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肯特,R.
1)  Rockwell Kent (1882~1971)
肯特,R.
2)  Roy Campbell (1901~1957)
肯贝尔,R.
3)  Allen Kent (1921~  )
肯特,A.
4)  Kent's scoring method
肯特法
5)  Topotecan
拓扑特肯
1.
Antitumor Action in Vitro and in Vivo of Topotecan;
拓扑特肯体内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6)  Kentei Mountain
肯特山
1.
This thesis points out that Uriyangqan Tümen′s pasture was around Kentei Mountain and Kerulen Rriver in the Mongolia Country by Mongolian and Chinese sources, especially names of Uriyangqan Tümen′s pasture in Altanu Qaan u Tuu Jˇ i and the study of place names about Alatn Qaan′s north expedition against Uriyangqan.
据蒙汉文史书的有关记载 ,特别是《俺答汗传》中有关兀良哈万户住牧地的地名以及与俺答等人北征兀良哈相关的地名的记载 ,反映出兀良哈万户的牧地位于蒙古国肯特山、克鲁伦河一带。
补充资料:肯特,R.
      美国油画家、版画家和插图画家。1882年 6月21日生于纽约州塔里顿,1971年3月13日卒于普拉茨堡。1897年随W.M.蔡斯和R.亨利学画。1900年转入纽约美术专科学校,专注于油画风景创作。他从蔡斯和亨利那里接过现实主义的艺术思想,作品多取自然风景和缅因州蒙希根岛的海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画坛以欧洲抽象主义绘画为时尚。抽象艺术与肯特的追求相去甚远,在经过艰难地选择之后,他毅然放弃都市文明,先后到加拿大的纽芬兰岛、气候寒冷的阿拉斯加和南美的火地岛旅行写生。这些远离物质文明的地区、广袤博大的海洋景色,给他的绘画注入了新鲜的气息,成就了他绘画风格上的第一次转变。这个时期的作品除了一批气氛冷峻、强烈雄浑的油画写生外,还有64幅《荒原》游记插图和木刻《翻越极地》 (1926)、《航海者》(1926)等。
  
  从1929年起,肯特先后两次到格陵兰岛旅行写生。途中的艰难险阻、人与自然的生死搏斗、爱斯基摩人的骁勇豪放和诚挚热情,使他对人、社会和自然的理解又深了一层。气象恢宏的自然深深地渗透到他的艺术之中,他这个时期的作品重在描写生动犷厉的自然与丰富纯真的人类精神世界的协调,最终形成了他凝重单纯、壮阔洗练的个人风格。代表作有:油画《捕猎者》(1931,藏惠特尼美术馆)、《猎归》(1933)、《冬日》等,木刻组画《人与海》、《人与宇宙》(1929~1933)等,还有为A.C.普希金等人的文学作品所作的插图。
  
  肯特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他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抨击战争,声张正义,用作品反映人民的生活,揭露法西斯暴行。由于他为世界和平所作的贡献,1967年曾获列宁和平奖。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