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希纳斯特拉,A.
1)  Alberto Ginastera (1916~1983)
希纳斯特拉,A.
2)  Ginastera
希那斯特拉
1.
Brief Analysis on the Style of Piano Music of Alberto Ginastera in His Early Stage;
民族音乐素材与现代作曲技法的完美结合——浅析希那斯特拉早期钢琴创作风格
3)  Canastra Mountains
卡纳斯特拉山脉
4)  Hipster [英]['hipstə]  [美]['hɪpstɚ]
希泼斯特
5)  RaXiPongSog
拉希彭斯克
1.
The article studies and analyzes logical thinking of RaXiPongSog, who is the writer of mongolian history book < crystal beads >.
本文以蒙古历史典籍《水晶念珠》的作者拉希彭斯克的逻辑思维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逻辑思维分析。
6)  Nasipit
纳斯皮特
补充资料:希纳斯特拉,A.
      阿根廷作曲家。1916年 4月11日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7岁开始学钢琴。12岁入威廉斯音乐学院。1936年入国家音乐学院作曲系。1938年毕业。1941年任该院作曲教授。1945 年底得奖学金,赴美国考察音乐教育体制。1947年回国后发起组织作曲家协会。1948年任布宜诺斯艾利斯省音乐学院院长。1958年任阿根廷天主教大学音乐艺术和音乐学系主任。同年4月9日在华盛顿举行的第1届美洲音乐节上,演出了他的《第二弦乐四重奏》,获得了国际声誉。1962年任托尔夸托·迪·特利亚学院的拉美音乐进修中心负责人,致力于培养拉美青年作曲家。1964年完成第1部大歌剧《唐罗德里戈》,进入创作的高峰期。1971年移居日内瓦。
  
  希纳斯特拉的作品包括 3部大歌剧、3部舞剧、6首管弦乐曲、5首器乐协奏曲、4部室内乐作品及大量声乐和其他器乐曲。他的创作可分两个阶段。从30~50年代,他投身于阿根廷民族主义音乐运动,多数作品都带有民间生活气息。例如舞剧《帕南比》(1937)和《庄园》(1941)、《第三田园交响曲》(《潘佩阿纳》,1954)、《南美浮士德序曲》(1943)等。从《第二弦乐四重奏》(1950)起转入第2阶段,风格上日趋国际化,并在吸取各种现代派技术如十二音体系、序列主义、微分音和偶然主义的基础上,形成高度个性化的音乐语汇,他自称为"新表现主义"。这时期的主要作品有《第一钢琴协奏曲》(1961)、《小提琴协奏曲)(1963)、康塔塔《神奇的美洲》(1960)、歌剧《唐罗德里戈》和《博马舍》(1967)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