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多贝尔,W.
1)  William Dobell (1899~1970)
多贝尔,W.
2)  Willem Mengelberg (1871~1951)
门海尔贝格,W.
3)  Faber polynomials
贝尔多项式
4)  William Cobbett (1762~1835)
科贝特,W.
5)  Wilhelm Raabe (1831~1910)
拉贝,W.
6)  Bettendorf test
贝滕多尔夫试验
补充资料:多贝尔,W.
      澳大利亚画家。生于新南威尔士州纽卡斯尔,卒于麦夸里湖畔的旺吉旺吉。早年跟随建筑师W.波特工作了7年。随后移居悉尼,作为设计师在一个建筑材料厂工作,晚上到朱利安·阿什顿美术学校学习。1929年他获得了美术家协会的旅行奖金,去伦敦斯莱德美术学校学习。1930年因人体素描获斯莱德美术学校的奖学金,并到荷兰旅行,直接学习古典大师的作品。他在这一时期的作品色调低沉,用笔干净利落,反映出V.凡高等人的影响。1931年多贝尔访问法国和比利时,扩大了他的兴趣范围,在作品中表现出对伦勃朗、 F.de戈雅、El.格列柯、H.杜米埃和P.-A.雷诺阿艺术的崇拜。1933年他在英国皇家美术院展出了《池边少年》(新南威尔士画廊)。1933年他开始广泛表现自己所观察到的伦敦街头景象。其后,他更加热衷于描绘社会上各色人物,如油画《疲劳的尼皮》(1937,悉尼大学)。这个时期的一些肖像画,如《爱尔兰青年》,特别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采用稀薄的颜料和单纯的颜色,显得更为自由随意。油画《红衣少女》标志着他摆脱了斯莱德学院的传统风格,对他后期的创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938年多贝尔回到澳大利亚,在悉尼技术学院任教,参加了美术家协会和澳大利亚当代艺术协会的展览,他的作品在这时色彩更为明亮和丰富,带有样式主义肖像画的特征,《塞浦路斯人》(1940,昆士兰画廊)第一次体现出了对Il布龙齐诺的偏爱。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多贝尔受雇于战时建筑团。他的战争画,如《持棍少年》(1943,澳大利亚战争纪念博物馆,堪培拉),体现出他在处理题材的个性和气氛上的杰出才能。1944年因肖像画而获得新南威尔士画廊颁发的高炮奖。这次获奖为澳大利亚现代派赢得了声誉,也使多贝尔的名字家喻户晓。在其后的10年中,他主要是接受肖像画定货,其中的优秀作品有《海伦娜·鲁宾斯坦》和《玛丽·吉尔摩夫人》(1957,新南威尔士画廊)等。
  
  在澳大利亚画家中,多贝尔成功地将文艺复兴大师的传统技巧,特别是肖像技巧,与20世纪澳大利亚人的个性和价值观念结合在一起。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