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自然通史和天体论》
1)  Allgemeine Naturgeschichte und Theorie des Himmels
《自然通史和天体论》
2)  General History of Nature and Theory of the Heavens
自然通史与天体论
3)  theory of the figure and rotation of celestial body
天体的形状和自转理论
4)  Natural identity theory
自然本体论
5)  skylight for natural ventilation
自然通风用天窗
6)  General science
自然科学通论
补充资料:《自然通史和天体论》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于1755年写的关于天文学和天体演化学的著作。在这部书里,康德根据牛顿定律试论整个宇宙的结构及其力学起源,首次提出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这个假说在历史上有重大的影响(见康德和拉普拉斯星云说)。全书共分三个部分和一个《前言》。作者利用当时已经观测到的天文学材料,提出在遥远的过去年代里,宇宙空间充满分散、稀薄、细小的物质微粒,他称之为"原始星云"。原始星云在引力和斥力作用下,产生围绕引力中心的圆周运动,形成巨大的旋涡,而大部分物质则逐渐集中到垂直于它的转动轴的平面上,形成圆盘状的结构。同时,质点又相互碰撞,结合在一起。在圆盘中央,形成一个最大的物质团块,这便是太阳的胚胎。而绕中心团块作圆周运动的同一区域的质点,是相对静止的,仍然会在引力作用下形成较小的团块,最后生成行星。行星胚胎又在斥力作用下开始自转,在小一级的规模上形成卫星。书中还载有康德的其他一些科学创见,如分析了当时望远镜所观测到的某些椭圆形星云,认为它们是和银河系一样的巨大恒星系统,对其他行星的生命问题也作了推测。此书中译本名为《宇宙发展史概论》,出版于1972年。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