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托尔瓦德森,B.
1)  Bertel Thorvaldsen (1770~1844)
托尔瓦德森,B.
2)  Emile Waldteufel (1837~1915)
瓦尔德托伊费尔,E.
3)  Bruno Walter (1876~1962)
瓦尔特,B.
4)  Theodor Lewald
莱瓦尔德
1.
Theodor Lewald and His Aspiration for the Ideal of Olympic Games;
论莱瓦尔德与他对奥运理想的追求
5)  De Laval
德拉瓦尔
6)  Abraham Wald (1902~1950)
瓦尔德,A.
补充资料:托尔瓦德森,B.
      丹麦新古典主义雕塑家。1770年11月19日生于哥本哈根,1844年3月24日卒于同地。1791年入哥本哈根皇家美术学院,1796年获奖学金并于翌年赴罗马学习。其间受希腊罗马艺术的熏陶和J.J.温克尔曼关于古典美理论的影响,艺术上得雕塑家A.卡诺瓦的启示,逐渐形成静穆冷峻、严谨细腻的雕塑风格,早期大量的作品都取材希腊罗马神话和历史事件,圆雕有《埃贝》(1806)、《丘比特与普绪喀》(1807)、《拿金苹果的维纳斯》和《牧童》(1817)等。1812年,他受罗马皇帝邀请,制作纪念性浮雕饰带《亚历山大攻陷巴比伦》,浮雕带全长35米,雕刻了众多的人物和宏大的场面,以此象征拿破仑的胜利。他的浮雕以盛大的场面和生动的人物体态著称。他晚期作品成就最高的要数肖像和纪念碑雕塑。他先后雕塑了175座胸像和骑马像,其中著名的有立于华沙的《哥白尼像》(1823)、斯图加特的《席勒像》(1835)、剑桥三一学院的《拜伦像》(1829)等。
  
  托尔瓦德森于1838年返回哥本哈根,丹麦政府授予他皇家美术学院教授职衔,还专为他筹建托尔瓦德森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于1848年正式建成开放,馆内陈列着他的数百件绘画和雕塑作品。其中的雕塑作品大部分是原作,一部分是大理石复制品,还有少量的雕塑设计稿。
  
  
  
  
   
  
  

参考书目
   J.M.Thiele, Thorvɑldsen Biogrɑphy, Copenhagen,1851~1856。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