史料。贝多芬的许多重要作品都写于全聋时期,他自己无法验证其音响效果,所以在后期的某些乐队作品中,在配器法上存在着某些不完善之处。有时他坚持指挥自己的作品,难免要出乱子,甚至无法进行下去而使演出中断。尽管这样,他以惊人的意志和毅力坚持创作和工作,毕生不懈,为欧洲音乐史增添了最光辉的篇章。
贝多芬的一生是光辉奋斗的一生,但他有时也对复杂的时局认识不清。在维也纳国际会议(1814)的前后两三年中,贝多芬所做的一些事难免给他光辉的一生投下一片阴影。1812年拿破仑的军队从莫斯科败退,1813年又在维多利亚等战役中受重创,拿破仑被迫下台,出亡于地中海。1814年以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和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为骨干的欧洲王朝复辟会议在维也纳召开,组织了反拨历史时钟的"神圣同盟"。许多曾痛恨法国的侵略战争和拿破仑暴政的人们,误认为从此可以实现和平,无不额手称庆,贝多芬也是其中之一。他曾于1813年写了那首现已被人遗忘的《惠灵顿的胜利》交响曲,歌颂英国将军惠灵顿在维多利亚重创法军的功绩;1814年为了庆祝维也纳会议,他又写了 1首康塔塔《光荣的时刻》。在会议期间他举行了两次庆祝音乐会,演出了《光荣的时刻》、《惠灵顿的胜利》和《第七交响曲》,他自任指挥,异常卖力,并以个人名义发请帖给参加会议的王公贵族,有6000人听了他的演出。他把国王们送给他的钱购买了奥地利国家银行的股票。他为此很高兴,却没有发觉自己正处在逆?鞯匿鑫兄小?
维也纳会议后,王朝复辟空气笼罩了整个欧洲。贝多芬的经济和健康状况日益下降。1816年他在笔记本上写道,"我没有一个朋友,我孤零零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他的创作生涯停顿了好几年,1817年以后,他才又拿起笔来完成了最后的几部作品,包括著名的《第九交响曲》和《庄严弥撒曲》等。
在最后的年头,他还草拟了《第十交响曲》的一些主题,可惜没有写多少就病倒了。1826年12月,他从外地回维也纳,路上受了风寒,从此便一病不起,医治无效,次年便与世长辞了。贝多芬的死讯震动了维也纳,出殡时有2万人为他送葬,包括F.舒伯特在内。遗体葬于维也纳市内韦灵公墓,终年57岁。
创作 贝多芬的创作生涯大略可分为3个时期:1800年以前为早期;1801~1814年为中期;1814年以后为晚期。贝多芬许多作品的写作年代是先后交错的,不能绝然按完成的年代把它们纳入各个时期;例如《第二交响曲》完成于1802年,但按其风格和手法而论,应属于早期作品。早期作品包括在波恩和1800年以前在维也纳写的一些室内乐和第1、第2交响曲等,主要沿着海顿和莫扎特的道路有所发展,尚未能独辟蹊径。
1801~1814年是他的创作最具有独创性的盛期。作于1801年的《第十四钢琴奏鸣曲》(即《月光》)就是富于独创性,完全以形式服务于内容的一个范例。它有3个乐章。前后两乐章肃穆庄严,当中一乐章玲珑小巧。第1乐章不是照惯例用快板,也不用奏鸣曲式,标明表情为"类似一首幻想曲",很有特点。1802年贝多芬对朋友说:"对于我到目前为止的作品,我都不满意。从现在起我要走一条新的道路。"当时他正在写《第三交响曲》,即《英雄》交响曲。这是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写的。当时拿破仑任法兰西共和国的第一执政,贝多芬认为他是法国革命的英雄和人民的救星,所以乐于写作。1804年交响曲写成,拿破仑已于此时称帝,贝多芬极为气愤,他撕毁了已写好赠款的封面,换上一张新的,并写上"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的英雄交响曲"。这首交响曲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巨大,和声与节奏都新颖自由,说明作曲者所走的确是一条"新的道路"。他在素材处理和曲式结构上作了许多革新,如用1首庄严而冗长的葬礼进行曲作为第2乐章,用1首谐谑曲作为第3乐章,这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这时期他还写了赠给瓦尔德施泰因的《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1804,亦称《瓦尔德施泰因》、《黎明》)和《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即《热情》,1806)。前者辉煌灿烂,如朝霞满天,无比光彩,被罗曼·罗兰称为"白色的奏鸣曲"。后者热情洋溢,如浪涛汹涌,一泻千里,被列宁称为"绝妙的、人间所没有的音乐"。贝多芬共作有钢琴奏鸣曲32首,其中,《悲怆》、《月光》、《瓦尔德施泰因》和《热情》最为著名,成为钢琴音乐的不朽之作。
1808年他完成了简洁凝练、充满斗争精神和胜利信念的《第五交响曲》和纯真质朴、歌颂大自然的《第六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 1乐章的第 1主题,贝多芬曾解释为"命运在敲门",因此人们称之为《命运》交响曲。第 1乐章充满矛盾,是人和险恶世道的搏斗,乐章不长,手法异常简洁,主题思想异常明确,大部分是由"命运"主题的 4个音符发展而成。第 2乐章照传统设计,安排了一个描写作者内心境界,优美而富于深思的慢板。第 3乐章战斗再起,进一步表现了世道诡谲、风云变幻的情景,它的末尾用了一个长达数十小节的属和弦,力度逐步加强,情绪逐步高涨,从而引至第4乐章胜利的爆发(第3、第4乐章是连接不断的),它有如阴霾已被扫尽,阳光突然出现,人们终于战胜了命运,凯歌响彻云霄。特别在尾声部分,胜利的意志愈益坚定,心潮愈益澎湃,不可抑制,至今仍能令听者受到鼓舞。1812年他完成第7和第8交响曲。以个性解放和魄力巨大而论,《第七交响曲》是最令人惊异的。
贝多芬写过6首钢琴协奏曲(第6首未完成),《第五钢琴协奏曲》由于内容威严而堂皇,后人称为《皇帝》(1809)。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06),曲调性极强,非常抒情而气魄浩大,不象一般小提琴协奏曲多在演奏技巧上做文章。此外还有 1首《由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和交响乐队演奏的三重协奏曲》(1804)。
贝多芬所作的唯一歌剧是《菲德里奥》(1805,原称《莱奥诺拉》)。作曲者摒弃了骑士、神仙和爱情主题的剧本,而挑选这一部申张人权、平反冤狱的剧本,说明贝多芬具有强烈的民主思想和正义感。他对这部歌剧进行过长达数年的修改,并为它写过4首序曲。在戏剧音乐方面,他写过两幕舞剧《普罗米修斯的创造物》(1801)。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普罗米修斯敢于违抗天神宙斯的禁令,将火偷来给予人类而遭到天神的惩罚。贝多芬歌颂了他的勇敢和对人类的爱。歌德的剧本《埃格蒙特》所描写的荷兰民族英雄埃格蒙特因反抗外族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而牺牲自己。这剧本深深地吸引了贝多芬,他为它写了10段配乐(1810)。当埃格蒙特殉难后,乐队中响起了配乐第10段《胜利交响曲》,这是继哀悼英雄之后,对革命人民的鼓舞和激励。他还为历史剧《科利奥兰》写了序曲(1807),为历史剧《雅典的废墟》(1811)写了配乐。
在室内乐方面。最重要的是16首弦乐四重奏,它们反映了贝多芬一生的艺术生涯。和他的交响曲一样,前期、 中期、 后期的四重奏各有其特点。10首小提琴与钢琴合奏的奏鸣曲中,最著名的是作于1801年的 《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由于它富于青春气息,被后人称为《春天》奏鸣曲。另一首作于1802年的《克鲁采奏鸣曲》,气魄奇伟,别具风格,好象两件乐器在斗争,有时又汇合在一起。因是赠给法国小提琴家R.克鲁采而得此诨名。贝多芬还写过各种乐器组合的室内乐曲多首,其中作于1811 年、赠给鲁道夫大公的 《降B大调三重奏》(亦称《大公》三重奏)最为著名。
总的来说,贝多芬中期的作品充满奋斗向上的精神。"通过斗争,达到胜利"这 8个字可说是贝多芬的创作思想的概括。
维也纳会议后,贝多芬的创作停顿了好几年,但他不甘向命运低头,1817年再次奋起,直至1827年逝世,这10年是他创作晚期。这时他已不象早、中年那样朝气勃勃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遭遇已逐渐磨损了他的锐气。他认识到生活的复杂,不可能达到他的理想和信念,但他没有放弃它们,而是在创作上用另一种形式表达它们。他的最后5首弦乐四重奏和5首钢琴奏鸣曲,与他的《英雄》、《命运》、《热情》等相比,已经减少了火一般勇往直前的气势,在曲式上也减缩了,但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更深刻、更内在,有些音乐语言好象是自己的内心独白,不求别人的了解,这便是他晚期作品的特点。
《第九交响曲》(即《合唱交响曲》,1817~1823),是贝多芬用席勒的诗《欢乐颂》谱成的作品。前 3乐章是器乐曲,第4乐章加入人声,用了4位独唱者和一个大合唱队。第1乐章描写一片动乱凄凉的人间情景;第2乐章描写兵荒马乱之中,有时也流露出一线曙光;第 3乐章是慢板,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绪和深沉内在的哲理性探索;第4乐章最奇特:先是大段器乐,把前3乐章的主题一一拿出来加以否定,然后由男中音独唱者唱出"啊,朋友,不要这种音响,让我们唱出更愉快更欢乐的吧!"(这是贝多芬加的词,非席勒原诗),于是唱出了声乐的"欢乐"主题,接着以重唱、合唱、独唱、乐队等形式淋漓尽致地演唱了《欢乐颂》。这个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各种评论,最后才被肯定。H.柏辽兹认为它是贝多芬毕生的杰作,他说:"贝多芬完成了这部巨著可以死而无憾,可以对自己说'现在让死神来临吧,因为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综观贝多芬一生的创作,他在作曲技术上有许多新发展,例如他扩充了奏鸣曲式结构,加强了它的表现力。他的主题、过渡、副主题都连接得很紧凑,若一气呵成。转调也更自由,打破了过去各乐章之间以及主题与副主题之间的调性关系的陈规,使调性色彩更丰富,适于表现更绚丽壮观的内容。
贝多芬作品中的引子常有重大的意义,如《悲怆》奏鸣曲第1乐章的引子,是具有独立性格的一个乐段,它给接踵而来的第 1主题创造了良好的背景和气氛。《第七交响曲》第 1乐章的引子长达80多小节,几乎等于 1首序曲。他的作品的尾声也往往很宏伟而隆重,如《英雄》交响曲第 1乐章的尾声和《第五交响曲》末乐章的尾声,都充分地发展了未尽的曲意,作了痛快淋漓的总结,相当于第二展开部。
贝多芬首先在交响曲中使用谐谑曲,在奏鸣-交响套曲中以它代替小步舞曲。贝多芬的谐谑曲在轻快的节拍中表现严肃端庄,甚至是悲壮的、如火如荼的情绪,他把谐谑曲写得风起云涌,气概非凡,第3、第5、第 7和第9交响曲的谐谑曲都具有这种笔致。
贝多芬在《第九交响曲》中加入人声,在交响曲史上是一创举。
贝多芬的标题音乐寥寥可数。他对标题音乐仍然侧重感情的表达,他在《田园》的标题下,特别注明"感情的表达应多于景色的描绘"。
贝多芬极重视力度处理,对强弱变化的层次要求极高。例如在《f小调弦乐四重奏》中的"激动的快板"乐章中,在125个小节中他写了95个强弱记号。为了表达感情的突变,ff与PP有时突然转换,也有时在渐强之后突然出现PP。他很少写正规的赋格曲,但经常在乐章中应用赋格手法,写出具有赋格性质的绚丽乐段。他善于写变奏曲,用于大型作品中作为慢板或末乐章。他还曾用一个主题写成33段钢琴变奏曲,这和他善于即兴演奏有密切关系。
贝多芬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其创作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进步思想。他通过精湛的艺术手法,大大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把欧洲古典乐派推向新的高峰,并开辟了浪漫主义乐派个性解放的新方向。
生平 贝多芬出生于一个贫寒的音乐家庭。祖父L.van贝多芬是科隆选侯的宫廷歌手和乐长,在波恩颇享盛名。父亲J.van贝多芬也是选侯的宫廷歌手,无多大才能,且喜酗酒滋事,后被解雇,给半俸以维持一家生活。母亲是宫廷大厨师的女儿,一个善良温顺的女性,婚后备受生活折磨,在贝多芬17岁时便去世了。贝多芬是7个孩子中的第2个,因长兄夭亡,贝多芬实际上成了长子。由于父亲对家庭不尽责,贝多芬不得不从小就参加工作赚钱养家。
贝多芬的音乐教育从 4岁开始,第一个教师是他的父亲。父亲曾梦想把他培养成莫扎特式的神童,但因环境不佳,未能实现,在他幼年的几位教师中,宫廷管风琴师C.G.内费对他帮助较大。
14岁以前,贝多芬受过普通学校教育,19岁时获准进波恩大学听课,在那里攻读了I.康德的哲学论著和古希腊文学,也接触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启蒙思想,对他以后的世界观和艺术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边求学边工作,1783年担任歌剧院哈普西科德琴手。1784~1792年担任宫廷副管风琴师,从1788年起又兼任宫廷乐队的第二中提琴手。1787年4月,贝多芬赴当时欧洲的音乐中心维也纳观光,在那里拜见了他所敬仰的W.A.莫扎特。他的即兴演奏赢得了莫扎特的赞赏。但不久因母病赶回波恩,他的慈母不幸于1787年7月病逝。同年的冬季,贝多芬通过挚友F.G.韦格勒的推荐,进入波恩有名望的F.von布罗伊宁夫人家庭任音乐教师。在布罗伊宁家的客厅里,贝多芬接触到许多思想进步、学识渊博的教授、文艺家,以及政府中一些较开明的人物。他们谈论G.E.莱辛、J.C.F.席勒和J.W.von歌德,也谈论政治、哲学和艺术。年青的贝多芬在这里受到进步思潮的影响,树立了艺术要服务于善良、正义和人道主义的艺术观。他与布罗伊宁一家的真诚关系一直保持到最后。
波恩的瓦尔德施泰因伯爵,很欣赏贝多芬的才华,有意帮助他上进。1792年奥地利音乐大师J.海顿路过波恩,接见了贝多芬,看了他的作品,建议送他去维也纳深造,并表示愿意收他为学生。瓦尔德施泰因说服了选侯,让贝多芬带薪留学于维也纳,希望他"从海顿手中接受莫扎特的精神"。
1792年,22岁的贝多芬第 2次到达维也纳,跟海顿学作曲。由于两人的性格不同,不很相投。1793年冬海顿赴英国,便把这个学生交给著名的理论家J.G.阿尔布雷希茨贝格尔,贝多芬向他学习对位法,受到严格的训练,也跟意大利歌剧作家A.萨列里学歌曲写作。由于有波恩方面的大力举荐,又有出色的演奏才华,贝多芬迅速进入了维也纳上流社会,他受到显赫人物利希诺夫斯基亲王和夫人的宠爱,曾一度住在亲王府中。此外,金斯基亲王、洛布科维茨亲王、鲁道夫大公都是他的支持者和保护人。
1795年,25岁的贝多芬出版了他的第 1号作品──3首为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演奏的三重奏。此后5年他陆续出版了不少作品。《第八钢琴奏鸣曲》(即《悲怆》奏鸣曲,1799年出版)是他这段时期的代表性作品。这些作品的出版使他的声誉日渐遍及欧洲。贝多芬虽然有点怪癖,急躁易怒,但为人正直,待人以诚,结交了不少忠实的朋友,如小提琴家L.施波尔、I.舒潘齐格,大提琴家N.兹迈什考尔等。他的学生为数不多,如F.里斯、K.霍尔茨、A.F.申德勒、C.车尔尼等。
贝多芬终身未婚,婚姻和恋爱问题经常使他烦恼。他追求的对象较多,但都未能结合。贝多芬死后,人们在他的衣柜内一个秘密抽屉中发现 3封热情洋溢的情书,是写给他的"不朽的恋人"的,但没有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年份也无从稽考。经多年争论,现认为收信人是一维也纳妇人安托妮·勃伦塔诺。贝多芬的少数作品是题赠给他的女弟子的,如脍炙人口的奏鸣曲《热情》和《月光》便是。前者作于1804年,是为他的学生特蕾泽写的,出版时题赠予她的兄弟弗朗兹。后者作于1801年,则直接赠予他的表妹朱丽叶塔。
贝多芬作曲很认真,先写在大型草稿本上,后逐句逐段地修改。有的作品要写数年。他还往往同时着手写几首作品。从他留下的大量草稿中,可看到他的作曲方法,一个动机、一个主题,都经过不断琢磨、不断发展,千锤百炼才最后成章。他常带着草稿本和铅笔在郊外写作,全神贯注,连下雨也不觉察。他在家中写作时废寝忘食是常事。这些草稿本现已部分出版,是研究贝多芬作品的珍贵资料。
贝多芬虽然进入上流社会,与王公贵族相往来,但他完全不象海顿和莫扎特那样,置自身于臣仆的地位。1809年贝多芬住在利希诺夫斯基亲王的庄园里,亲王要求他为法国侵略者将领演奏钢琴,贝多芬断然拒绝,冒雨回到自己的家,取下亲王的胸像摔得粉碎。
1812年夏,贝多芬在捷克疗养地泰普利茨会见了歌德。一日他们正挽臂散步,迎面来了皇后和一群贵族,歌德急忙松开贝多芬的臂膀,站在路旁向贵族们脱帽鞠躬,贝多芬则直冲而过,贵族们反而为他让路。贝多芬等歌德赶上来时对他说:"我按照您的功绩尊敬您,但您过份抬举他们了。"
贝多芬一生中最悲惨的遭遇是耳聋。在他28岁时,就发现自己的听觉有了故障,日益严重。他十分担忧,又不愿明告别人。加上恋爱上的挫折,使他的消极情绪在1802年达到一个高点。当时他住在维也纳近郊海利根施塔特镇,曾打算自杀,写下了遗嘱。然而他心中的音乐烈火终于烧掉这一次精神危机。大约从1815年起,由于耳聋,贝多芬无法与人对谈,而不得不让对方把话写在纸上给他看。在贝多芬死后,人们发现这种"对话册"400余本(当时被他的学生、秘书申德勒据为己有)。现在这些对话册已成为研究贝多芬的珍贵史料。贝多芬的许多重要作品都写于全聋时期,他自己无法验证其音响效果,所以在后期的某些乐队作品中,在配器法上存在着某些不完善之处。有时他坚持指挥自己的作品,难免要出乱子,甚至无法进行下去而使演出中断。尽管这样,他以惊人的意志和毅力坚持创作和工作,毕生不懈,为欧洲音乐史增添了最光辉的篇章。
贝多芬的一生是光辉奋斗的一生,但他有时也对复杂的时局认识不清。在维也纳国际会议(1814)的前后两三年中,贝多芬所做的一些事难免给他光辉的一生投下一片阴影。1812年拿破仑的军队从莫斯科败退,1813年又在维多利亚等战役中受重创,拿破仑被迫下台,出亡于地中海。1814年以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和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为骨干的欧洲王朝复辟会议在维也纳召开,组织了反拨历史时钟的"神圣同盟"。许多曾痛恨法国的侵略战争和拿破仑暴政的人们,误认为从此可以实现和平,无不额手称庆,贝多芬也是其中之一。他曾于1813年写了那首现已被人遗忘的《惠灵顿的胜利》交响曲,歌颂英国将军惠灵顿在维多利亚重创法军的功绩;1814年为了庆祝维也纳会议,他又写了 1首康塔塔《光荣的时刻》。在会议期间他举行了两次庆祝音乐会,演出了《光荣的时刻》、《惠灵顿的胜利》和《第七交响曲》,他自任指挥,异常卖力,并以个人名义发请帖给参加会议的王公贵族,有6000人听了他的演出。他把国王们送给他的钱购买了奥地利国家银行的股票。他为此很高兴,却没有发觉自己正处在逆?鞯匿鑫兄小?
维也纳会议后,王朝复辟空气笼罩了整个欧洲。贝多芬的经济和健康状况日益下降。1816年他在笔记本上写道,"我没有一个朋友,我孤零零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他的创作生涯停顿了好几年,1817年以后,他才又拿起笔来完成了最后的几部作品,包括著名的《第九交响曲》和《庄严弥撒曲》等。
在最后的年头,他还草拟了《第十交响曲》的一些主题,可惜没有写多少就病倒了。1826年12月,他从外地回维也纳,路上受了风寒,从此便一病不起,医治无效,次年便与世长辞了。贝多芬的死讯震动了维也纳,出殡时有2万人为他送葬,包括F.舒伯特在内。遗体葬于维也纳市内韦灵公墓,终年57岁。
创作 贝多芬的创作生涯大略可分为3个时期:1800年以前为早期;1801~1814年为中期;1814年以后为晚期。贝多芬许多作品的写作年代是先后交错的,不能绝然按完成的年代把它们纳入各个时期;例如《第二交响曲》完成于1802年,但按其风格和手法而论,应属于早期作品。早期作品包括在波恩和1800年以前在维也纳写的一些室内乐和第1、第2交响曲等,主要沿着海顿和莫扎特的道路有所发展,尚未能独辟蹊径。
1801~1814年是他的创作最具有独创性的盛期。作于1801年的《第十四钢琴奏鸣曲》(即《月光》)就是富于独创性,完全以形式服务于内容的一个范例。它有3个乐章。前后两乐章肃穆庄严,当中一乐章玲珑小巧。第1乐章不是照惯例用快板,也不用奏鸣曲式,标明表情为"类似一首幻想曲",很有特点。1802年贝多芬对朋友说:"对于我到目前为止的作品,我都不满意。从现在起我要走一条新的道路。"当时他正在写《第三交响曲》,即《英雄》交响曲。这是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写的。当时拿破仑任法兰西共和国的第一执政,贝多芬认为他是法国革命的英雄和人民的救星,所以乐于写作。1804年交响曲写成,拿破仑已于此时称帝,贝多芬极为气愤,他撕毁了已写好赠款的封面,换上一张新的,并写上"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的英雄交响曲"。这首交响曲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巨大,和声与节奏都新颖自由,说明作曲者所走的确是一条"新的道路"。他在素材处理和曲式结构上作了许多革新,如用1首庄严而冗长的葬礼进行曲作为第2乐章,用1首谐谑曲作为第3乐章,这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这时期他还写了赠给瓦尔德施泰因的《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1804,亦称《瓦尔德施泰因》、《黎明》)和《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即《热情》,1806)。前者辉煌灿烂,如朝霞满天,无比光彩,被罗曼·罗兰称为"白色的奏鸣曲"。后者热情洋溢,如浪涛汹涌,一泻千里,被列宁称为"绝妙的、人间所没有的音乐"。贝多芬共作有钢琴奏鸣曲32首,其中,《悲怆》、《月光》、《瓦尔德施泰因》和《热情》最为著名,成为钢琴音乐的不朽之作。
1808年他完成了简洁凝练、充满斗争精神和胜利信念的《第五交响曲》和纯真质朴、歌颂大自然的《第六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第五交响曲》第 1乐章的第 1主题,贝多芬曾解释为"命运在敲门",因此人们称之为《命运》交响曲。第 1乐章充满矛盾,是人和险恶世道的搏斗,乐章不长,手法异常简洁,主题思想异常明确,大部分是由"命运"主题的 4个音符发展而成。第 2乐章照传统设计,安排了一个描写作者内心境界,优美而富于深思的慢板。第 3乐章战斗再起,进一步表现了世道诡谲、风云变幻的情景,它的末尾用了一个长达数十小节的属和弦,力度逐步加强,情绪逐步高涨,从而引至第4乐章胜利的爆发(第3、第4乐章是连接不断的),它有如阴霾已被扫尽,阳光突然出现,人们终于战胜了命运,凯歌响彻云霄。特别在尾声部分,胜利的意志愈益坚定,心潮愈益澎湃,不可抑制,至今仍能令听者受到鼓舞。1812年他完成第7和第8交响曲。以个性解放和魄力巨大而论,《第七交响曲》是最令人惊异的。
贝多芬写过6首钢琴协奏曲(第6首未完成),《第五钢琴协奏曲》由于内容威严而堂皇,后人称为《皇帝》(1809)。他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06),曲调性极强,非常抒情而气魄浩大,不象一般小提琴协奏曲多在演奏技巧上做文章。此外还有 1首《由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和交响乐队演奏的三重协奏曲》(1804)。
贝多芬所作的唯一歌剧是《菲德里奥》(1805,原称《莱奥诺拉》)。作曲者摒弃了骑士、神仙和爱情主题的剧本,而挑选这一部申张人权、平反冤狱的剧本,说明贝多芬具有强烈的民主思想和正义感。他对这部歌剧进行过长达数年的修改,并为它写过4首序曲。在戏剧音乐方面,他写过两幕舞剧《普罗米修斯的创造物》(1801)。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普罗米修斯敢于违抗天神宙斯的禁令,将火偷来给予人类而遭到天神的惩罚。贝多芬歌颂了他的勇敢和对人类的爱。歌德的剧本《埃格蒙特》所描写的荷兰民族英雄埃格蒙特因反抗外族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而牺牲自己。这剧本深深地吸引了贝多芬,他为它写了10段配乐(1810)。当埃格蒙特殉难后,乐队中响起了配乐第10段《胜利交响曲》,这是继哀悼英雄之后,对革命人民的鼓舞和激励。他还为历史剧《科利奥兰》写了序曲(1807),为历史剧《雅典的废墟》(1811)写了配乐。
在室内乐方面。最重要的是16首弦乐四重奏,它们反映了贝多芬一生的艺术生涯。和他的交响曲一样,前期、 中期、 后期的四重奏各有其特点。10首小提琴与钢琴合奏的奏鸣曲中,最著名的是作于1801年的 《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由于它富于青春气息,被后人称为《春天》奏鸣曲。另一首作于1802年的《克鲁采奏鸣曲》,气魄奇伟,别具风格,好象两件乐器在斗争,有时又汇合在一起。因是赠给法国小提琴家R.克鲁采而得此诨名。贝多芬还写过各种乐器组合的室内乐曲多首,其中作于1811 年、赠给鲁道夫大公的 《降B大调三重奏》(亦称《大公》三重奏)最为著名。
总的来说,贝多芬中期的作品充满奋斗向上的精神。"通过斗争,达到胜利"这 8个字可说是贝多芬的创作思想的概括。
维也纳会议后,贝多芬的创作停顿了好几年,但他不甘向命运低头,1817年再次奋起,直至1827年逝世,这10年是他创作晚期。这时他已不象早、中年那样朝气勃勃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遭遇已逐渐磨损了他的锐气。他认识到生活的复杂,不可能达到他的理想和信念,但他没有放弃它们,而是在创作上用另一种形式表达它们。他的最后5首弦乐四重奏和5首钢琴奏鸣曲,与他的《英雄》、《命运》、《热情》等相比,已经减少了火一般勇往直前的气势,在曲式上也减缩了,但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更深刻、更内在,有些音乐语言好象是自己的内心独白,不求别人的了解,这便是他晚期作品的特点。
《第九交响曲》(即《合唱交响曲》,1817~1823),是贝多芬用席勒的诗《欢乐颂》谱成的作品。前 3乐章是器乐曲,第4乐章加入人声,用了4位独唱者和一个大合唱队。第1乐章描写一片动乱凄凉的人间情景;第2乐章描写兵荒马乱之中,有时也流露出一线曙光;第 3乐章是慢板,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绪和深沉内在的哲理性探索;第4乐章最奇特:先是大段器乐,把前3乐章的主题一一拿出来加以否定,然后由男中音独唱者唱出"啊,朋友,不要这种音响,让我们唱出更愉快更欢乐的吧!"(这是贝多芬加的词,非席勒原诗),于是唱出了声乐的"欢乐"主题,接着以重唱、合唱、独唱、乐队等形式淋漓尽致地演唱了《欢乐颂》。这个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各种评论,最后才被肯定。H.柏辽兹认为它是贝多芬毕生的杰作,他说:"贝多芬完成了这部巨著可以死而无憾,可以对自己说'现在让死神来临吧,因为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综观贝多芬一生的创作,他在作曲技术上有许多新发展,例如他扩充了奏鸣曲式结构,加强了它的表现力。他的主题、过渡、副主题都连接得很紧凑,若一气呵成。转调也更自由,打破了过去各乐章之间以及主题与副主题之间的调性关系的陈规,使调性色彩更丰富,适于表现更绚丽壮观的内容。
贝多芬作品中的引子常有重大的意义,如《悲怆》奏鸣曲第1乐章的引子,是具有独立性格的一个乐段,它给接踵而来的第 1主题创造了良好的背景和气氛。《第七交响曲》第 1乐章的引子长达80多小节,几乎等于 1首序曲。他的作品的尾声也往往很宏伟而隆重,如《英雄》交响曲第 1乐章的尾声和《第五交响曲》末乐章的尾声,都充分地发展了未尽的曲意,作了痛快淋漓的总结,相当于第二展开部。
贝多芬首先在交响曲中使用谐谑曲,在奏鸣-交响套曲中以它代替小步舞曲。贝多芬的谐谑曲在轻快的节拍中表现严肃端庄,甚至是悲壮的、如火如荼的情绪,他把谐谑曲写得风起云涌,气概非凡,第3、第5、第 7和第9交响曲的谐谑曲都具有这种笔致。
贝多芬在《第九交响曲》中加入人声,在交响曲史上是一创举。
贝多芬的标题音乐寥寥可数。他对标题音乐仍然侧重感情的表达,他在《田园》的标题下,特别注明"感情的表达应多于景色的描绘"。
贝多芬极重视力度处理,对强弱变化的层次要求极高。例如在《f小调弦乐四重奏》中的"激动的快板"乐章中,在125个小节中他写了95个强弱记号。为了表达感情的突变,ff与PP有时突然转换,也有时在渐强之后突然出现PP。他很少写正规的赋格曲,但经常在乐章中应用赋格手法,写出具有赋格性质的绚丽乐段。他善于写变奏曲,用于大型作品中作为慢板或末乐章。他还曾用一个主题写成33段钢琴变奏曲,这和他善于即兴演奏有密切关系。
贝多芬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其创作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进步思想。他通过精湛的艺术手法,大大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把欧洲古典乐派推向新的高峰,并开辟了浪漫主义乐派个性解放的新方向。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